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事评论
中国网:也门乱局,美中东政策之殇
发布时间: 2015-04-01 浏览次数: 80

目前,持续动荡的也门局势,很可能会波及中东其他国家,从而引发“蝴蝶效应”。中东近年来局势动荡固然有其内在原因,但美国奉行霸权主义和利己主义政策,也是导致该地区乱象丛生的重要外部因素。诸多事实表明,也门之乱局,其实就是美国中东政策造成的恶果。

美国在中东的战略目标

具体而言,美国在中东有五大战略目标:一是维护美国盟国的安全,即扶植亲美势力,打击反美政权,重点维护以色列、土耳其和以沙特为首的海湾诸国的安全;二是防范俄罗斯重返中东,压缩俄罗斯在中东的战略空间,维持美国地缘政治上的优势,确保美国在中东的主导权;三是反对中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四是打击恐怖主义和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五是确保中东能源供应和经济安全。

长期以来,中东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在这一地区拥有诸多利益。然而,美国的中东政策近年频频受挫,在其国内也广受诟病。而美国的中东政策体现在具体问题上,则表现为毫不遮掩的双重标准,由此也经常遭遇顾此失彼的尴尬。

从近期也门内乱来看,“稳住中东乱局,摆脱美国在中东的困境”应该是目前华盛顿最愿意看到的结局。

近日,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多国战斗机连续空袭也门境内的胡塞民兵组织据点,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与中东地区国家有“共同目标”,希望濒临内战边缘的也门局势恢复稳定。

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29日在埃及召开首脑峰会。会议决定组建阿拉伯国家联合部队,并要求也门胡塞武装组织交出武器、撤出所有占领区域。

也门外长在阿盟峰会上表示,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阿拉伯国家近日内可能对也门发起地面行动。当前海湾阿拉伯国家既要北防极端势力“伊斯兰国”,又要围绕也门战事开辟“第二战场”。

舆论认为,阿盟首脑集中表态明显契合了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关注,也因此立刻得到华盛顿的力挺。

有媒体分析认为,沙特、约旦、阿联酋、卡塔尔、摩洛哥以及埃及、苏丹都将出兵参加阿拉伯联军,其中主角非埃及、约旦、沙特和阿联酋莫属。

“阿拉伯之春”彻底流产?

愈演愈烈的战乱使得中东小国也门一时间成了世界关注的焦点,这当然是因为它的冲突同时也是沙特和伊朗甚至更大范围的两方阵营的冲突,但另一方面,这个国家国内形势的变化也同样值得注意。

《大西洋月刊》329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也门的动乱既是中东地区沙特和伊朗争夺控制权的代理人战争的结果,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也门国内形势。从四年前的“阿拉伯之春”开始的民主进程已经宣告终结,因为在动乱中,前总统萨利赫(Ali Abdullah Saleh)已经重新执掌了权力。

也门暴力冲突在328日骤然升级,主要是因为胡赛反政府武装控制了南部关键港口城市亚丁,而沙特领导的国家联盟对也门胡赛武装发起空袭,以打击这个叛军组织。根据也门健康部的统计,空袭已致35人死亡,88人受伤。

自胡赛武装在二月推翻总统哈迪以来,也门就成了中东最强大的逊尼派国家沙特,和主要为什叶派人口的伊朗之间的代理人战争的战场。德黑兰为胡赛武装提供了充足的金融和后勤装备支持,而该势力正是利雅得以及其他九个国家所要打击和干预的对象。然而,与此同时,也门冲突还凸显了国内的一支势力:前总统萨利赫。

萨利赫时年73岁,在2011年爆发“阿拉伯之春”之前,他已经统治也门长达三十年。但与他在突尼斯、埃及和利比亚的同侪不同,萨利赫成功地用退位换取了司法豁免权。

萨利赫是西方公认的操纵者、变色龙:中东的弗兰克·安德伍德(美剧《纸牌屋》的主角)。萨利赫曾经允许过美军空袭也门境内的基地组织营地,与此同时,他还割让了整个省给恐怖分子。在他任职总统期间,萨利赫曾经组织过打击胡赛武装的行动,但自从他下台,他就成了胡赛武装的强大盟友,向萨利赫效忠的军队已经在胡赛武装横扫这个国家的过程里成了他们的有力臂助。

328日,萨利赫发表了一次演说,呼吁各方停火并抨击了沙特领导的空袭行动。他说:“我向你们和你们的良知呼吁,起来,在也门保护你们的女人和孩子,从这些野蛮的、不公正的袭击当中保护他们。”

