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  时事评论
亚洲时报在线:俄罗斯和伊朗关系面临挑战的时刻
发布时间: 2015-05-21 浏览次数: 29

伊朗融入国际社会将大大影响其与俄罗斯的关系。两个地区大国间的关系在跨越数个地区和许多“热点”的一张巨幅画布上铺开,从中亚、里海和高加索一路延伸至波斯湾和中东以及印度洋。

俄伊关系历来波折不断,尽管双方对此装作满不在乎,但下面暗流汹涌。俄罗斯专家对上周四伊朗与世界大国在洛桑达成的框架协议泼冷水,质疑美国贝拉克·奥巴马总统挺过国会中即将到来的风暴、按计划在今年6 月底前与伊朗签完最终协议的能力,这些动作既可以视为对美国政治现实的清醒评估,也可以视为提醒德黑兰小心前面陷阱的信息,同时也是表明俄罗斯依然至关重要的一个微妙暗示。

俄罗斯说出的与伊朗有关的每句话几乎都有双重含义———内在含义和相对含义。这种缺乏透明度的现象可以追溯至美国和俄罗斯关系重启的巅峰期。

2010年前后,莫斯科积极与奥巴马政府合作,以制裁措施对伊朗施压,同时帮助奥巴马政府积累史无前例的国际压力以孤立伊朗。俄罗斯还以各种借口拖延布什尔核电站的修建进程;而最伤感情的是,迫于美国的压力,莫斯科在美国公开扬言要进攻伊朗的关键时刻停止履行向伊朗出售S300 防空系统的军事协议。

美俄关系重启给俄罗斯和伊朗的关系造成的附带损害不小。重修旧好需要双方付出坚决的努力。

讽刺的是,俄罗斯拒绝了意识形态最为接近莫斯科今天世界观的伊朗总统的友好表示,大家今天却要求莫斯科与大概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35 年历史上最“心向西方”的政府打交道。而这一切就发生在俄罗斯自己与西方关系处于冷战结束以来最低点的时刻。

说这一句足矣:俄罗斯和伊朗外交政策的轨迹最近一直在背道而驰,这对两国外交官调和这一矛盾构成了挑战。两国关系需要领导人级别的关注。

在许多方面,伊俄关系在未来这段时间内的轨迹将反映出在史无前例没有制裁的环境中摆在伊朗面前的外交政策选项,在上述环境中德黑兰享有1979 年伊斯兰革命以来前所未有的回旋空间和自由。

说是这么说,对俄罗斯外交人员而言,伊朗绝非一个陌生的国家。此外,在当前的地区和世界政治中,一些客观因素在发挥作用,俄罗斯外交人员会对其加以利用,这一点是靠得住的。

在洛桑达成框架协议的新闻爆出后,俄罗斯赶紧发出信号,表示一旦联合国撤销禁止向伊朗销售武器的禁令,莫斯科会重新履行向伊朗提供S300 反弹道导弹系统的合同。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今年1 月访问德黑兰是个重要的开端,预料到美伊即将达成核协议,借此重启俄伊两国间的军事合作相当富有远见。

在俄罗斯看来,即便伊朗融入国际社会,西方大国开始向伊朗提供武器仍是不可思议的想法。许多因素阻碍了事态向这一方向发展,包括西方国家和海湾阿拉伯国家间长久的关系以及以色列对向伊朗转让军事技术的敏感态度。相反,俄罗斯将自己定位为向伊朗提供军事技术的可靠来源。

为了吸引实现经济现代化和促进贸易和投资所需的尖端技术,伊朗将优先考虑与西方的关系。众所周知,伊朗中产阶级、技术专家和商界青睐西方伙伴。西方的“软实力”尤其是美国“软实力”的吸引力能将伊朗城市精英一网打尽。但是,西方国家不会轻易转让高级技术。他们宁可在伊朗庞大的市场中出售自己的产品(石油产业是个例外)。这就是俄罗斯横插一脚的地方。

俄罗斯的优势在于,它能填补军事合作或核能等领域的合作伙伴这一重要角色空缺。事实上,对像伊朗这样雄心勃勃的国家来说,只要它一直寻求“战略自主”且它独立的外交政策不会刺激俄罗斯在战略上的算计,那俄罗斯就是“天然的盟友”。

意味深长的是,伊朗最高领袖的外交政策助手阿里·阿克巴尔·韦拉亚提今年2 月初以伊朗总统特使的身份访问莫斯科,得到了弗拉基米尔·普京总统的接待。几十年来,对莫斯科来说,韦拉亚提一直是一个可信的对话者。韦拉亚提是伊朗任职时间最长的外交部长(1981 年—1997 年),外界恰当地称其为“一窥伊朗最高领袖外交政策的窗口”。

韦拉亚提是世界政治多极化和建立伊朗—俄罗斯—中国轴心来对抗美国全球霸主地位的坚定信徒。因此,在确定伊朗外交政策轨迹的关键时刻,让他成为代表伊朗与克里姆林宫对话的人是极为有趣的事。德黑兰向克里姆林宫发出了欲大力团结俄罗斯的最令人信服的信号。

伊朗为何在还有西方接纳它的时候对“B”团队感兴趣?首先,核协议并不意味着伊斯兰革命的理想已成为历史。西方评论员谈到哈桑·鲁哈尼总统的口气就好像他是一个持矛向伊斯兰政权要塞冲刺的异见分子。可是,鲁哈尼和他的前任一样都是革命后代。伊朗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与西方接触的新机会,那就必然要进行微调。不管怎么说,我们在伊朗外交政策中还是看到了深深的连贯性。

其次,伊朗不能幻想核问题意味着与美国的紧张关系出现缓和甚至全面正常化。美国无疑会继续找伊朗革命理想的茬,斥其具有破坏性,也会继续提防伊朗作为地区大国的野心。

问题的核心在于,与伊朗达成协议并不意味着美国准备抛弃自己在该地区的传统盟友。一旦伊朗摆脱制裁措施的束缚,美国的盟友会对伊朗的潜力产生担忧,美国毫无疑问会充分考虑盟友的担忧。

伊朗方面也会料到,一旦与伊朗谈妥协议,美国会立即将注意力转向为其传统盟友提供新的安全保证和合作形式。毫无疑问,奥巴马政府将不计一切代价支持焦虑的朋友,相应的,这可能甚至需要向伊朗施压让它表现得克制些。

总的来说,伊朗不与俄罗斯达成战略协议是不行的。韦拉亚提出访莫斯科的任务目标是修补与俄罗斯的战略关系,使其与伊朗作为“正常国家”突然出现的关注点协调起来。俄罗斯和中国将加快吸纳伊朗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步伐,这种可能性很高。

(作者:M·K·巴德拉库马尔,前印度外交官)

来源:瞭望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