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想尽可能多地保留浓缩铀设施。奥巴马想多留些政治遗产。美国共和党想多捞政治选票。美国的犹太团体想多争取些尊严。
世界就这么小,容不下太多野心。6月30日之前,这些“野心”都要被拿到谈判桌上,反复揉搓。
1.9万座VS 6104座
伊朗目前有1.9万座,美国原先只愿意让伊朗保留最多2000座,最终协议同意留下6104座在未来十年中使用,伊朗将限制浓缩铀提炼纯度在3.67%以下低纯度,远低于制造核弹所需。
关于伊核谈判,6月30日最后期限之前,一切乐观主义都经不起推敲。
在双方达成初步协议的当天,尽管西方媒体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伊朗民众的欢乐场面,但是正如亚兹徳地毯商阿亚特所说的那样,“在这儿看到的一切,未必就是你理解的那样”。
4月2日的伊核初步框架,震塌了美伊两国之间隔阂高墙的一角,但也还只是一角而已。
伊朗国内反欧美强硬派对协议内容大为不快;以色列总统直跺脚;在后续的全面协议文本起草过程中,各方仍可能对框架方案存在不同理解和表述;奥巴马的谈判代表团还要接受美国国会的“审判”。这些都让6月30日看起来不那么乐观。
好消息:严冬过去
受美国和欧洲制裁,伊朗的银行系统与外国的关系被彻底切断,外国银行卡在伊朗无法使用,伊朗商人也无法进行跨国转账。伊核谈判的曙光有可能彻底扫除这些制裁产生的不便
国际社会10多年的努力,国际六方与伊朗18个月的广泛磨合,美国与伊朗1年多的秘密外交,最后8天在瑞士洛桑的马拉松式谈判,一举一动,牵动世界,更牵动伊朗。谈判过程中,伊朗民众很是紧张,“人们犹如手术室外焦急等候的家属,生怕医生(伊朗外长扎里夫)出来报告坏消息。”
当扎里夫通过推特报喜后,全民迅速广传好消息:“谢谢扎里夫!”34岁的阿里对英国广播公司记者说:“感觉就像一直被人捏着气管,现终可舒一口气。”
得悉制裁有望解封,伊朗首都德黑兰的街头很快就出现民众自发组织的庆祝活动。
法新社的记者在现场看到,成千上万人涌上街头,汽车喇叭长鸣,许多人欢呼“鲁哈尼、扎里夫,我们感谢你们”。大多数汽车的喇叭中传出美国歌手法瑞尔·威廉姆斯的歌曲“Happy(幸福)”,许多男女青年不理会严厉的伊斯兰教法警察,伴着歌声,在大街上跳起了舞。庆祝活动至凌晨一时仍未散去,这是伊朗12年来难得的欢快乐章。
不难理解伊朗民众为何对于此次谈判充满了期待。自2012年加强制裁以来,伊朗经济陷入深度衰退,过去12个月才慢慢浮现复苏迹象。而在制裁之下,伊朗民众买零件、进行贸易和兑换外币都相当困难。印刷工人赛义德说:“我们的材料和器材都来自外国,若美元汇率降低,成本亦可减低。”居民马希德则希望带来社会自由。
一旦达成最终协议,欧盟将解除对伊朗经济、能源和银行部门的制裁,其中包括石油禁运,以及从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黑名单中剔除,这点对于银行电汇意义重大。美国则将撤销惩罚包括伊朗中央银行在内的伊朗机构,建立经济和金融关系的国内外企业禁令。这些制裁一旦解除,伊朗可望收回因为美国禁令而在国外遭冻结超过1000亿美元的石油收入。不过,美国对于和恐怖主义、人权以及伊朗弹道飞弹计划有关的制裁仍将有效。
参与伊朗核谈的一名欧洲外交官本月表示,根据他看到的经济预测数据,解除的制裁将可以让伊朗经济年增长率达8%。
核框架协议达成后,伊朗总统鲁哈尼表示,与世界强权达成的核协议,将会为伊朗的国际关系开启“新的一页”,带来“建设性互动”。
坏影响:以色列急了
如果以色列要成功向伊朗采取突袭,美国的支持是不可少的。一旦美伊讲和,美国未必愿意支持以色列发动袭击,这将大大限制以色列先发制人的能力
达成框架协议令伊朗欢欣鼓舞,但以色列则愁云惨雾,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特拉维夫,透过电视向民众以及美国喊话:“这个历史性决定,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坏的协议——记住!它留给我们这个时代,一个突出的恐怖国家——遍布各地的核武设施——没有一个离心机被摧毁”。
