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  时事评论
国际金融报:伊核谈判的“最后煎熬”
发布时间: 2015-06-22 浏览次数: 91

因为伊核谈判,71岁的美国国务卿克里6月份前两周一直躺在医院里;因为伊核谈判,克里只能在医院呆两周。

人老心不老,已逾古稀的克里酷爱自行车,即使出访他国,也要带上爱车,“得空溜达一圈”。5月底,克里带团去瑞士日内瓦,与伊朗外长扎里夫就伊朗核问题举行新一轮闭门会谈,“主要讨论对伊核设施核查问题”。尽管谈判不顺利,但是克里还是骑上自行车在离日内瓦40公里的小镇Scionzier转悠,怎奈撞在路沿上,跌落、右腿股骨摔断,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伤筋动骨一百天,可眼看着伊核谈判最后期限的到来,仅两周后,克里便拄拐出院,准备奔赴维也纳,看看能不能在71日前,消除伊核会谈的最后分歧。

谈判专家就位

最棘手的问题是,西方各国希望对伊朗的核设施进行长时间的监视,可以让搜查人员对其核设施随时进行突击搜查,这样专家们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有关伊朗核活动的信息。对此,伊朗坚决说不

伊核谈判,鏖战数年,过程异常艰苦。42日,伊朗与六国及欧盟在洛桑发表共同声明,就伊核问题达成框架性解决方案。经过谈判,国际六方与伊朗达成了框架协议,伊朗愿意削减核水平,以换取欧美各国取消经济制裁。国际六方亦承诺,在联合国的国际原子能总署验证伊朗确实信守协议后,将逐步解除对伊朗的多年制裁。当时,多方共同约定,最晚于6月底消除在核问题最终协议上的分歧。

6月底的维也纳,不算炎热,最高气温26摄氏度上下。参与伊核会谈的多国代表——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德国专家已在维也纳汇合,伊朗政治代表团也已赶到。按计划,大家准备逗留至71日。

对于谈判截至日,伊朗方面看得比较淡。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表示,伊朗不会为了赶时间而自欺欺人,成为截止日期的奴隶。

伊朗核谈代表阿拉格希则认为,核谈的瓶颈在于双方缺乏互信。阿拉格希在66日结束的一轮谈判后说:“事实上,我们从未信任对方,对方也不信任我们。”他当时就认为,协议很难在预定的630日前达成。一位伊朗的核谈判代表称,6月底并不是神圣不可更改的截止日期。如有必要,截止日期完全可以往后延,“如果条件不允许,不会在问题还未解决的情况下签署协议”。

“对伊朗核设施以及军事据点进行搜查”,是这次谈判中最敏感的话题。

伊朗目前仍然就允许国际间的观察员进入其军事设施内作为协议的一部分,持抵触态度。虽然伊朗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容许机构的监察人员视察国内核设施,但当地传媒引述高级官员指,当中不包括视察军事设施和接触科学家了解情况,可能阻碍机构的调查工作。

哈梅内伊613日也强调,伊朗绝不会允许任何人搜查其秘密,也决不允许搜查队在没有进行沟通的情况下,私自前来搜查。

不过西方国家亦不愿做出妥协。克里616日表示,美方对伊朗过去的、被怀疑是为了制造核武器而进行的相关研发“了如指掌”。他还强调,国际间的观察员能够进入伊朗相关设施对于各方达成协议来说,“至关重要”。

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也表示,由于机构仍未全面理解伊朗在军事层面的核活动,所以在限期前不能提交有关伊朗过去核活动的调查结果,意味即使各方如期达成全面协议,欧美对伊朗的经济制裁都不会完全撤销。

有评论称,“此次会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协议能达成,将是美伊两国关系的大反转,也代表中东秩序重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外交事件,正因为重要,这最后一次谈判,对于各方来说,又是一场‘煎熬’。”

各方强烈期待

最大利好是,美国伊朗两国领导人对谈判达成的意愿是强烈的,而投资公司似乎也嗅出了谈判向好的信号,加大布局伊朗资本市场的力度

如果谈判协议达成,欧盟将解除对伊朗经济、能源和银行部门的制裁,其中包括石油禁运,以及从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黑名单中剔除,这点对于银行电汇意义重大。美国则将撤销惩罚包括伊朗中央银行在内的伊朗机构,建立经济和金融关系的国内外企业禁令。这些制裁一旦解除,伊朗可望收回因为美国禁令而在国外遭冻结超过1000亿美元的石油收入。从战略上看,伊核谈判达成协议符合多个利益相关方的期待。

自第一次上任起,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向对手伸出橄榄枝,“如果你愿意松开拳头,我们就会伸出手”。连任后,他在中东问题上的处理方法明显转向,不再倚赖沙特、以色列等传统盟友处理危机,反而倾向同伊朗修复关系。奥巴马上台以来,外交议程不断遭遇挫折。一旦伊核武谈判协议达成,这也算奥巴马任内重要的外交政绩。

