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于26日开始的伊核问题新一轮谈判两天来鲜见报道。28日零点,一条伊朗和六国26日在维也纳举行了专家级会谈的消息见诸人民网。此前一天,路透社和部分美国媒体网站上也出现了有关这轮会谈的相同外围报道,称六国中的法、德、英驻美大使均表示对预定于六月底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不乐观。
本轮谈判是副外长级和专家级。半官方的伊朗Tasnim通讯社27日报道说,当天抵达维也纳的伊朗谈判代表、副外长阿拉克齐说,与六国的谈判将会继续进行,但可能会超出规定的6月30日最后期限,因为伊朗需要的是一份好的协议,所以“不受时间的限制。”本轮谈判预计将持续至29日。
报道称,伊朗方面和欧盟对外行动署副秘书长施密特将会在本轮谈判中就所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商谈,各方的谈判代表28日将加入进来。自今年4月2日,伊朗和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在瑞士洛桑达成框架性解决方案以来,双方都在努力于6月30日期限前达成伊核问题最终协议。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郭宪纲认为,在期限到来之前谈成的可能性“只有50%”。美国和伊朗都有达成协议的意愿是此前伊核问题能在洛桑达成框架协议的基础,伊朗是因为经济困难需要谈,美国也希望通过谈判限制伊朗的核发展。但双方面临的阻力也很大,伊朗国内的保守派是反对的,而控制了美国国会的共和党也反对。
“症结是伊朗要求一旦达成协议,美国立即取消对伊朗的制裁,但美国要看伊朗的表现,只能逐步地取消。而且在法律上,美国国会批准的程序复杂,需要一个过程。”郭宪纲说,共和党本来就不同意这个协议,所以肯定会在解除制裁上设置很多障碍,但时间一长,伊朗就不干了。因此即使达成协议,中间翻盘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伊朗很可能因为美国没有及时解除制裁而反悔。
伊朗和伊核问题六国2013年11月达成阶段性协议,伊朗同意在2014年7月20日前就其核计划作出妥协,西方国家则相应减轻对伊制裁,各方同时寻求通过谈判达成全面协议。由于分歧严重,各方将谈判期限延长至2014年11月24日,后又推迟至今年6月30日。
郭宪纲表示,从长远来看,要彻底解决伊核问题,就必须在整个中东地区实现无核化,目前距离这一目标还十分遥远。因为伊朗保留自己发展核技术权利的基本诉求不会改变,而其未来转变成发展核武器也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此外,埃及和沙特也有发展核技术或购买核武的考虑,皆是因为以色列,以色列拥有核武是不公开的秘密。
(记者:黎萌)
来源: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