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事评论
联合早报:恐怖双煞 江湖老大
发布时间: 2015-05-10 浏览次数: 320

成立于1988年的卡伊达,策划多起针对美国的空袭。随着知名领导人奥萨马被击毙后,势力减弱。其分支在叙利亚与“伊斯兰国”组织结盟,攻城掠地。(路透社)

不过是一年前,伊斯兰国横空出世、宣布建国,其崛起之快、为害之烈,震惊世界。随着越来越多恐怖组织宣誓效忠,伊斯兰国有向全球化扩散的趋势。

去年底,卡伊达(“基地组织”)宣布将在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和缅甸设立新分支,将恐怖势力从中亚及非洲往南蔓延,明显是在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学者认为,主要恐怖主义组织之间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模式,是当前恐怖主义活动的重要趋势。

恐怖圣战组织“伊斯兰国”周二宣称,美国得州回教先知穆罕默德漫画赛展场地外的袭击案件,是其“哈里发弟兄与战士”所为。尽管这项说法目前还难以证实,但仍然是伊斯兰国首次宣称在美国本土犯案,其亮剑之快出乎各方预料。

其英国籍成员侯赛因也在推特上留言,声称两人是奉伊斯兰国之命行事。

情报机关还在查证此事,但专家警告,众所周知,好战团体经常宣称犯下其实和他们无关的攻击事件。

白宫发言人厄内斯特表示,奥巴马政府目前不准备正式向国人宣布,伊斯兰国这一极端恐怖组织已经到达美国本土。他说:“我们首先要掌握更多确凿的事实。世界上有一些极端分子,包括同伊斯兰国有关联的极端分子,想要借助社交媒体所给予的机会,扩大其影响力,并且希望同世界各地的有关人士,包括一些在美国境内的人,进行联络。”

有关人员还在调查两名枪手的电子信息。据了解,枪手之一辛浦森发动攻击前,曾在主题标签为“得州攻击”的推文上说:他与同伙已效忠“虔诚信徒的领袖”,隐指伊斯兰国最高领导人巴格达迪。

但反恐专家伯根周五在参议院委员会上表示,与其说枪手奉命行事,不如说他们是在网上受伊斯兰国相关人士洗脑而独自采取行动。

今年初,《沙尔利周刊》事件后,卡伊达组织分支阿拉伯半岛卡伊达和伊斯兰国也试图把恐怖事件往身上揽,或表示为恐袭负责,或对沙尔利再次发出死亡威胁,明显是在努力制造战绩,争夺全球圣战主导权。

伊国组织全球化成“恐怖老大”

一年多前,伊斯兰国横空出世、宣布建国,其崛起之快、为害之烈,震惊世界。它不止是中东最新的恐怖生力军,威胁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安全,还有可能使整个中东的逊尼派和什叶派爆发一场大战。

而随着越来越多恐怖组织宣誓效忠,伊斯兰国渐有向全球扩散的趋势。

伊斯兰国武装俨然已变成恐怖分子中的江湖老大,风头盖过卡伊达等前辈。

评论家认为这应归功于它的两大特点:建国抱负和令其他恐怖组织望尘莫及的吸引西方圣战者的能力。

卡伊达奉行打击远方敌人的信条,其主要目标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于是它遍地开花,在世界各地打游击,疲于奔命。伊斯兰国却号称要建立一个以逊尼派极端主义为主的哈里发,它选择了伊拉克和叙利亚为主战场,集中全力占领和统治真正的地盘,在短短一年多内崛起和壮大,令世界各地圣战组织刮目相看,或表示愿服从其领导,或愿借鉴其经验。

新一代的圣战者也对伊斯兰国抱有更大兴趣。相较于卡伊达,伊斯兰国更擅长运用各种渠道,尤其是社交媒体,宣扬推广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思想,通过对欧美青少年洗脑,蛊惑他们到叙利亚和伊拉克参战,那些无法成行者则留在国内,成为随时待命的本土化恐怖分子。

反恐专家指出,随着全球反恐压力加大,资金监控越来越严,恐怖组织搞大规模行动的难度加大,袭击形态已转向孤狼化,类似得州攻击案枪手的孤狼,其行动更随性,隐蔽性更高,更难以被发现和追踪,对伊斯兰国更有用处。

恐怖组织是相互竞争还是相辅相成?

恐怖主义世界是否已随着伊斯兰国崛起而变成两极化?专家学者有不同看法。

有人认为卡伊达和伊斯兰国都在打造战绩,争夺全球圣战运动的领导权。欧盟反恐协调官戴科乔夫上月警告,为了和伊斯兰国争锋,卡伊达可能在欧美或以色列发动一场惊天动地的攻击,让世界各国知道卡伊达依然不容小觑。

去年底,卡伊达宣布将在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和缅甸设立新分支,将恐怖势力从中亚及非洲往南蔓延,明显是在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中国反恐专家李伟则认为,主要恐怖主义组织之间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模式,是当前恐怖主义活动的重要趋势。他以巴黎袭击事件为例,三名枪手中,带头攻打报社的两兄弟是卡伊达信徒,而攻打犹太超市者则是伊斯兰国信徒。

各大恐怖组织的地盘和效忠对象也不断在整合中,博科圣地在尼日利亚暴力攻击频传,还对邻国发动多起突击,在非洲可说独当一面,却在去年中宣布效忠巴格达迪,并把尼日利亚、喀麦隆和乍得等国并入“伊斯兰哈里发帝国”版图。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好些圣战组织纷纷向伊斯兰国表达忠诚。亲卡伊达的印度尼西亚回教祈祷团领袖阿布峇卡也在狱中叛变,倒向伊斯兰国。

比较过去十多年来的全球主要恐怖组织名单,很有意思。

美国智库列出的当前全球十大恐怖组织名单有伊斯兰国、卡伊达、哈马斯、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黎巴嫩真主党、塔利班、巴基斯坦虔诚军、索马里青年党、博科圣地和真爱尔兰共和军。

十年前的名单则是卡伊达、塔利班、菲律宾阿布沙耶夫组织、哈马斯、真主党、希腊1117日组织、真爱尔兰共和军、库尔德族工人党、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和西班牙巴斯克自由祖国。

伦敦经济与和平研究所去年底发布的《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报告则显示,伊斯兰国、博科圣地、卡伊达和塔利班四大恐怖组织制造的恐怖袭击最多。

才十年光景,十大名单上的恐怖组织换掉一半,变化不可谓不大。

回想阿拉伯之春发生时,西方尤其是美国一片赞好,现在却要面对更具规模、更激进的恐怖组织挑战。

伊斯兰国崛起迫使美国开始与叙利亚和伊朗接触,但如是权宜之计留下后患,从九一一起,美国的反恐战略就夹带私货,凡是不利于西方国家的就定性为恐怖组织,对有利于西方的恐怖组织则眼闭眼开,搞得国际反恐斗争越反越恐。

随着恐怖分子本土化、孤狼化和恐怖组织善用社交媒介,恐怖袭击将让各国更加防不胜防。

(作者:陈列)

来源: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