达成初步协议当天,内塔尼亚胡打电话给奥巴马,表示最强烈的不满和抗议。据以色列政府发表的一份通报,内塔尼亚胡在电话中警告说,以色列的生存因洛桑协议而面临危险,洛桑协议使伊朗核计划合法化,定将导致中东出现更多侵略行为,最终,“一场可怕的战争”将更加可能。
对以色列而言,伊朗是死敌中的死敌,再加上它逐步掌握发展核武的技术,令这个地狭人稠的国家面对巨大威胁。此前,以色列一再表明可能采取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摧毁伊朗核设施。分析认为,如果以色列要成功向伊朗采取突袭,美国的支持是不可少的。一旦美伊讲和,美国未必愿意支持以色列发动袭击,这将大大限制以色列先发制人的能力。
以色列为阻挠核谈判成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华尔街日报》之前就曾报道,以色列以窃听等谍报行动,刺探伊朗与美国及其他国家进行的核谈判,希望利用取得的情报动员美国国会议员等力量,阻止美国和伊朗达成协议。以色列还把取得的内幕信息分享给美国国会议员,试图破坏对伊朗核协议的支持。
目前,美以关系进入一个玄妙的阶段。尽管美以在核协议上出现尖锐分歧,奥巴马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仍重申,继续与以色列这个长期盟友团结一致。他说,如果在自己任内,或者自己的所为导致以色列变得更加弱势,那将是自己“总统任期的一大败笔”,将不只是战略失败,而是道德失败。
但他又说,这项框架协议代表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阻止了伊朗建造核弹,为中东带来稳定,对以色列和其他国家都是有益的。几乎在奥巴马发表这一席话的同一时间,内塔尼亚胡要求将伊朗承认以色列的存在权利写入协议中。但奥巴马拒绝了内塔尼亚胡的要求,并直指这是“基本上的误判”。
最大关:美国国会
该次谈判所达成协议与原先美国要达成的目标“相距甚远”,一些议员认为,任何与伊朗的协议都必须由国会逐条审查
4月2日的大纲只是初步共识,各方必须继续努力,在6月30日以前定案为切实可行、有约束力的协议。
美国总统奥巴马要把它变成具有约束力的正式协议,还需要面对国内的政敌。他目前最重要的课题是,防止国会,特别是国会中的共和党成员,破坏他遏阻伊朗的外交努力。奥巴马可以自己决定暂停制裁,但是取消制裁就需要国会来决定。
美国国内反伊朗势力十分强大,最典型的是国会的掣肘以及犹太人院外游说集团。奥巴马说,两党须找出国会参与外交的方式,但国会不该侵犯总统的传统权力,协议如果是好的,就该着手执行。不过,共和党控制的参众两院并没有兴趣解除对伊朗的制裁。
2013年7月鲁哈尼就职前夕,美国众议院高票通过对伊朗实行更严厉制裁提案。奥巴马9月24日在联大讲话表示要推动伊朗核问题解决后,美国共和党籍议员次日便开始向奥巴马发难,要求其澄清美国对伊政策是否有变化。加之主张对伊强硬的共和党人在美国中期选举中一举拿下国会控制权,令奥巴马的对伊缓和政策受到进一步掣肘。
上个月参众两院共和党议员就联名致函伊朗总统鲁哈尼,呼吁鲁哈尼不要与奥巴马政府签署核协议,在这封信里,共和党成员很不友好地表示:“奥巴马来日不多,一旦离任,保证人走茶凉,不要说下届总统会断然否决,国会这关肯定也过不了。”当月,众议院议长博纳甚至还不经过白宫,把将伊朗作为“大敌”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邀请到国会演讲。
3月26日,美国参议院以100票对0票,无异议表决通过一项不具约束力的议案。此案指出,如果伊朗和国际强权达成核协议后却违反规定,美国将采取新的经济制裁措施。
4月2日,框架协议达成消息传出后,国会共和党人又对奥巴马一片挞伐,国会议员对这一框架持严重保留态度,有些是确实觉得这项协议有问题,有些认为奥巴马在政治投机。反对者认为奥巴马满脑子只想到自己的历史地位,背弃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等美国的重要盟友,向伊朗做了太多让步。
