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叙利亚苏韦达省的德鲁兹社区陷入一场血腥冲突,这场因偶发暴力事件引发的危机,不仅暴露了叙利亚战后转型期的深层矛盾,更将以色列等外部势力卷入其中,使地区局势愈发复杂。
本轮冲突始于一场部族纷争。7月13日,叙利亚境内一名德鲁兹人据称遭到逊尼派贝都因部落成员绑架,引发德鲁兹民兵和贝都因武装分子在叙利亚南部的血战。冲突迅速引来叙利亚沙拉政府的干预,但叙政府被指对德鲁兹人采取了不公平的打压措施。这让以色列的德鲁兹人坐不住了,他们强闯叙以边境,试图支援同胞。
借着国内德鲁兹社群的介入呼声,以色列出手了。7月15日起,内塔尼亚胡政府打着“拯救兄弟”的旗号,开始袭击叙利亚南部、“总统府”附近地区和“总参谋部”大楼。一场叙利亚内部的冲突由此演变为叙利亚和以色列之间的军事交锋。
以色列的算盘
对内塔尼亚胡而言,打击叙利亚可谓是一石三鸟。
其一,借此争取以色列国内德鲁兹人的选票。2018年通过的《民族国家法》将以色列定义为“犹太民族的国家”,这在德鲁兹社群中引发了强烈不满。多数德鲁兹人认为该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犹太民族的优先地位,忽视甚至否定了德鲁兹等少数族裔的平等权利,因此他们不愿支持力推此法的利库德集团。对即将面临2026年大选的内塔尼亚胡而言,拉拢德鲁兹人已成为当前一项关键的政治任务。
其二,施压叙利亚在和平谈判中让步。近期在美国主导下,叙利亚与以色列已开始了多轮秘密谈判。关于叙利亚将加入《亚伯拉罕协议》,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的传闻不绝于耳。不过,关于戈兰高地归属、以色列在叙利亚南部的驻军等核心问题,双方依然无解。此次以色列直捣叙利亚核心部门,除了维护德鲁兹人,也有彰显绝对实力、威慑和施压叙利亚在谈判桌上妥协的考虑。
其三,借干预教派冲突扩大在叙利亚影响力。代理人战争是中东常见的游戏,过去叙利亚阿萨德政府曾借支持什叶派组织阿迈勒运动而介入黎巴嫩内战。如今,以色列又将同样的套路用在叙利亚身上。对以色列而言,在叙利亚南部建立军事缓冲区是它巩固自身安全的手段,叙利亚维持衰弱、分散的局面对它最有利。
停火协议是战事结束还是开始?
虽然以色列不惮让中东陷入战火,但这却与美国稳定中东、减轻负担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对美国而言,德鲁兹危机堪称“计划外的麻烦”。在美国的敦促下,以色列与叙利亚沙拉政府实现停火,叙政府军宣布撤出南部地区。之后,以色列又默许沙拉政府部队有限部署在苏韦达省,以调停部族冲突。截至7月21日,各方都已宣布暂停敌对行动,局势似乎重回平静。
然而停火协议只是各方势力的暂时妥协。这场危机背后的教派矛盾、权力重构、外部势力干预问题并没有被彻底解决。叙利亚政府试图通过军事整编整合地方武装,但却面临有心无力的困境,其境内130支民兵仅部分加入政府军,德鲁兹、库尔德武装追求自治,阿拉维派不甘失败,贝都因部落等势力不受约束,极端宗教分子蠢蠢欲动。以色列的介入虽暂时取得战术胜利,却使自身陷入战略困境:不仅与美国分歧暴露,而且引发了地区国家对它军事野心不断扩大的担忧。对国际社会而言,本次冲突凸显了中东代理人战争的螺旋困境,教派冲突的每一次爆发、外部势力的每一次干预,都在为下一场危机埋下伏笔。
(高婉莹,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