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  时事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报:土耳其语言政策与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
发布时间: 2015-04-20 浏览次数: 215

语言政策包括相关法律、条例、规定、措施等,表明一国对国内多语言种类的态度和规划,是确立各语言地位、分配社会利益和资源的一种工具。语言政策与权力和权威相关,并因政治环境、外部压力等的影响而改变。土耳其的语言政策与其国家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有关,欧盟的语言政策也影响了欲加入欧盟的土耳其。

奥斯曼时期的语言状况

10世纪,土耳其人接受了伊斯兰教,波斯语与阿拉伯语深刻地影响了土耳其语言。塞尔柱王朝时期,宫廷用语主要是波斯语。奥斯曼帝国的宫廷用语是奥斯曼土耳其语,但未确立土耳其语的主导地位。

18世纪,土耳其学者开始意识到要提升土耳其语地位。较早时海军学校(1773)和军事学校(1793)等按照欧洲模式建立的学校,均开始部分地使用土耳其语。义务教育的推行、翻译部门的设立、官方公报的发表都使土耳其语在教育、科学领域的地位发生明显改变。奥斯曼帝国解体后,《1876年宪章》提出将土耳其语作为官方语言。但人们对以宫廷语言还是民间语言作为标准语未达成共识,而此时土耳其的方言差异也使交流无法进行。

土耳其共和国初期的语言改革

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在凯末尔主义原则之下,语言成为实施社会改革的一把利刃。始于1928年、堪称“语言革命”的语言文字改革对土耳其的政治和社会状况产生了巨大影响。如用拉丁字母代替已使用上千年的阿拉伯文字,共和国的缔造者阿塔图尔克·凯末尔周游全国,亲自推广并教授新的文字。

土耳其的语言革命曾遭强烈反对,而其最终获得成功是由于当时土耳其低文化人口众多,采纳拉丁文字有助于提高识字人口的比例。随后,土耳其语言协会为了保持土耳其语的纯洁,在1932年采取了“清洗”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措施,淘汰了采用国外语法构造和新词创造的外来词。全国各地方言均融合为一种以伊斯坦布尔口语为基础的共同语,以鼓励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发展。

土耳其的语言改革是其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措施。第一,它是新的国家立法标准之一,根据1927年的调查,土耳其86.4%的人把土耳其语作为母语,文盲人数大大缩减;第二,作为民族同一性的基础,它取代了宗教特性;第三,它是传播新的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土耳其的语言政策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是由于过于激进,也导致其与其他伊斯兰世界的联系受到了影响。这次语言改革,拉近了土耳其与欧洲的关系,但对少数民族语言权利的保护较少。

土耳其语言政策及其发展趋势

土耳其国内除了土耳其人,还有库尔德人、阿拉伯人、希腊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切尔克斯人、鞑靼人、吉普赛人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国家仅将非穆斯林群体认定为少数民族,其他民族身份只是个人选择。1927年土耳其有14个语言群体和7个宗教派别。1965年,除了土耳其语外,穆斯林使用的语言有13种,非穆斯林使用的语言有3种。目前,土耳其有34种可用语言,其中非官方语言被定义为:传统意义上土耳其人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方言。

土耳其历届政府均采取严苛的单语政策。1925年教育部声明禁止使用描述少数民族群体的术语。1934年法律要求公民须使用土耳其语为姓氏。1949年《地方管理法》授权内政部更改以非土耳其语命名的村庄名。1983年法律禁止土耳其语以外的语言作为母语和在公共场合使用。

1987年土耳其正式申请加入欧盟,但未获准。其民主问题包括语言政策,一直为欧洲人所诟病。21世纪,土耳其民主化进程加速,反映在语言政策上即对“多语化”的认可。然而直到进入21世纪后,这种语言政策才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土耳其政府对于少数民族语言权利的态度也在逐渐改变。1983年禁用非官方语言的法律被撤销,1991年以非官方语言出版图书不再受法律限制,2002年宪法允许电视台、广播使用当地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

新政策允许在任何公共场合使用土耳其少数民族语言,任何慈善机构、宗教机构和公共机构以及学校的建立、运营、管理都享有平等选择使用语言的权利。短期目标包括“废除任何禁止土耳其公民在广播电视中使用自己语言的条款”和“加强法律和宪法保证自由表达的权利”;长期目标包括保证文化的多样性和所有公民的文化权利。任何阻止语言权利使用的法律条款都将被废除,“但是不能以分裂国家为目的”。

2012年,土耳其进行了教育改革,引进的宗教选修课程不仅与宗教而且与各种少数民族本族语有关,其中包括库尔德语与阿布哈西亚语。2013年的民主化改革包含了允许私立学校使用宗教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来传授课程的政策。2013年,阿塞拜疆语也被加入了选修课程。这些新的选修课程不仅为这些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而且有利于对这些语言感兴趣的学生。

尽管土耳其国内少数民族对于各自语言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通过母语接受教育和获得公共服务的诉求不断强化,但政府对于多语言的态度却常常摇摆不定,因语言问题导致的冲突也时有发生。另外,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借词又重新进入土耳其语中,而传统的突厥—伊斯坦词汇也再次出现,通过在语言中融入更多的突厥语成分,建立一种相应的身份定位成为土耳其当前语言政策的一种趋势。

土耳其的语言政策与其语言事实的矛盾,折射出其政治诉求的多重性:一方面是加入欧盟的迫切需要,同时维护与伊斯兰国家在政治、宗教上的联系;另一方面,要尽力保证多语言、多宗教、多民族的现代国家的统一。土耳其的语言政策曾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其过激的做法和对非官方语言的限制也带来了长久以来难以解决的政治纠纷。土耳其的语言改革之路必将曲折而漫长,其语言政策也必将在寻求各种政治利益博弈的平衡点上充满矛盾地前行。

(作者:倪兰、高艺;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