议长约翰·博纳已经表示,他已向奥巴马总统警告该次谈判所达成协议与原先美国要达成的目标“相距甚远”。博纳说,奥巴马的谈判团队承诺将会在短期间解除对伊朗的禁运,但解除任何禁运不是奥巴马说了算,而是要国会点头才能通过。
不仅是共和党人设障重重,不少民主党议员也对奥巴马对伊伸出“橄榄枝”表达质疑,并坚持核武协议要由国会批准才可生效。
曼南德兹则被视为民主党内部抨击奥巴马核武协议的主要人物,他日前与田纳西州共和党参议员、外交关系委员会(FRC)主席鲍勃·科克一同起草法案,要求任何与伊朗的协议都必须由国会逐条审查。科克说,该项法案会在4月14日表决,对表决结果他相当乐观,并预期该法案会来得及阻挠伊朗核武协议。
据悉,参院46名民主党议员已有9名支持这一提案,只要再有4名民主党议员倒戈,就可以达到推翻总统否决所需的2/3多数。
X因素:伊朗强硬派
美方最核心的目标,是确保一旦伊朗决定发展核武器,能够有足够的反应时间进行干预和阻止。伊朗的核心目标是彻底解除经济制裁。双方的最终目标并不矛盾。但伊朗反对派认为,伊朗让步过多
大部分伊朗民众欢欣鼓舞,但伊朗强硬派认为,西方占尽好处,伊朗丢盔弃甲。
伊朗宗教最高领袖哈米尼的顾问、同时是立场强硬《环球报》(Kayhan)编辑的夏里亚马达里告诉半官方法斯通讯社说,伊朗以“赛马换破马缰”。由于伊朗同意停止在福尔多进行的浓缩铀作业,另一名保守分析家穆罕默德则认为:“灾难降临福尔多”。
伊朗官方也并未表现出完全妥协。代表伊朗与国际六方谈判的扎里夫4月4日接受伊朗国营电视访谈时表示,如果另一方未能遵守协议,伊朗将采取“相应行动”,将伊朗的核方案恢复到协议产生前的水平。他说:“如果另一方违反协议,协议的所有各方都可以停止履行其承诺。”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也在之后说,与国际六方达成的核架构协议,并不能保证双方能在月底之前达成正式协议。对伊朗国事拥有最后发言权的哈梅内伊在个人网站上说:“到目前为止的成果,并不能保证会达成协议,也不能保证协议内容,甚至不能保证相关谈判能持续到底。”他还在电视谈话中说,他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与国际六方达成临时协议;但要求在达成最终的正式协议时,必须将所有制裁立即取消。
观察人士表示,两者的用意,是要强烈持疑的伊朗强硬派放心,伊朗不会吃亏。
目前,协议细节仍待国际六方与伊朗进一步磋商。英国《金融时报》分析,其中障碍包括解除制裁的时程,除了美国国会和伊朗国内强硬派的态度,铀离心机的削减过程,伊朗是否守诺不制造核武级的钸,如何落实核检查,可说仍有变数。
分析认为,伊朗表示愿削减核设施,希望国际立刻解除经济制裁。但国际六方认为应先确认伊朗遵守协议才能解除制裁,美国国务卿柯瑞指出,过程约需六个月至一年,也就是至少得等到明年,解除制裁之后的效益才会慢慢出现,伊朗可能不愿等那么久。
此外,减少制造浓缩铀的离心机是核谈判的主要议题之一,关键在于数量。伊朗目前有1.9万座,美国原先只愿意让伊朗保留最多2000座,最终协议同意留下6104座在未来十年中使用,伊朗将限制浓缩铀提炼纯度在3.67%以下低纯度,远低于制造核弹所需。另一个美国和以色列关切的问题是,一旦减核年限到期,伊朗重建或恢复所有核基础设施的速度将有多快。
协议内容能否顺利执行,取决于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执行检查的成效。检查范围包括伊朗的铀浓缩设施及贮存设备、制造离心机的工厂及铀矿等处,检查时效将持续20至25年。伊朗也同意签署“国际原子能总署附带协议”,同意接受检查。但是和核设施有关的军事基地是否也在检查之列,目前还不清楚。其他可能影响完整协议的障碍,包括解除制裁的具体条件和时程以及浓缩铀如何处理。
(记者:袁源)
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