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  时事评论
国际金融报:伊朗的大门开了缝
发布时间: 2015-04-13 浏览次数: 102

原标题:伊朗的大门开了缝——专访南加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瑟博

在一些美国人眼里,伊核问题能否最终解决,会成为奥巴马政府留下的“历史性”外交遗产。菲利普·瑟博是南加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国际关系学院的教授,在2009年至2013年担任南加州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他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伊核谈判框架协议的无数成果里,最耀眼的莫过于谈判进程已经将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伊朗大门敲开了,即使只是一条缝隙。

“如果伊朗能逐步重新加入国际政治主流,对伊朗民众而言,他们会有办法驱动政府让紧逼的那扇伊斯兰大门打开得更宽阔些。”瑟博教授表示,尽管伊朗最高领导人阿亚图拉.哈梅内伊可能很喜欢被孤立的伊朗,但是绝大多数伊朗年轻人却更希望生活在与境外全球流行文化交融的环境下,他们迫切想超越他们当前的生活条件。

菲利普·瑟博评价称,长达十多年的谈判最终有了结果,但是伊朗能否遵守协议内容还是未知数。“只有在伊朗忠实遵循协议条款的情况下,才会真正意义上阻止其发展核武器,很明显这个结果很难预测,因为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伊朗政坛高层的想法。”瑟博称,哈梅内伊原本会阻挠协议达成,但他却允许继续谈下去,这其中有很多匪夷所思的地方,也是因为他也很清楚伊朗迫切需要摆脱国际制裁的压力,或者他计划进行欺诈性协议条款,不管是哪一种原因,目前都无人知晓。

伊朗的崛起和海湾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动使阿拉伯国家坐卧不安。什叶派与逊尼派矛盾的再次激化,不过,这次不是由伊拉克战争和伊朗核计划引发的,而是被也门胡塞武装势力扩大点燃。

不可否认,伊朗在美国外交策略转变的过程中实现了夹缝崛起。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不仅改变了伊拉克本国的政治生态,强人统治不再、国力削弱,伊朗更是借机崛起,导致海湾乃至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环境发生变化,原有的均势被打破。此外,伊朗客观上还成为美国反恐战争的最大受益者:在东部,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倒台,伊朗消除了一个敌对政权;在西部,伊拉克萨达姆政权被推翻,伊朗最强劲的对手不复存在;伊拉克战后,什叶派在伊拉克执政,同属什叶派的伊朗获得对伊拉克内政的空前影响力。

现在伊朗被很多国家不信任。“许多逊尼派穆斯林,特别是沙特阿拉伯和海湾国家的逊尼派都不信任伊朗。如果他们认为伊朗正在暗中持续发展核武器,他们可能也会被发展核武器本身所诱惑,届时对世界而言,中东核军备竞赛将成为潜在的一种大灾难。”瑟博指出。

纵观现在的中东,美国和以色列关系看似非常紧张,但是以色列总是把美国看做是自己的终极保护者,因此它不会随意地打破这层关系。瑟博评论称,“我希望奥巴马政府能从过去14年美国深陷中东泥淖的窘境中吸取教训,因为长期战争绝对是个坏点子。”他表示,即便美国不得不干预中东战争,也可以从方式和策略上有所改变,比如,美国军队可以提供空中支援、高科技产品和后勤帮助,但是派遣地面部队的任务最好还是留给阿拉伯人自己。

在谈到美国与与伊朗未来关系发展时,瑟博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两国关系预计会继续保持当前局面。然而,降低紧张局势的几率也存在。”在他的认知里,尽管伊朗保守政府不十分愿意与美国关系亲密,但伊朗公众对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兴趣高昂。

许多年来,美国和其他国家都在通过网络宣传等方式企图打破与伊朗的僵局,并不断促进民间交流,比如学术交流项目和文化交流等,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旧有的陈规。“伊朗领导层很可能会设置更多障碍,但美国政府至少在努力让伊朗人民明白一个事实,‘撒旦’也不那么邪恶。”瑟博评论道。

瑟博向记者提供了一组美伊之间民间交流不断的数据。1979年伊朗革命发生时,5万多伊朗学生在美国留学,之后锐减至2000人。然而,2009年伊朗发生政治抗议活动后,这一数字又开始出现缓慢增长。根据华盛顿智库近东政策研究,截至2014年,有8700伊朗人在美国各大院校就读,它们中的大部分学的是工程和科学这两门研究生课题。“当这些人学成后,他们的亲身经历会告诉人们,美国是被妖魔化了。”瑟博乐观地认为。

(记者:王丽颖)

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