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事评论
观察者网:中东两极崭露头角
发布时间: 2015-03-29 浏览次数: 19

本周最引人关注的国际新闻来源于沙特。本周四,就在也门胡塞武装已经进占也门政府临时首都亚丁的机场,离占领亚丁只有一步之遥之际,沙特阿拉伯突然宣布联合其他10个阿拉伯国家发起“风暴决心”行动,并对也门胡塞武装展开空袭。

沙特皇家空军在第一天出动了约100架作战飞机,加上协同出兵的多国部队的80多架飞机,对也门的空袭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伊拉克对“伊斯兰国”的轰炸水平。虽然沙特此前刚刚遭遇了国王逝世、政权更迭的变故,但考虑到沙特同时在也门和沙特边境部署了大约15万陆军部队(规模上与沙特常备陆军总数不相上下),同时还集结了甚至苏丹、巴基斯坦这样远离也门的国家,这次多国联合的军事行动显然不是一次仓促成行的打击,在事先经过了相当时间的外交和军事准备。

虽说沙特此次的行动准备充分,但要说沙特的军事行动“蓄谋已久”,恐怕也算不上。毕竟就在过去了几个月间,也门的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以来,此前一直在也门北部萨达省活动的胡塞武装发起了一轮强大的攻势,119日,胡塞武装攻入也门首都萨那,120日占领总统府,随后胡塞武装一路南下,在也门西部的国土上打进看一个巨大的楔子。322日,胡塞武装占领了也门第三大城市塔伊兹的军用机场,在沙特军队发起空袭前,胡塞武装甚至已经攻到了也门最南端临时首都亚丁外围的机场上。

历史上面对如此绝境的还有另外两个例子:1950年秋季的韩国和2011年北约介入前的利比亚。两者都是在垂死阶段迎来了外国雇佣军的干涉——一次引发了朝鲜战争,另一次则导致了卡扎菲政权的最终崩溃。

为什么沙特在看起来地面战场已经没有胜算的情况下断然出兵呢?这与也门的地理以及胡塞武装的“宗教成分”有关。也门与沙特接壤,又正好紧邻亚丁湾和红海之间的重要水域,美国在也门极端混乱的条件下依然在也门设立基地并在当地停靠水面舰艇很好地说明了这点。这一地区的动荡不仅会影响沙特的国家安全,更会引起全世界对石化能源供给的担忧。这次沙特发起空袭后国际油价应声上涨,便是这种担忧的最好反应。

与此同时,目前在也门国内势如破竹的胡塞武装不仅是与沙特王室“立场相悖”的什叶派,还是由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武装,在沙特伊朗关系早已不睦的今天,放任这样一支武装在如此重要位置上建立政权对沙特的威胁,甚至不亚于1962年部署了导弹的古巴对美国的威胁。

中东地区教派分布,深绿色为什叶派优势区

此前观察者网专栏作家席亚洲曾在一周军事评论中提到,伊朗在伊拉克战场和叙利亚战场上的大力介入已经成了伊朗在中东地区战略破局的开始。在也门地区,伊朗的战略破局努力也在此次内战中显露出来。早在2004年胡塞武装与也门政府军发起冲突时,有关伊朗直接或间接(通过黎巴嫩真主党)资助胡塞武装的消息。本次胡塞武装大军南下时,伊朗与胡塞武装的合作也更进一步,双方达成了经济合作协议,阿拉伯媒体报道,一艘伊朗货船近日在胡塞武装控制的塞利夫港停靠,并在当地卸下了185吨武器和军事物资。

虽然无法证实是伊朗策动了什叶派胡塞武装的此次大举进攻,但双方的联系紧密却是毋庸置疑的。考虑到沙特已经掌握了也门上空的制空权(沙特有中东地区最豪华的空军),而海上通道也已经被沙特海军封锁,伊朗想要通过空运或是海运给予胡塞武装大量援助已经基本不可能了,小规模的偷运虽然存在,但也无补大局。现在的局面,基本就是胡塞武装用“存货”对抗严阵以待的阿拉伯多国联军与所剩无几的也门政府军残部。

从胡塞武装的进攻节奏看,也门政府军基本已经土崩瓦解,残部的战斗力不宜高估,但面对沙特为首的强大军队,虽然胡塞武装成员达10万之众,想要抵抗也是困难重重。也门空军总共只有30架左右的战斗机,不少已经在此前的战斗中损毁,即使他们全部效忠胡塞武装也无力对抗联军的空袭,至于防空武器,也门地区主要使用的是小口径高射炮和便携式防空导弹,难以对高空的战机形成威胁,少数的大型防空导弹又都是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旧产品,防御效果同样有限。胡塞武装被削弱的速度,主要取决于沙特和多国部队的空袭强度,及是否可能出动地面部队。

如果把沙特对也门这个“疑似伊朗代理人”的直接动手,和2011年至今沙特、卡塔尔等国对伊朗盟友叙利亚国内反对派的大力支持联系起来,不难发现在对抗什叶派伊朗的问题上,以沙特为核心的逊尼派国家立场一直十分坚定。放眼中东,从伊朗向西,经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一线的什叶派国家,同以沙特为核心,包括卡塔尔、阿联酋等海合会国家为核心的逊尼派国家,这个初见雏形的“中东两极格局”已经在叙利亚、伊拉克和也门开始了一系列代理人战争。因为两个国家之间离得实在太近,伊朗和沙特甚至都已经亲自上阵投入到其中的几个战场。

很难预测“中东两极”是否会演化出更加剧烈的冲突,这两个国家都有着丰富的石油美元,也都装备有可以覆盖对方国家的弹道导弹,加上两国强大的常备军力,一旦真的引发矛盾升级,中东的混乱显然要比眼下剧烈得多。

(作者:施洋,外交与军事观察者、独立评论员)

来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