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能源问题,俄罗斯和欧盟各有各的烦恼:欧盟不愿意再过多依赖俄罗斯,但现阶段,又不得不依赖后者的管道天然气;对俄罗斯而言,虽然一直高调强调“向东走”,但同样的,短期内,其最大的客户仍是欧洲。或许最终结果还是应了那句老话:“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Turkish Stream(土耳其流),对很多人而言,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更直白地说,很多人还会把“土耳其流”误解为一种气象名词。实际上,这是俄罗斯和土耳其的天然气管道项目。
根据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俄气”)和土耳其国有天然气公司Botas签订的谅解备忘录,通过“土耳其流”,俄罗斯的天然气可经过黑海直接输送至土耳其。
然而,站在战略角度,这显然不是一根普通的管道这么简单。因为,围绕“土耳其流”,俄罗斯正把想象空间扩大,并直接触到了与之“若即若离”的欧盟痛处。
牵头新项目
日前,俄新社援引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的话称,“土耳其流”天然气管道项目十分宏大,须在严格的法律基础之上修建此管道。
“俄土领导人已就修建此管道达成一致意见。就像所有的商业项目一样,此项目虽然存在风险,但由于取得一致意见后才实施此项目,因此一切工作将会顺利进行。”梅德韦杰夫说。
紧接着,俄罗斯卫星网又报道称,伊朗国家天然气公司代表Azizollah Ramezani表示,对伊朗的制裁解除后,“伊方或可通过俄罗斯当前正在设计的‘土耳其流’管道将本国天然气输往欧洲”。
Ramezani在国际天然气大会期间表示:“在共同的经营领域,如天然气管道方面,可以交换经验技术。又比如,天然气运输方面,可就输送系统和监测系统交换信息。未来,说不定伊朗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和俄罗斯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可以联合起来,一起向欧洲供气。”
Ramezani又强调,虽然在某个阶段,伊朗的天然气或可借由“土耳其流”输送,“但围绕此问题还未开展任何谈判”。
在政治分析人士看来,伊朗的表态可能并非空穴来风。须知,没有强势的俄罗斯同意,伊朗根本不可能作出上述暗示性的表态。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未明确表态”的伊朗,俄罗斯还拉拢了希腊这个深陷破产危机的欧盟成员国。
美国CNBC此前援引希腊政府官员的话报道称,“俄罗斯正考虑立即向希腊预付一笔资金,作为希腊帮助俄罗斯运输天然气的利润。”CNBC特别强调,俄罗斯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的“土耳其流”将经过希腊。
与上述消息相呼应,希腊生产、环境和能源部长Panagiotis Lafazanis近日表示,希腊目前正在筹备,可能申请加入金砖银行,且“目前已获得俄罗斯的支持”。
“在与俄罗斯副财长Sergey Storchak会面后,我们确保了俄罗斯对于希腊加入金砖银行的关键性支持。”Lafazanis称。
无论是伊朗、希腊,还是土耳其,这三个国家,个个都是,或曾是欧盟的“痛点”。比如,欧盟不断警惕希腊与俄罗斯的关系,也强调,作为欧盟成员国,土耳其不该与俄罗斯“走得太近”。
不过,欧盟并没有坐以待毙。在天然气问题上,欧盟深知俄罗斯的威力,通过以往的“断供”风波,其不仅锻炼出了熟练应对此事的“口径”,更在加紧引入其他能源供应商,以打破能源供应太过单一的格局。
华尔街见闻稍早前的消息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挪威向西欧出口292亿立方米天然气,一举超越俄罗斯的202.9亿立方米成为西欧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在华尔街见闻看来,“这表明欧盟降低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努力已经取得成效。”
那么,围绕“土耳其流”项目和欧盟的天然气供应,双方下一步会怎么走?俄罗斯真能完全拉拢希腊和伊朗?欧盟又是否真的摆脱俄罗斯能源?
一笑泯恩仇?
俄罗斯、伊朗和土耳其,把这3个国家放在一起,外界会想到什么?
