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事评论
大公网:解放军也门撤侨虽然高效但仍有不足
发布时间: 2015-04-01 浏览次数: 34

20153月的世界不太平,先有缅北战火烧进国门,缅甸空军13日越境轰炸导致中国平民58伤;后有沙特等国从26日起派战机空袭胡塞武装,危及身在也门的数百中国公民的生命安全。云南和也门虽然相去万里,但中国军队均在第一时间就掌握了处置事态的主动权。不过相较而言,后者具有多种特殊意义,笔者以为至少有三大看点。

首先,比起缅机越境杀人事件,解放军在此次也门撤侨行动中的表现既高效又高调。

上起事件发生后,一度有声音质疑中国军队的边防管控能力。事实上解放军处置得当,空军发言人事后强调:缅北局势升级以来,军方已重点加强中缅边境地区的空情监控;缅机肇事当天,空军还组织多批战机起飞,对其进行警告、外逼。此后的网络照片显示,军方对中缅边境中国一侧进行了大规模部署,很多当地网友对每天都能见到空中巡航的中国战机表示心安。

中国军方行事向来低调,比如监控中缅边境时的只做不说。不过,就像各地警方在安保工作中强调“见警率”,以此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那样,对中国边民,特别是海外的中国公民来说,当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威胁,“见到”解放军的期待就会更加强烈。此次也门撤侨,海军不仅行动迅速,打破了撤侨常规,更通过央视不断播放中国公民在舰上的生活起居,相当吸睛。

本月26日,沙特联合多国出动100架战机,对也门胡塞武装展开代号为“决心风暴”的空袭行动,当时在也门的中国公民大约620人。救人如救火。27日,网络流传着一份中国船东协会“关于中国海军暂时停止亚丁湾护航任务的通知”,通知并未言明暂停原因;28日,王毅外长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证实,政府已启动撤侨准备工作;29日,暂停亚丁湾护航任务的中国军舰在也门港口现身;30日,新华社高调宣称,中国海军作战舰艇首次靠泊外国港口直接执行撤侨任务;30日空袭刚刚进入5天,撤侨任务全部完成。

其次,和平外交方针和经济渗透能力既让中国成为最佳斡旋者,也是快速安全撤侨的保障。

空袭发生后,一方面,胡塞武装成了中国公民的保护者,他们还在中国医疗队萨那分队住处附近部署了防空武器;另一方面,主导空袭的沙特刚于本月14日成为亚投行第26个创始成员国。据称,中国1987年向沙特交付了60余枚“东风-3A”导弹,中国专家至今仍在负责维护这些弹道导弹。放眼当今的各种国际争端,中国几乎是少有的两边都能说上话,并且说话有分量的国家。

不比沙特等中东石油富国,也门是世界上经济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且战乱频仍。即便如此,仍然有620多中国公民活跃在该国。除使馆工作人员、留学生、援也医疗队、媒体记者外,其余都是遍布在石油勘探、路桥建设、通讯、水产等行业的中资公司员工。“走出去”,中国企业通常会先行一步,紧密的经济联系可为政治和军事交往打下基础;而外交关系的热络又会反过来促进经济深入合作。

这就是和平外交的魅力,再加上中国经济的顽强超强渗透力,使得中国能同世界各国广交朋友,更在多个地区问题上充当和谈的斡旋者。朋友多了好办事,即使遇到战乱,中国公民的安全撤离也会较为顺畅。据南通三建海外公司总经理倪玉梅介绍,该公司也门国家大图书馆项目部155名员工30日先乘坐大巴抵达也门荷台达港,再由中国海军舰艇接运撤离,送至吉布提乘坐飞机回国。

最后,中企是中国海外利益的拓展者、国家战略的践行者,军队则这一切的保卫者。

在沙特等国空袭也门之际,中国主办的博鳌亚洲论坛正在召开,期间,“一带一路”行动方案也正式出炉。亚丁湾处于海上丝路的要冲位置,同时关系着中国的能源安全。战乱的中东让“一带一路”真正落地横生变数。

中国企业作为“一带一路”的排头兵,此前在也门几乎都集中在基建领域,这些筑路架桥、能源通信类工程不仅是当地居民亟需的,也是“一带一路”今后铺陈过去的基础、前提。如何尽快化解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如何确保当地中企的利益?都是摆在中国领导层面前最紧迫的战略课题。

无论何时,中国军队都将是国家利益的最后屏障。一个细节值得玩味。中国公民在也门求救,亚丁湾过往的中国商船突然得到通知:护航暂停。中国海军火线撤侨本无可厚非,但海军在该地区的存在本来就是以护航为目的。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结果暴露出,中国的军力在维护国家的海外利益时仍显捉襟见肘。但愿那些被告知“请做好防范海盗工作、注意航行安全”的中国船长在力挺撤侨之余不必担心——如果海盗真来趁火打劫怎么办?

(作者:常晓宇)

来源:大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