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不断快速发展,美国等西方国家极不情愿看到中国的快速发展,采取一系列措施,围堵中国。
在安全上,美国积极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在中国周边地区设子布局,强化军事联盟。积极介入东亚安全事务,鼓励或唆使个别国家在领土海洋争议中不断挑衅中国。在安全事务中制衡和削弱中国的影响力。美国试图在亚洲打造一个体现美国主导地位的亚太区域安全与经济架构,这与中国的发展战略构成了一定的矛盾。
尽管奥巴马政府遭受2014年中期竞选的惨败,亚洲仍然是对美国利益最重要的地区,大多数亚洲专家支援奥巴马政府“转向”或“再平衡”到亚太地区的目标。
在经济上,美国积极推动建立由其主导的亚太合作,推进TPP进程,加大“美国—东盟扩大经济合作倡议”的推动力度,不断扩大与东亚经济体的合作。在中亚方向,美国主导“新丝绸之路”计划,大力介入地区事务。
美国在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地区频频指责中国主导的合作专案存在环境、生态等方面的问题,不断制造障碍,以牵制中国。同时形成对中国的竞争态势,逐步使中国在经济合作中边缘化,从而在经济事务中制衡中国。
具体而言,美国从周边入手,积极采取各种战略手段,破坏乃至遏制中国的崛起。
首先,在欧洲,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搞乱乌克兰。美国成为了这场内乱的最大赢家,使得欧洲重新分裂,中国的高铁计划和农业开发暂时停顿。更为重要的是,美国搞乱乌克兰,从而直接打击了中国的武器进口。因为乌克兰近年来积极发展与中国的军事技术合作,尤其在海军技术领域,军事航空兵领域以及发动机领域,乌克兰具有很高的技术优势,加上乌克兰急需资金发展国内经济。乌克兰近年来成为中国极其热情的一个武器出口国。但美国非常不愿意看到中国军事力量的强大,更不会看到中国与乌克兰之间如此热烈的军事合作。因而,表面上是在乌克兰发生内乱,实质上是欲阻断中国从乌克兰进口高科技军事装备。这是美国搞乱乌克兰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但国际社会却忽视了这一点。
其次,美国从中横加干涉以色列重新恢复对中国的武器销售。以色列拟向中国出售极具攻击型的“哈比”无人驾驶侦察机,拟定对以色列采取一系列军事制裁措施,要求以色列提供近几年60多宗对华军售的交易详情,美国还宣布停止以色列空军参与新一代F-35联合战斗机的研制计划。两国军方间高层交流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第三、美国等国家利用经济上的优势,操控国际油价,重创了俄罗斯的经济,导致俄罗斯货币持续贬值。众所周知,俄罗斯经济主要依靠能源出口,国际油价持续下跌,致使俄罗斯的经济雪上加霜。在乌克兰问题上,美、俄两国在制裁与反制裁间频频“亮剑”,危机重重。美国的一连串动作,严重打击了普京力图恢复俄罗斯世界大国形象的努力。近年来,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渐入佳境,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中共同利益趋多,在经济上的互补性不断增强。两国在互利互惠基础上不断深化合作,已发展成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美国介入东北亚事务并意图制约中国在俄罗斯的影响力,分化中、俄关系,从而达到其战略上继续主导东北亚事务的目的。
第四、在南亚地区,美国积极主动发展对印度的关系。美国利用印度欲发展为世界“有声有色”大国的战略需求和印度对中国崛起的战略疑虑,不断拉拢印度,力图将印度打造成为“印太”地区牵制中国崛起的一枚重要的棋子。而印度近年来积极发展与东南亚、中亚及南亚其他国家的关系,不断扩大影响力。近年来,印度陆续强化与越南、缅甸、日本、印尼的双边关系,并积极与东盟深化合作。印度加强与“印太”地区各国关系与能源合作,与中国形成了竞争关系。
在中国新一轮发展战略进程下,中国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暗中破坏保持高度的警觉,尽早制定本国特色的安全大战略及其目标,积极采取灵活但务实的措施,不断加强与周边国家全方位的战略合作,稳固已有的战略支点国家,并建立新的战略支点,从各个方向完成中国的战略布局。同时,与美国保持良性战略沟通,扩大共同利益、增进共识,以减少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破坏程度。在中国的国家关键利益上应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坚决的斗争,以维护国家利益,实现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评论员:胡志勇)
来源:中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