以史为鉴。有观点称,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的关系,“一直都很微妙”。
一种说法是,现代的土耳其、俄罗斯及伊朗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文化、历史和宗教根源,这些根源造就了欧亚及中亚地区几个世纪以来的地缘政治。“16世纪至20世纪期间,土耳其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扩张政策造成了黑海沿岸的紧张局势和数十次的战争,土耳其支持高加索地区的突厥人和穆斯林的政治诉求,俄罗斯则帮助土耳其境内的斯拉夫人和基督教少数族群反抗土耳其的统治”。《环球视野》早前引述“斯蒂芬·J·弗拉纳根”的文章称,土耳其、俄罗斯以及伊朗三国间复杂而敌对的相互作用在中东、高加索以及中亚地区逐渐形成地区性的动荡,“这三对双边关系的联结影响着各自与另外两国及美国的双边关系”。
一个例子是,土耳其之前与俄罗斯及伊朗的合作关系因对叙利亚内战等截然不同的政策而变得紧张。
还有观点认为,俄罗斯自建国以来,一直四处寻找出海口,而土耳其是俄在黑海方向的主要对手。“俄罗斯不仅试图控制黑海,甚至希望消灭土耳其直接进入地中海,围绕黑海、克里米亚半岛的控制权战争不断。二战后,土耳其更是投靠美国,允许美在其国土建导弹发射井。俄土两国可以说是生死仇家,从古至今从未处于真正的友好状态。”上述观点称,同样,政变上台的伊朗巴列维王朝原在美国扶持之下,曾是反苏的前哨阵地。1978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与美国转为敌对状态,转而投靠前苏联,至今与俄关系密切。
而如今,一个能源项目,巧妙地将这3个国家结合在了一起。在“土耳其流”计划中,这条管线由俄罗斯跨越黑海直达土耳其,预计天然气年输送量可达630亿立方米。
伊朗很积极
对于“土耳其流”项目,俄罗斯一直在稳步向前推进。5月7日,俄气总裁阿莱克谢·米勒与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资源部长伊尔迪兹在会晤期间商定,“土耳其流”天然气管道将于2016年12月投入使用并开始供气。
早在2014年底,俄土双方企业就签署了“土耳其流”天然气管道项目备忘录,计划修建年输气能力630亿立方米的跨黑海天然气管道。其中,500亿立方米将被输送至位于土耳其和希腊边境的新天然气枢纽。
6月3日,俄罗斯卫星网报道称,Ramezani在巴黎举行的天然气峰会上表示,伊朗未来可能会向欧洲输送天然气,“可能也会使用跟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一样的管道”。
与此同时,Ramezani说,除了“土耳其流”外,伊朗也在考虑其他几条输气管道路线。伊朗将统筹每条路线的规格及成本效益。但他也强调,“所有这一切都将是建立在国际社会对伊朗制裁取消的基础上。”事实上,近几个月来,伊朗曾多次表示,在西方对伊朗的制裁解除后,伊朗将参与到地区及国际天然气项目中。
6月4日,阿塞拜疆能源部长阿利耶夫在一次会议上表示,伊朗或加入阿塞拜疆的“跨安纳托利亚天然气管道”项目(下称“Tanap项目”)。
阿利耶夫表示,“伊朗对与阿塞拜疆的合作很感兴趣,并且有着丰富的能源资源,能够在保障欧洲能源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伊朗很有可能参与由阿塞拜疆实施的Tanap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战略地位的认知上,俄罗斯一直将阿塞拜疆视为“自己人”,且不允许西方势力干预这一地区。
因此,有分析人士猜测,一旦伊朗取消制裁,俄罗斯或将真的帮助伊朗在自己的“土耳其流”项目和Tanap项目上分一杯羹。且从外交角度看,伊朗官员不会基于任何不切实际的需要,随意对外“放风”。
数据显示,伊朗完全有能力成为全球市场又一个大型天然气供应国。目前,伊朗是全球第二大天然气储备国,仅次于俄罗斯。巧妙的是,伊朗曾放低自己的姿态,迎合俄罗斯的需求——俄罗斯塔斯社去年10月报道称,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对俄电视台Rossiya 1表示,“如对伊朗的制裁取消,伊朗并不准备取代俄罗斯成为重要的天然气供应国。”
希腊成关键
拉拢伊朗可能是俄罗斯能源对欧布局的一步,就目前看,俄罗斯已先行另两着“棋”——放弃“南溪”天然气项目,并拉拢希腊。
2014年1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访问安卡拉期间,突然宣布放弃价值几十亿欧元的南溪天然气管线建设项目。
“保加利亚受欧盟胁迫至今未发放该管线在其海底施工的许可。”普京强硬表态,“如果欧洲不想建成它,那就不建。俄罗斯能源可以进入其他市场。”
资料显示,南溪天然气管线于2012年开工,原计划2016年建成,总长2400公里,可绕道乌克兰从南部进入欧洲,由俄气负责全线建设。建成后,俄罗斯每年经由黑海可向欧盟市场输送630亿立方米天然气。由于乌克兰危机升级,管线过境国保加利亚屈服于欧盟和美国的压力,宣布暂停南线工程建设,以至于该项目成为欧俄角力的牺牲品。
放弃“南溪”后,俄罗斯就着力于“土耳其流”。5月7日,普京致电希腊总理齐普拉斯,重申“土耳其线”经希腊建设事宜。希腊也对该项目持欢迎态度。
