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  时事评论
财新网:孤立以色列
发布时间: 2015-03-25 浏览次数: 18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显然有理由于大肆庆祝。他获得了决定性选举胜利,连续第三次出任总理,他的右翼利库德集团在以色列议会中获得比主要对手、中左翼的犹太复国主义联盟(Zionist Union)多五个的席位,这几乎让所有人大跌眼镜。但高兴也许并不长久。内塔尼亚胡靠欺骗赢得这一结果——推翻他对巴勒斯坦的两国解决方案承诺并声称继续在侵占地区建设定居点——这显然将给以色列带来严重的政治和外交后果。

近几年来,内塔尼亚胡的强硬立场日益破坏着以色列的国际信誉,也让生活在占领区的巴勒斯坦人相信不可能与以色列达成真正的协议。(事实上,巴勒斯坦人对此次选举的结果基本上没有任何兴趣。)

如今,内塔尼亚胡升级了其右翼语调——并因此获得又一个执政期——国际社会孤立以色列的运动也将更加热烈。毕竟,支持引导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谈判已不再有意义,即使是以色列的主要盟友美国也是如此,因为这一方针的基本前提已经被破坏。

前提之一是双方都接受两国方案为妥协性协议的根本基础。此外,事实上内塔尼亚胡2009年在巴伊兰大学(Bar-Ilan University)的演讲中曾宣称他愿意接受巴勒斯坦建国,条件是巴勒斯坦去军事化并且承认以色列为犹太人的故乡。如今已不再如此:选举前两天,内塔尼亚胡信誓旦旦地宣称他的政府决不允许巴勒斯坦建国。

和平谈判的第二个关键前提是,作为民主国家,以色列不会想通过军事占领永远统治另一个民族——这等于剥夺了巴勒斯坦人自治(self-determination)这一基本人权。但如今内塔尼亚胡证明了以色列只是犹太公民的民主国家,公然用种族主义用词侮辱占以色列全国人口20%的阿拉伯公民。在选举的最后几小时,内塔尼亚胡号召以色列犹太人站出来,因为阿拉伯人正在成群结队地投票。

以色列的当前领导层——间接地说,是以色列大多数人——打破了与巴勒斯坦谈判的两大关键前提,也摧毁了国际社会给这个侵占另一个民族近五十年的国家所编织的可怜的合法性外衣。不再有合理理由要求不要在国际机构中对以色列太为难或不要使用抵制以惩罚以色列的战争罪行。

显然,一些团体早就认识到采取严厉措施的必要性。最令人关注的是,2005年,生活在流离状态的巴勒斯坦人发动了国际抵制、撤资和制裁(BDS)运动,目标就是迫使以色列停止违反国际法,特别是其定居点政策。BDS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遭到了强烈反对,因为人们认为这一策略既不必要,也无助益。如今这一点将有所改变。

类似地,美国反对巴勒斯坦--联合国承认的非成员观察员国——巴勒斯坦加入国际刑事法院(ICC)的运动。尽管和平进程毫无进展,但美国领导人仍然相信以色列的民主和追求两国方案的意愿。这一点也将有所改变。

简言之,如今,以色列领导人推翻了他们与巴勒斯坦人进行和平谈判的承诺,国际社会也无法在认为这一普通方针仍然可行了。反之,国际社会必须通过在政治和经济上孤立以色列捍卫其所宣扬的价值。

此外,世界领导人应该支持巴勒斯坦通过中立国际机构(如ICC等)解决与以色列的冲突的努力。联合国安理会等国际论坛必须谴责以色列拒绝结束为期47年的占领,明确以色列无法在从其外交双重标准中获益。

1990年,萨达姆用伊拉克军队占领科威特。他声称这是收复故土,但联合国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投票通过以严厉的金融和贸易禁运惩罚伊拉克。类似地,当种族隔离的南非拒绝为其占多数的黑人提供基本人权时,国际社会也支持了轰轰烈烈的撤资和制裁运动。

如今,以色列正在依据历史借口侵占另一个民族。以色列政府的种族主义本质已经昭然若揭,它否认四百万巴勒斯坦人的基本人权,甚至使用武力对付他们。国际社会需要据此行动起来,加紧抵制、撤资和制裁,直到巴勒斯坦人可以在真正独立的国家中自由地与以色列共存。

(作者:达乌德·库塔(@daoudkuttab),前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前拉马拉圣城大学中东研究所主任,现为中东新闻自由活动家)

来源:财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