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解除向伊朗出售S—300型防空导弹系统的禁令。这是俄罗斯在伊朗核问题框架性解决方案达成后审时度势,在美俄战略博弈中下的又一步先手棋,将对俄美博弈、伊朗核问题最终协议谈判和中东局势产生重要影响。
俄解禁对伊售武,可视为其对美战略博弈又一先发制人之举。在俄看来,它为促进伊朗核问题的和平解决,不惜牺牲自身利益对伊实施制裁,致使价值8亿美元的军售合同被搁置,并引发伊朗在国际仲裁法庭起诉俄相关出口公司,索赔近40亿美元。而今,伊朗核问题谈判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俄向伊朗运输合同规定的防御性导弹系统顺理成章,且数量比美国对中东售武少得多,不会对以色列构成威胁,符合俄商业利益。从更大视野看,美国近期决定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派遣军事人员到乌克兰帮助培训乌军人,并组织北约军队在俄边境频繁军演,是对俄具有挑衅性的敌对举动。俄此次决定向伊朗运送导弹系统,意在加强同伊朗的友好关系,也是对美国对俄制裁和挑衅的一种回应。
俄向伊朗运送导弹系统,将对伊朗核问题最终协议谈判产生微妙影响。目前,美国能否同意解除对伊所有制裁,伊朗能接受何种新的限制,成为达成最终协议的关键。俄罗斯此时宣布“解禁”,实质上就是率先一步表明解除对伊朗制裁的立场和意向,是对伊朗的有力支持。
俄此举引起有关各方高度关注。在未来2个半月的伊朗核问题谈判中,乃至在整个中东地区和平进程中,俄罗斯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将可能得到提升。美国国务卿克里紧急同俄外长拉夫罗夫通电话,对俄此举表示关切。以色列对俄举动予以强烈谴责。在6月30日前,俄罗斯如无视美以等国立场,启运并向伊朗交付这批导弹系统,可能面临激化矛盾等一系列风险,但俄手中握有这一重要筹码,已是不争的事实。美国、以色列和伊朗等有关各方都不得不关注俄罗斯态度,寻求俄的配合与合作。
美俄作为世界上第一、第二号军事强国,虽然自乌危机爆发以来双边关系不断恶化,争斗呈日趋激烈势头,但双方目前都无意把关系搞得太僵,诸如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联合运行空间站等诸多领域的合作照常进行,高官之间交流沟通顺畅,斗而不破恐怕是双方共有的底线。此次俄罗斯决定向伊朗运送导弹系统,虽然只是美俄战略博弈中的一个战术性动作,但其实施时间将对美俄关系、伊朗核问题最终协议谈判和中东局势走向都具有重要影响,不可小觑。
(作者:吴祖荣,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