而此前,有媒体引述希腊政府两名消息人士的话称,俄罗斯正在考虑就“土耳其流”管道延伸项目向希腊预付利润。
“希腊若加入该天然气项目,俄罗斯天然气便可以通过土耳其借道希腊输入欧洲,希腊或因此获得俄罗斯天然气价格折扣。但管道拓展事宜尚未最终决定。”该消息人士称,俄罗斯尚未决定给予希腊天然气价格折扣。
消息人士称,希腊将在输气管道开始运营后偿还俄罗斯的预付款。另一位消息人士估计,希腊每年能从参与“土耳其流”管道延伸项目中获取约5亿欧元利润,并指出,预付利润金额取决于俄罗斯。
不止如此。一位希腊官员在接受希腊媒体采访时表示,希腊政府无条件支持经希腊铺设输送俄天然气的管道,双方已经并且还将继续实施该项目。“它有益于希腊人民,有助于支持该地区和欧洲的能源安全”。
俄《生意人报》评述称,希腊没有理由拒绝“土耳其流”,新管道将成就希腊,使其成为俄气绕过乌克兰对欧供气的重要一环。
“在一定程度上说,希腊的态度决定了‘土耳其流’的命运。”《生意人报》称,“俄罗斯还将为希腊管道建设融资,这是后者目前急需的。希腊徘徊在俄美之间,小心处理与双方的关系。”
美欧使绊子
而在一些政治分析人士看来,俄罗斯的上述行动或多或少是在针对欧盟。
俄气总裁米勒早些时候在与欧盟委员会主管能源事务的副主席谢夫乔维奇会务后直言:“‘南溪’项目现已关闭。‘土耳其流’输气管道是惟一一条能为欧洲输送630亿立方米俄罗斯天然气的线路。”
“目前,俄天然气通过乌克兰向欧洲输送,没有别的方案。我们的欧洲伙伴已了解该情况,他们面临的任务是在土耳其和希腊边境建造必须的输气基础设施。”米勒直言。
对于俄罗斯的行动,欧盟自然“看不下去”,而“全球事务都会管”的美国当然也不会视而不见。
据报道,就在普京与齐普拉斯通话的第二天,美国国务院国际能源事务特使阿莫斯·霍克斯坦抵达雅典,在与希腊能源部长帕纳约蒂斯·拉法赞尼斯会谈时公开表示,美国反对铺设新的、代替“南溪”的天然气管道,将俄罗斯天然气运往欧洲,“希腊应该降低对俄天然气的依赖”。
此前,还有消息称,美国驻希腊大使David Pierce曾明确表态,希腊参与“土耳其线”不利于能源来源多元化,不能长期满足希腊的能源需求,还将受到俄罗斯制衡。他建议希腊支持跨亚得里亚管道(TAP)建设以及扩大利用液化天然气(LNG),提高希腊和欧盟的能源安全,降低对单一气源的依赖,以及消费者成本。
霍克斯坦称:“多元化是保证能源供应安全的最好方法,这意味着获得俄罗斯以外的气源,应该引入竞争。新来源、新供应、新路线,这需要多国合作。”
当然,欧盟的行动来得更直接一点——进一步实现能源多元化。
华尔街见闻日前引述欧盟执委会的话称,“就2014年全年来看,俄罗斯仍是欧盟的主要天然气供应国,但俄罗斯天然气占欧盟天然气进口的份额从43%降至42%,俄罗斯对欧盟的天然气出口量减少超过10%。”
挪威国有天然气运营商Gassco的数据显示,挪威今年第一季度向西欧出口了292亿立方米天然气。来自俄气的数据显示,俄罗斯第一季度向西欧出口202.9亿立方米天然气。
数据还显示,挪威赶超俄罗斯的趋势始于2014年第四季度。Gassco和俄气的数据分别显示,2014年第四季度,西欧分别从挪威和俄罗斯进口了295亿立方米和198亿立方米天然气。
据称,这是自2012年以来,挪威对西欧天然气出口首次超过俄罗斯。
利益永为先
可以说,面对能源问题,俄罗斯和欧盟各有各的烦恼。一方面,俄罗斯深知,伊朗还未真正摆脱制裁,以此来补充自己的实力,短期可能还有疑问。同样的,如何平衡好土耳其、希腊与自己的关系,还值得思考。尤其是,土耳其和希腊一直以来也“不太对眼”。
另一方面,对于欧盟来说,怎么摆平欧盟成员国与俄罗斯错综复杂的关系,又怎么说服成员国一致行动,同样存在疑问。有媒体曾指出,在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上,由于牵扯各方利益,欧盟内部已“四分五裂”。
路透社报道称,欧盟外长5月29日就制裁俄罗斯的新草案表决,草案拟把针对数名乌克兰和俄罗斯个人及企业的资产冻结和旅游禁令延长6个月至2015年底;此外,还把更多个人和企业纳入制裁名单。
但希腊总理齐普拉斯在声明中说,欧盟发出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的声明,事前未征得希腊同意,违反正常程序。齐普拉斯的这一表态,被视作表明其亲俄立场。
此前,奥地利总理曾公开反对对俄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按俄罗斯媒体的说法,匈牙利、意大利、斯洛伐克、法国和捷克也站到俄罗斯一边。
总而言之,在关乎到国家战略安全的能源问题上,欧盟显然不愿意再过多依赖俄罗斯,但现阶段,又不得不依赖后者的管道天然气;对俄罗斯而言,虽然一直高调强调“向东走”,但同样的,短期内,其最大的客户仍是欧洲,包括土耳其;对于土耳其和伊朗来说,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根本没必要关注舆论的施压和欧盟的警告,保障自己的利益显然是最大的前提。
或许,正如19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和丘吉尔在二战期间“铁幕演说”中说得那样:“没有永远的朋友,仅有永远的利益。”
(记者:史燕君)
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