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  时事评论
人民日报:中东多国动荡局势难有好转
发布时间: 2015-06-23 浏览次数: 124

斋月被全世界穆斯林视为最尊贵的月份,也是一个倡导宽容谦让、戒恶向善、仁慈友爱、和平安宁的月份。然而,在今年618日斋月来临之际,中东地区多个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阿拉伯国家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也门狼烟四起,叙利亚炮声轰鸣,利比亚濒临解体,伊拉克恐怖弥漫……

日前,旨在实现停火的也门问题日内瓦磋商无果而终。在胡塞武装组织代表召开的记者会上,一名也门妇女朝胡塞成员掷扔皮鞋,咒骂胡塞武装是“刽子手”和“罪犯”,混乱场面只是也门现实的一个缩影,也门政府代表和胡塞武装代表相互指责对方应对磋商失败负责。日内瓦磋商破裂后,沙特等国20日对也门多地实施空袭,胡塞武装组织也在南部地区展开猛烈攻势,人道危机进一步恶化。

在叙利亚,什叶派联盟、政府军联军同伊朗、黎巴嫩“真主党”配合,同得到沙特等国支持的反对派阵营持续交战。战乱为信奉逊尼派瓦哈比主义的“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坐大提供了机遇。从20134月至今,“伊斯兰国”已占据叙北部和东部一些省份。战乱令叙利亚少数派的生存状况日益堪忧,越来越多的德鲁兹青年应召加入政府军。大马士革居民拉伊德对本报记者说,极端势力意图通过吞并少数派加强影响,叙利亚的宗派裂痕日益加大。

与此同时,伊拉克军队与“伊斯兰国”武装分子的激战还在继续。萨达姆政权垮台后,伊拉克什叶派赢得执政权,而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逊尼派地位发生改变。“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不仅在伊拉克攻城略地,而且不断在什叶派和逊尼派聚居区制造恐怖爆炸事件,导致教派矛盾更加尖锐,难以调和。

利比亚自2011年内战结束后,政局一直不稳,甚至出现了两个对立的政府,分别支持两个政府的武装相互冲突不断,并使极端组织在当地获得迅猛发展空间。日前,由联合国利比亚支助特派团负责召集利比亚冲突各利益攸关方进行了一系列紧急磋商。联合国安理会成员也重申,坚定支持利比亚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的立场。

中东多国持续动荡的直接后果是碎片化趋势加剧,教派矛盾、部落纷争和大国博弈更加激烈,极端思潮泛滥,恐怖势力猖獗,许多为公理正义所不容的行为被贴上“伊斯兰教”的标签。这实则是对伊斯兰教的亵渎,对其声誉的损毁。有鉴于此,沙特政府要求学者对伊斯兰教义进行正确阐释;埃及总统塞西下令改变各清真寺阿訇随意解读《古兰经》的现状,授权爱资哈尔大学统一修订聚礼日宣讲词;许多阿拉伯有识之士呼吁加强自我净化,纯洁内部队伍,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置各种宗教歧见,以期减少直至杜绝兄弟阋墙、亲痛仇快的悲剧上演。

(记者:刘冰明、王云松、韩晓明、宦翔)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