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  时事评论
大众日报:内塔尼亚胡:赢了大选,输了什么
发布时间: 2015-03-23 浏览次数: 26

根据以色列中央选举委员会318日对选票的统计,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利库德集团在议会选举中赢得120个议席中的30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这意味着内塔尼亚胡不出意外将连续第四届出任总理,并有望成为以色列在任时间最长的总理。

虽然内塔尼亚胡最终获得了胜利,但是整个过程却并不顺利,而且他的连任也并非众望所归。选前的民调显示,中左翼政党联盟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的支持率小幅领先于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利库德集团。为了挽救选情,内塔尼亚胡先是在其脸谱账号上声称,“阿拉伯选民正涌向投票站,左翼政党正用大巴车送他们去投票。”最后甚至不惜首次喊出:一旦当选,绝不允许巴勒斯坦建国。内塔尼亚胡将本次选举称为“巨大胜利”,不过有分析认为,他那些制造分裂甚至是种族主义的竞选策略,将给其上任后“治疗以色列内伤、修复与外部世界关系”带来严重挑战。

尽管此次大选,以色列选民在安全与经济两大议题之间,多数民意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者。但根据以色列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2008年至2013年以色列生活成本看涨,尤其是房价飙升五成,租金上涨三成,住房支出在民众薪金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对此,普通民众、尤其是年轻的中产阶级怨声载道。于是,大打民生牌的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一举拿下议会第二大党的席位,就是给热衷炒作安保议题而忽视经济民生的内塔尼亚胡以警示。此外,以色列阿拉伯政党联盟这次的异军突起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内塔尼亚胡力推的“犹太国家法案”等反阿拉伯激进立场形成牵制。毕竟,经济民生糟糕和族群对立严重,即便在情况特殊的以色列也显得太不正常、不可持续。

对于以色列的大选结果,巴勒斯坦首席谈判代表埃雷卡特表示,以大选结果葬送和平进程,“我们没有可和谈的对象”,巴将加快向国际刑事法庭起诉以色列的进程。与此同时,哈马斯也严词宣称,“选举结果足以说服巴当局,忘掉重启荒唐的和谈”。去年4月,奥巴马政府大力推动的新一轮巴以和谈再次无果而终,和谈失败对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和巴以关系都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去年7月,以色列对加沙发起代号为“护刃行动”的大规模军事攻势,持续近两个月的军事行动造成超过2000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同时也有69名以色列人死亡。尽管内塔尼亚胡霸气地表示:“我们的政策很简单,如果哈马斯攻击我们,我们就要给予哈马斯7倍的回击。”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种冤冤相报的政策不可能给以色列带来真正的安全,哈马斯的火箭弹越打越远、地道战防不胜防,而且其军事能力和作战经验也在快速提高。以军方发言人曾指出,“哈马斯在加沙地带有数百个指挥所,有数千名纪律严明的战斗人员,这是一支真正的军队,而不是由武装平民组成的乌合之众。” 可以预见,随着内塔尼亚胡连任和纯右翼内阁组建,以色列在巴以问题上的态度势必会更趋强硬,巴以和谈重启的前景也将黯淡无光。谈判失败往往预示着冲突再起,如今亲手关闭和平之窗的正是内塔尼亚胡本人。

319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突然改口,表示他支持以巴“两国方案”的政策从未改变。并在伊核谈判问题上也松口,称以色列或许能接受伊朗拥有少数离心机,但西方应与伊朗“达成更好的协议”。内塔尼亚胡之所以这么快便出尔反尔,直接原因来自于白宫警告称,可能将取消在联合国庇护以色列的一贯政策。要知道美国曾经否决三十余项不利于以色列的安理会决议草案,并阻挠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国。一旦美国真这么做,以色列无疑将面临空前的国际孤立。此前,欧洲掀起承认巴勒斯坦国家地位的浪潮和巴勒斯坦寻求加入国际刑事法院的举动,都已经让以色列感觉压力山大。因此,从巴以和谈陷入僵局、到美国会演讲力阻伊核达成协议、再到公然抛弃以巴“两国方案”,内塔尼亚胡变本加厉地与美国现行中东政策唱反调终于让奥巴马忍无可忍,同时以美关系也罕见地跌入谷底。历史证明:对以色列而言,失去美国的支持是无法想象并难以承受之痛,哪怕仅仅只是一个联合国的庇护政策。不管内塔尼亚胡出于什么目的,很明显他都过度消费了以美关系的信任和资源。

几千年流离失所对于家园的渴望以及深陷阿拉伯国家的包围之中,安全自然成为以色列人的头等大事。而纵观以色列人的建国历程,绝对强者成为以色列屹立中东的生存信条。时至今日,以色列实际上早已拥有相对阿拉伯国家在综合能力和军事实力方面的明显优势,然而遗憾的是这个生存信条却并没有解决以色列人的安全困境。更遗憾的是很多以色列领导人依然笃信过时的零和游戏,而非与时俱进“互利共赢”、“命运共同体”的周边外交新思维。内塔尼亚胡的支持者们欢呼称他是一个“魔术师”,但他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魔术师”,因为他只会变“大选”这一个魔术。

(作者:武剑)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