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  时事评论
环球网:“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发布时间: 2015-06-17 浏览次数: 353

关于一带一路各种各样的阐释和解读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声音,需要予以驳斥和澄清。比如,有的国外学者将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称其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事实上,一带一路是中国与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计划,与马歇尔计划有着根本区别。

第一,一带一路不是大规模的经济援助计划。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凭借超强的实力,对饱受战争摧残的欧洲实施的巨额经济援助,是一种单向的经济复兴计划。从194843日到1952630日,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共向欧洲提供了131.5亿美元的拨款。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是有条件的,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控制。受援国必须购置一定数量的美国货,尽快撤除关税壁垒,取消或者放松外汇管制;设立由美国控制的本币对应基金;保障美国私人投资和开发的权利。此外还有削减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放弃国有化计划等冷战色彩的内容。

一带一路虽然由中国倡议,但中国和沿线各国之间并不是单向的援助关系,而是本着自愿原则,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开展经贸合作。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繁重的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中国与沿线国家可以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在互利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一带一路是沿线各国互联互通的经贸合作计划。

第二,一带一路没有地缘政治野心。马歇尔计划有着很强的战略目标,即美国力图通过援助欧洲,将其纳入美国主导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以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最终赢得冷战的胜利,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美国的具体目标有二,一是通过援助占领欧洲市场,二是遏制欧洲共产党势力的发展。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决不是为了借经济合作来谋求地缘利益,而是从我国和沿线国家的共同需要出发,通过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与沿线国家的互利共赢。我国在国际政治和外交中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不称霸、不结盟、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一带一路同样贯彻这些原则,没有任何地缘政治野心。

第三,一带一路不搞政治安全集团。除了经济援助外,马歇尔计划还有显而易见的政治和安全目的。美国就是趁欧洲危难之际,借经济援助将欧洲纳入美国主导的冷战,形成世界资本主义阵营,建立集体安全组织——北约,形成美苏两极对抗的格局。马歇尔计划之后,美国与欧洲之间不只建立了经济上的合作关系,还在政治、安全、意识形态等领域确立了同盟或准同盟关系。

一带一路建设则侧重于开展经济合作、经贸交流和人文交流。概括起来就是:加强政策沟通,加强道路联通,加强贸易畅通,加强货币流通,加强民心相通,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和社会交往,真正地使沿线各国人民在互利互通中各取所需,互补互利。因此从这一战略的内容来看,不是要和沿线国家搞政治安全集团,也不涉及国际关系的重大调整。

第四,一带一路的运作方式是开放式合作。马歇尔计划从指导思想、计划制订、具体实施都由美国高层主导;为实现建立地缘政治同盟的目标,援助的范围只涉及西欧各国;运作方式也由美国独自掌控。

一带一路则采取开放、包容的合作方式。习近平主席明确表示,中国欢迎沿线国家参与其中。围绕亚投行的创建,中国向全世界相关国家广发邀请,共有57个国家成为创始成员国,而且亚投行的大门始终向相关国家敞开,这充分体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作者:陈文江:兰州大学社科处处长、哲学与社会学院教授)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