萨利赫向也门人保证,他不会再次成为总统,并且呼吁举行选举来选出新的领导人。但在与胡赛武装建立了政治联姻以后,萨利赫实质上已经牢牢掌控了权力。并且,毫无疑问地,他将会尽可能长久地抓住实权。

“阿拉伯之春”曾经激发了也门人对美式价值观的渴望和对更美好未来的希望,但四年以后,萨利赫的回归几乎变得似乎不可逆转,无论也门是否有选举,他又赢了。

美解冻埃及军援“中东两极格局”现雏形

为了修补中东地区的不稳定,美国总统奥巴马331日解冻了对埃及政府的军事援助。2013年埃及前总统穆尔西发动政变后,美国对该国的军事援助曾一度被叫停。

白宫31日宣布,奥巴马解冻了他在埃及政府搁置的12F-16型飞机、20枚鱼叉导弹和125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套件。此外,奥巴马也和埃及总统塞西通过电话,并表示将继续对开罗政府进行13亿美元的军事援助。白宫在声明中表示,这些步骤将有助于改善两国的军事伙伴关系,并对两国维持长期战略伙伴关系有利。

声明中还表示,奥巴马政府将根据财政年度向埃及提供额外的军事援助,还称从2018年开始,美国将对埃及的援助分成四类:反恐、边境安全、西奈半岛安全和海事安全以及埃及所持有的武器系统。

白宫发言人还表示,解冻军援表示着美国领导人试图利用地缘政治,与开罗政府一齐打击利比亚和也门地区的极端主义。

埃及在近日表示,如果有必要的话,可能派遣地面部队进入也门共同打击胡塞叛军。埃及还帮助宣布了一项同其他阿拉伯国家形成一种联合的军事力量来反对伊朗及伊斯兰极端主义侵略的计划。

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排名全球第十的埃及陆军极有可能充当阿盟干预也门的“急先锋”。埃及陆军拥有现役军人和准军事人员70万、坦克4375辆、军用直升机301架。自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美国已把1000多辆M1A1主战坦克输入埃及。更重要的是,上世纪60年代埃及陆军就在“纳赛尔主义”的旗帜下介入也门内战,对当地环境比较熟悉。

而就在胡塞武装步步逼近也门政府的临时首都亚丁之际,阿盟组成联军在美国的鼎力支持下摩拳擦掌要对其展开一场“围剿战”。与此同时,伊朗也在悄悄地向胡赛武装暗送武器。在叙利亚、伊拉克和也门一系列代理人战争之后,以沙特和伊朗为代表的“中东两极格局”已初现雏形。

综合媒体330日报道,对于沙特和伊朗在也门的争夺战,有分析家称,如果把这起事件和2011年至今沙特、卡塔尔等国对伊朗盟友叙利亚国内反对派的大力支持联系起来,不难发现在对抗什叶派伊朗的问题上,以沙特为核心的逊尼派国家立场一直十分坚定。

放眼中东,从伊朗向西,经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一线的什叶派国家,同以沙特为核心,包括卡塔尔、阿联酋等海合会国家为核心的逊尼派国家,这个初见雏形的“中东两极格局”已经在叙利亚、伊拉克和也门开始了一系列代理人战争。

据朝日新闻报道,也门外长在29日接受该媒体采访时对伊朗政府向也门反政府武装什叶派提供武器进行了强烈谴责,但伊朗政府对于向什叶派进行军事支援一直否认。也门外长指出,伊朗在过去数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向什叶派提供武器、导弹和炮台,并表示总统哈迪并不是逃亡沙特而是暂时的,等也门国内形势稳定了哈迪还会再次回到也门。

而在美国30日的国务院记者会上,当现场记者问到,美国似乎对也门的暴力情况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美国有看到胡塞武装组织和哈迪之间有恢复对话的可能性吗?还是觉得双方在越走越远?对此,国务院发言人哈夫表示,恢复对话当然是目标,美国即使在军事上支持哈迪政府,让双方恢复对话是最终目标。但是她表示,鉴于胡塞武装组织的各项举动,恢复对话将是一个挑战。

对于美国而言,目前最大的挑战不只源于它跛脚的中东政策,还来自它的宿敌--伊朗。在也门国内势如破竹的胡塞武装不仅是与沙特王室“立场相悖”的什叶派,还是由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武装。伊朗此前在伊拉克战场和叙利亚战场上的大力介入已经成了伊朗在中东地区战略破局的开始。在也门地区,伊朗的战略破局努力也在此次内战中显露出来。

虽然无法证实是否伊朗策动了胡塞武装的此次大举进攻,但双方的联系紧密却是毋庸置疑。这也几乎成了美国及其地区盟友的噩梦。

(作者:李红梅)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