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  时事评论
金融时报:中东战火“炙烤”全球市场
发布时间: 2015-03-27 浏览次数: 22

本周三,也门局势一夜突变,让全球投资者措手不及。地缘局势骤然紧张令避险情绪上升,受此影响,欧美股市遭遇普跌,次日开盘的亚洲股市也受到牵连。特别是大宗商品市场上原油价格全线飙升至近半月高位,黄金价格也一路上涨突破1200美元。外汇市场上避险日元迅速上涨,美元对日元出现快速下跌至近一个月低位。沙特股指周三跌幅创三个多月来新高……在这一系列的市场反应中,原油价格走势格外受关注。因为从过去一年的市场表现来看,持续发酵中的乌克兰危机未能“点燃”油价,致使投资者慢慢相信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原油市场不会再被地缘政治因素所左右。如今看来,地缘政治因素的“威力”仍不容小觑。

也门局势恶化引发油价飙升

去年,国际油价走势相当惨淡,仅7个月就跌去三分之二。尽管有乌克兰局势的影响,但在需求弹性较小的情况下,供给成为影响原油价格的核心因素。特别是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宣布放弃限产保价,誓与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死磕”之后,供需显著失衡下的油价屡创新低,一度险些“失控”,落入每桶40美元之下。如今,供需失衡状况仍然明显,市场普遍认为全球经济已经步入“低油价”时代。谁曾想到,突如其来的中东地区冲突却意外使地缘政治压力达到能够支撑油价的水平。

本周三,沙特突然宣布,已经和海湾阿拉伯盟国在也门发动空袭等军事行动。由于也门与产油大国沙特接壤,也门局势紧张立即引发市场对原油供应的担忧。受此影响,当天纽交所5月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7美元,收于每桶49.21美元,涨幅为3.58%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大涨1.37美元,收于每桶56.48美元,涨幅为2.49%。继周三大涨后,周四纽约原油也跳涨5%,刷新每桶51.98美元的两周高位,布伦特原油周四亚市盘中再度跳涨逾3美元,并一度刷新每桶59.71美元的两周高位。从目前来看,本轮油价强势反弹格局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短期多头可期但长期仍偏空

目前的问题在于:本轮油价反弹会持续多久?

也门虽只称得上弹丸之地,但该国局势恶化对投资者心理的影响却不小。从地理位置看,也门本身不是重要的产油国,但是该国控制着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亚丁湾和曼德海峡。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报告显示,一旦横亘于非洲之角和中东之间的曼德海峡被封锁,恐怕就会导致从波斯湾到苏伊士运河和苏麦德输油管道的油轮停运。

据统计,曼德海峡这一航道2013年的原油和精炼油输送规模大约为3800万桶。分析人士担心,一旦局势持续恶化,势必会危及曼德海峡石油检查站的稳定性,若冲突最终牵扯到沙特和伊朗,甚至将引爆一场在全球最大型油田聚集地——阿拉伯半岛的战争。

如果眼下局势继续向更坏的方向发展,全球市场近期恐振荡加剧。毋庸置疑的是,原油价格将继续摆脱供需端的困扰而冲高,金价有望继续攀高,呈现出明显的筑底反弹之势。作为风险资产的代表,全球股市恐在劫难逃。汇市波动也在所难免,其中日元或在避险情绪支撑下继续走高,除日元外,美元和瑞郎也具有一定避险价值。

当然,对于受中东局势影响最大的原油价格,市场更倾向于认为油价强势反弹仅限短期。短期来看,在美元阶段性走弱本就对原油市场提供支撑的同时,也门局势动荡更加重了投资者对于中东地区原油供应的担忧情绪,从而导致美国原油库存持续上涨的事实暂时被忽略,原油多头走势强劲。但长期而言,在供需失衡状况未得到显著改善的情况下,地缘政治因素对油价的拉升程度有限。美国能源信息局25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20日的一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增加820万桶至4.667亿桶,较去年同期高8420万桶。美国原油期货主要交割地俄克拉何马州库欣地区的原油库存增加190万桶至5630万桶。当周美国日均原油产量增加至942.2万桶,为198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记者注意到,尽管国际油价已对此风险事件作出强烈回应,但进口中东原油的买家对紧绷局势的担忧并不十分迫切。韩国炼油巨头SK能源母公司SK创新公司发言人对路透社记者坦言:“也门并非原油出口大国……该地区局势固然能助推动油价上涨,但我们不认为此事件能实质性地打乱原油供应。”此外,花旗集团也提议外界重视撤销对伊朗制裁的事件,称此将拉低国际原油价格。花旗表示,目前,市场对伊朗核进程已持续关注数周,若双方达成协议,西方对伊朗的制裁撤销,伊朗就将能够在第一时间出口原油。若真如此,国际油价预计将被即刻拉低,或稍有短暂延迟。

(记者:张环)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