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期,一度被判断为“由攻转守”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大举反扑,不仅占据了约一半的叙利亚领土,而且攻陷了距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仅100公里的重镇拉马迪。“伊斯兰国”极端组织为何能大幅反弹,卷土重来?
昨日,海峡导报邀请中东问题研究权威专家、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李伟建进行深入解析。
『战况』伊拉克、叙利亚重镇接连失陷
近段时间,极端武装“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大举反扑。
5月17日,“伊斯兰国”宣称,全面攻占伊拉克西部重镇拉马迪。拉马迪距离首都巴格达仅约100公里。
5月21日,“伊斯兰国”宣称,全面占领了叙利亚古城台德穆尔。台德穆尔位于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东北大约210公里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地。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李伟建昨日在接受海峡导报专访时表示,拉马迪的失陷,是伊拉克政府军去年夏季开始全面反攻以来遭遇的最大失败,已经对巴格达的安全构成一定威胁。“此前‘伊斯兰国’活跃和控制的叙利亚领土基本上是人烟稀少的地方,台德穆尔是其首次直接从叙利亚政府军手中夺取一座城市。占领台德穆尔后,‘伊斯兰国’已控制叙利亚约半数的领土。”李伟建说。
『分析』六大原因致极端武装连连得手
对于“伊斯兰国”极端武装为何能在这一波攻势中连连得手,李伟建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美国及其中东盟友对“伊斯兰国”武装的空中打击效果欠佳。
二、“伊斯兰国”的生存能力超出意料。其具备有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对其控制区域的管理能力。该组织通过控制油田贩卖石油、海外募捐、收取绑架赎金和在其控制区“征税”等手段积累了大量资金,具有较强的“造血”能力。
三、“伊斯兰国”武装的战斗力不弱。其武装力量的“骨干”不少是当年萨达姆麾下的军官,具有训练部队和指挥作战的丰富经验。
四、教派斗争给了“伊斯兰国”可趁之机。萨达姆政权倒台以来,逊尼派一直受到什叶派主导的政府打压。“伊斯兰国”本身是一个逊尼派极端组织,拉马迪所在的安巴尔省等地区是逊尼派民众的聚居地。他们对“伊斯兰国”并没有进行强有力的抵抗。
五、人心不齐。美国不愿派出地面部队,而沙特等美国在中东的盟友在打击“伊斯兰国”上也是出工不出力,都指望“伊斯兰国”成为消耗自己地区对手(主要是伊朗和叙利亚)实力的工具。
六、沙特发动对也门战事,分散了美国及其中东盟友对“伊斯兰国”的关注和打击力度。
『预测』美不会派大规模地面部队
不过,李伟建指出,尽管美国国内有部分共和党议员和媒体呼吁奥巴马派出地面部队打击“伊斯兰国”,但实现的可能性很小。
“派出地面部队在白宫的考虑范围内,但短期内,美国派出大规模地面部队去剿灭‘伊斯兰国’的可能性很小。除非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被攻陷。”李伟建说,美国除了加强空袭之外,有可能派出少量的精锐特种部队进入伊拉克协助政府军打击极端武装。此外,美国也会考虑借助什叶派执政的伊朗和叙利亚的力量去对付“伊斯兰国”极端武装。
(记者:李效伟)
来源: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