对于伊朗总统鲁哈尼来说,此举同样意义非凡。鲁哈尼自20136月上台后,聚焦经济发展,致力于解除西方制裁,呼吁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尽快结束持续数十年的“经济孤立”。伊朗核问题如果能够实现突破将稳固鲁哈尼的政治权力,而更多地将福泽给予伊朗民众。

对于海外投资者来说,布局伊朗已经成为新的投资趋势。外媒报道称,总部设在伦敦的基金管理公司Charlemagne CapitalFirst Frontier Capital正在发起成立伊朗股票基金,以便投资者在最终协议达成、伊朗股市出现井喷行情之前先期进军伊朗股票市场。

虽然说谈判仍有破裂的可能,但基金管理公司其实是以实际行动表示,对于总市值为1100亿美元的伊朗股市这块诱人大蛋糕,他们宁愿冒过早入市的风险,也不想错过市场反弹这班快车。Charlemagne公司的投资组合顾问多米尼克·博科英格拉姆指出,解除制裁将清除伊朗石油出口的障碍,结束伊朗银行业与全球金融体系的隔绝状态,伊朗的经济增长将会达到目前的3倍,“我们要确保能够将从经济增长中获益的公司纳入我们的投资组合。我们希望在未来几周就向市场推出投资产品。”

利益方抢筹码

这场谈判已持续多年,各方都已知晓各自的底牌,在谈判之前,美国方面希望在人权问题上多争取些利益空间,伊朗方面则警告西方国家,不要在谈判桌上得寸进尺

尽管对此轮谈判前景很看好,但为了争取更多谈判筹码,相关利益攸关方还会释放一些不和谐的信号。

多方信息显示,近期伊朗领导人及核谈代表等高官多次释放对核谈进展不满的信号。520日,哈梅内伊表示不会接受西方的过分要求,即约谈核科学家和检查军事设施。他还指责西方国家在谈判桌上得寸进尺、使用“强迫性语言”,并要求伊朗政府和核谈团队抵制西方国家的过分要求和威胁。

613日,伊朗总统鲁哈尼在记者会上说,为了达成完善的伊核最终协议,伊朗不受核谈期限限制。

鲁哈尼把核谈进展缓慢的原因归结于西方过分的要求,“如果西方不提过分要求,在既定的时间框架内达成协议并非不可能。然而西方不断地提出新要求,导致更多讨价还价,使谈判变得更漫长。”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611日表示,俄罗斯对“六方”和伊朗谈判的推进速度放缓表示担忧。他强调,“我们多次讨论了那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些众所周知的问题包括:减轻和取消制裁的程序、将与伊朗达成的伊核协议限制内的核武器装置的改装、伊核设施的准入问题,在这个话题上确实还没达成一致。”

美国官员也在不同场合、多次向伊朗施加压力,要求释放多名关押在伊朗的美国人。美国众议院616日晚上以391票对0票一致通过无法律约束力的决议,要求伊朗释放被拘押的《华盛顿邮报》记者瑞赛恩、牧师阿贝迪尼和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人员赫克马蒂等3名美国公民。众议院决议还要求伊朗提供2007年在伊朗失踪的前联邦调查局特工罗伯特·莱文森的消息。

资料显示,阿贝迪尼2012年因主持基督教礼拜而被捕。赫克马蒂是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人员,2011年回伊朗探望祖母时被捕,并被以间谍罪判处死刑,后改为10年徒刑。《华盛顿邮报》记者瑞赛恩去年在伊朗被捕。

526日,在伊朗监狱被关押长达10个多月之久的瑞赛恩在伊朗法庭参加第一次听证会。有分析说,对瑞赛恩的起诉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奥巴马政府与伊朗政府达成核协议的难度。现任和前任美国官员认为,德黑兰的强硬派系正利用起诉瑞赛恩一事来破坏两国外交进程,并令支持核谈判的伊朗总统鲁哈尼难堪。

窃听门来赶场

美国媒体和企业先后宣称,在先前的伊核谈判会场,黑客植入间谍软件,意图窃听会场谈话。为了防止窃听再次发生,伊朗方面此次严防死守,甚至禁止伊朗官员在工作时使用移动电话

就在伊朗核谈判进入白热化期间,有关伊朗核谈曾经遭遇间谍软件窃听的消息令接下来的谈判更加谨慎。

外媒引述防病毒软件公司卡巴斯基的报告称,去年伊朗核谈判期间,谈判地点所在的欧洲3家豪华饭店遭到网络攻击,黑客在饭店通讯系统植入间谍软件,意图窃听会场谈话,并取得谈判代表房间号码、饭店闭路电视等机密情报。

