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伊朗核谈对美国有利
核谈判为美国争得时间,可遏制伊朗野心,冻结核计划
6月30日,是伊朗核问题综合性协议达成的最后期限。美国主导的西方国家和伊朗如果想达成协议,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与此同时,在华盛顿,关于这次外交努力的争论已接近白热化,分歧则是两极分化的。
支持者认为,一旦有初步协议达成,伊朗就不得不关闭现有的、跟核武器相关的计划;反对者认为恰恰相反,核谈只会促使伊朗成为核武国家。支持者希望通过这次外交合作能帮助伊朗国内世俗力量的发展,最终给这个国家带来改革;但是反对派——无论是在美国国内,还是在美国盟友之间还是在中东——都担心核谈会促使德黑兰转向支持恐怖主义,进一步挑旺其单边控制中东的野心。
以下是支持方的意见:
在实验性的联合协议生效后,伊朗生产钚和浓缩铀的能力会大大受限,这两种放射性元素正是制造核武器所必需的。同时,根据协议,在A rak的重水反应堆也必须按照民用的方向进行改造,德黑兰也承诺不再新建任何反应堆。所有这些都会严重制约伊朗生产、分离钚的能力。
对浓缩铀的产能限制不像以上那么严格和永久,但是伊朗方面也不得不降低浓缩铀的存量,同时不允许新增离心机,这样一来,预期德黑兰能获得核弹头的时间从之前的数月或许能推迟到数年之后。伊朗还能继续开动数千个第一代离心机并有机会研发更高级的离心机,但这一切都在严格的国际审查之下。在10年到15年之后,针对浓缩铀的限制会逐步放宽甚至完全取消,但来自国际社会的更严格的检查和监控将维持20到25年时间。
很多人觉得美国应该获得更好的谈判结果,例如要求德黑兰减少离心机的数量,要求更多、更深入的检查等;也有不少人抱怨美国的谈判策略不够严苛,应该进一步施加制裁。但是这些行动可能带来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如果加强制裁,很有可能把伊朗逼到绝境,使得它反而加快步伐获得核武器。从实际操作上说,美国也不可能在进行谈判的同时提高制裁级别。
这次核谈最好的结局是给美国和西方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在制裁和谈判之前,最悲观的预测是只要半年时间德黑兰就能获得核武器,现在保守看来,我们获得了数年甚至是10年的缓冲时间。这次核谈并不能完全消除伊朗的核威胁,但在协议有效执行的几年时间里,美国能利用这点艰难争取来的时间全面遏制伊朗的地方霸权野心,促进伊朗国内的政治改变——无论结局如何,至少要尝试。最好的诉求是让伊朗政府完全放弃核武器计划。
(作者:Gary Samore,哈佛大学贝尔福国际政治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反方:核谈伊朗获得太多
核谈只会促使伊朗成为核武国家,使其转向支持恐怖主义
以下是反对方的意见:
一旦伊朗拥有核武器,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国际社会与其进行交涉的机会就是零了。因此,这次核谈至少争取到一点时间,让德黑兰的核武时间表推后了。至于推迟的时间是否像乐观人士所说是数年甚至10多年时间,没有人能知道,因为真相可能更加复杂,更不为人知。
可是我们也必须清晰地看到,在核谈之后可能产生的副产品:一个更强大更富裕的伊朗,一个推动整个中东与美国更敌对的伊朗,一个依旧保存了能发展核武器能力的伊朗。如果核谈以及协议最终能让伊朗放弃核武计划固然是好事,但是绝不能就此解除我们的忧虑。
伊朗承诺会执行一个规模较小、更容易被国际社会监控的民用核计划,但是对此承诺,它没有任何东西能保证,更不要说其时间限制。难道是永远吗?显然不可能。唯一能保证的是一种中东的新常态,那就是伊朗拥有一定量的浓缩铀,仍能使用离心机,保留了相当规模的核研发能力和核基础设施。核谈之后伊朗获得的好处是明显的,不用承受制裁之苦,还不用放弃核武器野心,更不要说还能在国内继续执行压迫性政策并在地区内坚持执行扩张霸权的外交主调。
奥巴马政府认为,不论现在伊朗的地区行为如何,限制其发展核武器的能力是最重要的。但伊朗不是一个能长久遵守国际管理和国际条约的国家,要分离伊朗在地区称霸的野心,要消除它获得核武器的野心,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对此奥巴马政府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愿意承认。对于伊朗政权来说“让美国始终成为伊朗的敌人、同时始终形成拥有核武器的威胁”,这就是伊朗继续存在的基础,是其“合法性”的基础,是其执政的基础。
在这个动荡的地区,在这个动荡的时间,核协议将给伊朗政府带来资金和合法性。今天在中东,在美国外交政策覆盖的所有领域: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伊斯兰国和也门,伊朗都有强大的影响力。德黑兰就算准备跟美国合作,也是在符合自身利益的领域有选择地合作,伊朗对中东的看法,跟华盛顿对中东的看法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次的核谈不仅没有限制伊朗在地区的权力,反而帮助伊朗进一步支援伊拉克的什叶派、也门的胡塞军、叙利亚的阿拉维派以及“真主党”等组织。更可怕的是,跟伊朗进行对话并达成协议,让沙特和以色列这两个美国的传统中东盟国感到惊恐,他们担心伊朗的崛起,因为沙特、以色列和美国三者的外交结盟已被伤害。
可是除了谈判,我们还有什么选择吗?难道能一边协商一边执行更严格的禁运和制裁?给伊朗的盟友更大的军事打击甚至出动地面部队?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如果采取以上手段会有什么结果?
