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世界及其周边陷入了暴力陷阱。利比亚、叙利亚、也门和伊拉克的战事以及伊斯兰国等组织的烧杀抢掠,正在摧毁确保长期政治稳定所必须的经济链条。事实上,最近的暴力潮改写了中东地区的经济边界,造成了名副其实的贸易冲击,其真正的规模和影响却尚未被大部分人所认识。
虽然武装集团的分芽繁殖让国界因为冲突而漏洞重重,但贸易却变得更加困难了。黎凡特的状况尤其令人触目惊心。黎凡特良好的交通状况和贸易改革曾经强化了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和叙利亚之间的经济联系。
曾经,这些国家之间的平均贸易规模要大于其他阿拉伯国家之间,但如今因为暴力的升级,贸易已经崩溃。特别是叙利亚边境的关闭破坏了地区贸易——连接大黎凡特地区、波斯湾国家和土耳其的一条关键路径被关闭。不为人所注意的受害者包括依靠出口生存的黎巴嫩苹果种植者。2011年以来,黎巴嫩几乎失去了全部约旦、伊拉克和波斯湾出口市场。
随着约旦与叙利亚最后一段边界的关闭,约旦也面临着类似的命运。伊拉克和叙利亚是约旦的主要出口市场,边界关闭对约旦农民和制造商来说是一场经济灾难。约旦北部的农场实际已与叙利亚完全分离,无法再向叙利亚出售产品。
土耳其与黎凡特和阿拉伯半岛蒸蒸日上的贸易联系也受到了影响。五年前,叙利亚北部边陲城镇享受着土耳其高速经济增长的红利。如今它们事实上已经关闭。2010年以来,土耳其的叙利亚进口额下降了74%。
中东区急切地需要新的贸易机会以解决失业;然而,它们获得的却是贸易转移。土耳其出口改走其他路径,如苏伊士运河,绕过冲突区。世界银行的最新研究估计,在叙利亚内战头三年,大黎凡特地区损失近350亿美元(约472新元)。
该地区政治经济的后果是深远的。支持地区贸易的选区,不管多么微不足道,都因为冲突而边缘化。比如,叙利亚和约旦最后一段边界的关闭,意味着沿线的繁荣自由贸易区正在面临瓦解。仓库和工厂——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投资——正被拆除,临近社区面临大规模失业和经济快速衰退的前景。
这给决策者造成了一个根本性困境。冲突破坏了地方经济链条,打破了完善的供应链,还毁掉了和平和繁荣的社会秩序的建立基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 North)指出,长期冲突解决方案常常需要经久的经济关系,而这种关系最好通过专业化和贸易培养。其中的逻辑动态很容易理解:稠密的经济网络和多边交换关系增加了暴力冲突的成本,为行动方提供了巨大的激励偏向和平方案。
因此,要在中东地区建立和维持稳定的新政治秩序,就必须建立新的经济秩序。现在看来,中东冲突不断,这一情景似乎是一个遥远的梦。但无情的生存逻辑已经推动该地区的许多人走向与周边合作解决水、能源和贸易等问题。
比如,在库尔德斯坦,当局抛下政治、意识形态和历史恩怨,与伊拉克中央政府、伊朗和土耳其进行合作。同样的,经济自利迫使南苏丹与苏丹进行合作。2011年,南苏丹通过残酷的内战从苏丹脱离并独立。
在当今动荡的中东,经济合作不再是一个选择问题,而是一件必须做的事。众所周知,经济合作和政治稳定关系密切,这一关系是走出当前困境的关键。忽略这一点只能带来持续的暴力和分裂。
(作者:阿迪尔·马利克(Adeel Malik),牛津大学穆斯林社会经济国际学者;巴塞姆·阿瓦达拉(Bassem Awadallah),前约旦财政部长,Tomoh顾问公司总裁。英文原题:Escaping the Middle East' s Violence Trap,英文原题:Escaping the Middle East' s Violence Trap)
来源: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