伊朗核谈判先后在日内瓦、洛桑、蒙特勒以及奥地利维也纳、德国慕尼黑等地举行,卡巴斯基并未说明是哪个城市的哪家饭店遭到窃听,瑞士和奥地利有关当局已针对此事展开调查。

以色列一直是反对伊核谈判最激烈的国家,担心以让步换取协议会助长伊朗制造核武的野心,威胁以色列安全。网络安全专家怀疑间谍软件来自以色列。值得注意的是,《华尔街日报》在3月报道说,美国官员担心以色列正在窃听有关伊朗核计划的闭门会谈。报道引述美国现任和前任官员的话,“以色列政府窃听伊朗核谈判的闭门会议及透过线人和位于欧洲的外交渠道等途径,得悉有关谈判的机密内容,再以这些内幕消息换取美国国会议员支持,阻挠美国国内就核谈判达成协议”。

消息曝出后,以色列国防部长亚阿隆否认监听美国,表示有人故意制造事端,挑拨以色列和美国的关系。以色列外交部610日称,所谓以色列窃听伊朗核谈判的说法属空穴来风,眼下更重要的是防止谈判达成糟糕的协议,否则以色列将被伊朗的核武网所笼罩。

经此风波,但伊朗方面已经对谈判保密工作“严防死守”。伊朗官员表示,由于担心遭到他国侦搜,与闻机密的伊朗官员禁止在工作时使用移动电话。官员说,移动电话并不安全,因为“输入的数据都会备分,无法删除,因此会被他人存取”。这是暗指手机应用程序和制造商而言。

伊朗政坛搅局

伊核谈判协议必须经伊朗总统同意,而目前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健康状况令外界担忧,西方媒体甚至认为,哈梅内伊或许只有几个月的生存期限。而伊朗强硬派极力反对伊核谈判达成任何协议,如果哈梅内伊不在了,会危及伊核谈判中正取得的进展

随着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健康状况的变化,伊朗政坛情况愈加复杂。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称,在德黑兰,针对最高领袖地位的争夺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对于权力的斗争可能使外界对核谈判的努力付之一炬。

参与谈判的西方外交官认为,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健康状况已引发一场关于“继承者”的权力斗争。该报转引伊朗媒体最近的报道显示,哈梅内伊的健康不容乐观,或许只有几个月的生存期限。

有关哈梅内伊健康的消息并无伊朗官方证实,其真实性无从得知。事实上,今年3月,多家总部设在国外的新闻网站曾报道称,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病情严重,已经入院。但随后哈梅内伊公开亮相,辟谣健康问题。

哈梅内伊在伊朗具有至高无上的影响力和宪法赋予的最高权力。他的地位在国家行政、立法、司法机关之上,而且是伊朗武装部队、革命卫队、民兵的最高统帅。许多人认为,哈梅内伊是伊朗目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伊朗各派政治力量共同拥戴的领导人,是平衡各种宗教和世俗势力的温和领导人。

许多分析家认为,有了哈梅内伊,伊朗的现政权将继续保持稳定,如果哈梅内伊不在了,这个体制很难避免崩溃的危险。今年3月,阿亚图拉·穆罕迈德·亚兹迪被选为伊朗专家大会(Assembly of Experts)主席,这一组织负责遴选该国新一任最高领袖。

西方国家的外交官指出,哈梅内伊的“宠将”、伊朗司法部长拉里贾尼正将自己定位为新的最高领袖。54岁的拉里贾尼是是伊朗前首席核谈判代表阿里·拉里贾尼的哥哥,阿里·拉里贾尼现在是伊朗议会主席。

根据报道,拉里贾尼正在对可能成为最高领袖的什叶派进行清洗。例如,拉里贾尼日前对马赫穆德·哈什米·沙赫鲁迪的腐败指控展开了司法调查,沙赫鲁迪是伊朗温和派前总统拉夫桑贾尼的坚实同盟。外界认为,通过开展调查,拉里贾尼已有效地结束了沙赫鲁迪的参选机会。

德黑兰新一轮政治斗争造成西方外交官对于新一轮伊朗核谈判的担忧。西方国家的谈判者认为,多次谈判都未能实现突破,多因强硬派拒绝接受同美国达成的任何协议。现在他们担心,本轮谈判可能遭受同样的命运。

一名西方高级外交官表示,“这么多人争夺这一位置,强硬派会否决任何同美国的协议,来证明自己的立场。我们现在所担心的是,这会危及我们在解决问题和解除制裁当中取得的进展。”

目前,伊朗强硬派极力反对与伊朗与世界六强达成任何核协议。他们担心,若温和派一路势如破竹,那将来的国会或总统选举都会是温和派的天下。

4月初框架协议达成后,伊朗强硬派就认为西方占尽好处,伊朗丢盔弃甲。伊朗宗教最高领袖哈米尼的顾问、《环球报》(Kayhan)编辑夏里亚马达里告诉法斯通讯社,伊朗以“赛马换破马缰”,而由于伊朗同意停止在福尔多进行的浓缩铀作业。另一名保守分析家穆罕默德则认为:“灾难降临福尔多”。

(记者:袁源)

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