今天的核谈或许能使伊朗的核武计划减速,但是不管迟早,未来的美国总统将面对一个更富有、更强大、更具有地区影响力的伊朗,甚至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伊朗。
(作者:Aaron David Miller,美国中东问题专家,谈判专家)
来源:南方都市报
抛开恩怨灌溉和平
未来10年,中东急需普及优质灌溉技术。这是地区稳定的关键
中东一直是缺水的,而最近几年这里更是陷入几十年未见的严重干旱中。在中东,最擅长管理水源和灌溉技术的国家是以色列,我们想知道,这里的水资源管理专家能否有机会成为和平大使?在战乱和冲突之外,把救国救民的技术输出到以色列国境之外。
在中东,任何宗教和部落的诞生和发展都跟对水的崇拜分不开,人们对每一次降水都由衷地感激,认为水是从天堂来的恩赐;人们视在这个地区格外罕见的河流和小溪为“神迹”;人们在朝拜者行走的沿途设下神圣水坛或者喷泉,让旅人得以休息、饮水、洗手。
今天,在中东政治、经济和社会冲突中,水资源依旧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在水资源相对充裕的时候,中东的政治格局较稳定,冲突较少,不同部落的人们能享受和平发展的机会。相反,在干旱的时候,水成为最神圣的资源,谷物凋零的同时,不同部落和派别之间的分歧也变得严重,相互之间容忍力严重下降,无论是信仰、语言还是外貌上的分歧,都因为干旱变得更突出。
最近十年来,中东进入区间性干旱,在2006年到2010年间,中东部分地区甚至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事实上,美国安全专家已暗示叙利亚的冲突和内战跟这次干旱有关,因为四年的干旱足以完全摧毁叙利亚北部产粮区。美国国家安全和情报机构更预测,到2022年中东都会经历持续干旱,届时包括地下水在内的所有淡水资源都接近耗尽,而争夺水资源就会成为恐怖主义的目标和战略,淡水也将成为战争中的武器之一。
目前,在中东承受严重缺水压力的国家除了叙利亚,还有埃及、约旦、土耳其、伊拉克、也门和以色列;世界范围内水资源短缺亦是普遍问题,亚洲的两个发展大国中国和印度都面临缺水,在美国加州,严重干旱也令当地进入危机状态。水资源不充沛的国家面对人口增长的压力后,更加脆弱,叙利亚的人口在上个世纪50年代时只有400万人,现在已经增长到2200万。
在中东饱受干旱压力的众多国家中,只有以色列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发展出全球最科学、最高效、最先进的节水和灌溉技术,这些技术在未来的中东有战略性决定意义。早在独立之前,以色列已确定“水策略”,将它作为国家发展的优先策略,并承诺将在沙漠中建出一片绿洲。以色列一直在生存挣扎中,对外的挣扎是如何突破阿拉伯国家的封锁,对内的挣扎是如何在世界最干旱的土地上种植出足够粮食。如今,无论是滴灌灌溉技术、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技术,还是对土壤的大范围去盐化技术,以色列都是全球领先的,这些技术已出口到美国加州和亚洲,竞选推广。
如果能更高效地管理有限水资源,国家的和平发展机会就更多,未来10年,中东急需普及优质灌溉技术。这已成为地区稳定的决定性因素。以色列是否能摈弃政治冲突和历史宿怨,向其他国家出口水资源管理技术?现在是考验这个国家和民族道德立场的时候。以色列的水政策在未来将影响地区的和平进程,巴以冲突经常被形象化,那就是西岸的一边是以色列人家浮光闪闪的游泳池,另一边是巴勒斯坦人家的焦土。共享水政策和水技术能消除分歧和仇恨,今天以色列已经有足够淡水出口约旦,未来能否因此改变中东历史?
(作者:John Yemma,《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编辑)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