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  时事评论
回声报:世界大国面对“伊斯兰国”的挑战
发布时间: 2015-06-23 浏览次数: 141

伊斯兰国一步一步令伊拉克的拉马迪和叙利亚的巴尔米拉沦陷,凸显大国战略的失败。彻底转向已是势在必行。却遭遇到结盟的赌注。

如何阻止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无情的推进呢?它已在这两个国家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显然,美国、法国和其他大国所采取的种种战略没能在战场上遏制住这个拥护逊尼派的恐怖主义组织。

今天,它们不得不回答一个问题:伊朗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呢?因为自从美国人在2003 年推翻了其最凶恶的敌人萨达姆·侯赛因,伊朗在该地区已成为一个不可绕过的大国。

事实上,和转移一样,伊斯兰国威胁到该地区其他国家直至利比亚,并且吸引了大约2.2 万的外国战士参加圣战。自负地自我宣称为哈里发的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其军队的推进重新质疑伊拉克和叙利亚之间的边界,因为后者承袭的是1916 年的《赛克斯-皮科协定》,旨在让英国和法国分享奥斯曼帝国的战利品。

然而,完全改变战略被证明是复杂的。6 2 日在巴黎,法国组织召开了打击伊斯兰国联盟大会,由伊拉克总理海德尔·阿巴迪和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及美国国务卿克里共同主持。大概有24 个国家和一些多边组织参加了会议。首要目标就是弄清楚在伊拉克城市拉马迪和叙利亚古城巴尔米拉被夺走后两国的局势。

然而,大会还有可能集中讨论面对圣战组织所要采取的行动以及或将开始的转变。

迄今为止,奥巴马总统只是下令空袭伊拉克的伊斯兰国组织作为对伊拉克军队的支持。而后者继2014 6 月已放弃摩苏尔给当地留下重武器之后,在逊尼派地区没有表现出任何作战的意愿。

此外,2011 年已从伊拉克撤军的美国大约派出3000 名士兵培训该国的治安部队。其目标就是支持海德尔·阿巴迪的新政府,并且原则上支持他让伊拉克军队展开地面行动,军队在战场上得到了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的支持。

正如华盛顿和巴黎人士所强调的那样,在叙利亚,由于无法依靠某个伙伴,美国和打击伊斯兰国联盟的盟友处于一种不同的境地。主要涉及到通过空袭和特种兵行动援助温和反对派力量,如最近得以清除圣战组织一高官阿布·萨亚夫的行动。

与伊拉克不同,法国决定不参加这些以不援助巴沙尔政权为借口的军事行动。然而,在巴尔米拉沦陷后,巴黎人士表示,不排除法国的立场会有所改变。尽管在战场上,如今难以见到温和反对派。

然而,这些危机包含一系列不可绕过的参数和危险的矛盾。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伊朗可能会发挥怎样的作用。在美国或法国看来,德黑兰通过支持大马士革和巴沙尔·阿萨德政权,起着让局势不稳定的作用,因为叙政府被认为应对自2011 年以来让国家血流成河的内战中大部分死亡者负责。

德黑兰的支持不仅仅是资金方面的,还有军事方面的,因为伊朗有官兵出现在支持政权的叙利亚军队中。此外,也得到德黑兰资金支持的黎巴嫩什叶派真主党正参与多个地面战斗。无论如何,很难想象在没有伊朗的情况下,叙利亚问题能够在政治上得以解决。在伊拉克也一样,伊朗革命卫队出现在该国的北部。此外,令人不解的是,美国人之前在巴格达安置了一个什叶派政府,相比萨达姆·侯赛因政权,它更亲近伊朗。

然而,在这些危机中与伊朗的任何接近都是以一场哥白尼革命为前提条件的:就是与逊尼派沙特决裂的革命。利雅得是阿拉伯国家联盟的首领且得到西方相对的支持,投身到在也门打击支持胡塞族反叛分子的伊朗的间接战争中,并且依然是西方国家最重要的盟友。

而且这不是要转变的唯一障碍。俄罗斯依然是叙利亚政权的忠实盟友,叙利亚始终视其为反恐屏障和东方基督教徒的保卫者。在伊拉克,逊尼派民兵今天不可能帮助巴格达什叶派政府打击逊尼派伊斯兰国组织。

在等待的过程中,两个国家在决定重建一个大哈里发的征服者的重压之下正在逐渐消失。中东的这种内部破裂或许会造成比上世纪90 年代苏联解体更严重的后果,因为有可能导致恐怖主义再次向世界各地的蔓延。

(作者:雅克·于贝尔·罗迪耶)

来源:瞭望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