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斯兰国”(IS)29日建国满周年,过去1年,IS在掌控的伊拉克和叙利亚地区,严格施行伊斯兰律法,不准男人剃鬍鬚,女人必须穿戴黑色头巾和罩袍,全身包得密不透风,才准出门。(美联社)
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法在鄂图曼土耳其瓦解的废墟上,重划了中东的疆界,建立起中东的秩序。如今,这个秩序正面临崩解,不管这个崩解的过程会多久、多混乱,当尘埃落定之后,我们看到的将会是一个很不一样的中东。
IS 想建国的恐怖组织
颠覆中东秩序的第一个力量是伊斯兰国(IS)的坐大。IS与过去盖达组织等恐怖组织,有其相异之处但也有相同之处。相异之处在于IS是想建国,认为自己追求的是巴格达哈里发国如浴火凤凰般在21世纪的重生。他们有领土,有政府,也做一些公共服务,俨然已成为一个拟态国家。他们反对西方国家,同时因为坚持自己逊尼派的正统,所以更反对什叶派。他们反对基地组织那种老远跑到美国,摧毁双子星大厦的行动,认为这种做法对他们在伊拉克、叙利亚的建国没有帮助。这是当初IS脱离基地组织的原因之一。
可是当他们建国行动遭遇挫折的时候,他们也会对外发动恐怖攻击以提振士气。尤其在回教斋戒月发动攻击,更是他们的习惯,攻击目标也超出伊拉克与叙利亚的范围。就这点来讲,又和传统恐怖组的行为很像。上个周末,突尼西亚、科威特、法国相继发生恐怖攻击事件,就是斋戒月恐怖行动的典型。
西方反恐专家指出,这三个地方的恐怖攻击,并不是由IS中央直接下令,统一指挥,而是当地的恐怖组织在受到IS激励之后,主动发起的攻击。因为不是协调一致的行动,所以难以事先预测。而儘管其恐攻的方式并不复杂,但所引起的恐慌却一点不可小覷。恐怖攻击横跨三个洲,更让国际对这种新型的恐怖行动提高警觉,担心会有其他本土派的恐怖组织,也一样受到IS的鼓舞,而发起新的恐怖攻击。
所谓IS建国行动遭遇的挫折,最具象徵意义的就是叙土边界的柯巴尼争夺战。柯巴尼是库德族聚居的大城,去年IS围攻柯城,库德族浴血奋战,结果在美国出动空军相助之下,库德战士击退了IS。上周四IS又想夺回柯巴尼,击毙了140几名库德民兵,但最后还是被击退。库德战士的奋勇,当然有助于他们最终的建国,也不可能再回到伊拉克变成她的一部分。这就是中东秩序重划的一部分。
另一个翻转中东秩序的力量是伊朗。进行中的伊核谈判上周进入最后紧锣密鼓的阶段,但似乎不是那么顺利。可是即便不顺利,中东国家都已经做好波斯人会在阿拉伯人地盘扩张影响力的心理准备。
伊朗真主党黎南当家
伊朗是库德族之外,在中东对抗IS的主要力量。由于IS对什叶派的屠杀,所以伊朗全力支持各地什叶派的民兵对IS进行反击。教派的衝突压过了族群的猜忌,也让伊朗的势力得以深入中东各地。西方记者深入採访后,发现黎巴嫩南部,伊朗所建立并且给予财政支援的真主党,其所统治的地区现在已变成一种伊朗秩序的典范。
什叶派的真主党在黎南当家,俨然国中之国。西方把它当恐怖组织,因为它经常攻击以色列,可是它在势力范围内却也修桥补路,让人民安居乐业,成为中东混乱环境中的一片净土。黎巴嫩的政策,没有真主党点头,完全无法推动。西方记者指出,伊朗的企图心,很可能是想复制真主党模式,在各地什叶派聚居的地方,建立起一个个国中之国,像沙漠绿洲一般,让什叶派可以得到安顿。果如此,这又是一个全新的国际秩序。
当西方在进行伊核谈判的时候,脑子里所考虑的,当然不会仅是核武和油价,还必须考虑中东的整个一盘棋。IS逊尼派激进势力的扩张,伊朗什叶派势力的扩张,哪一个才是真的威胁?哪一个必须加以遏制?哪一个可以暗助?传统中东秩序的框架,与敌我关系的脉络,已经无法应付秩序崩解的新情势。在多方势力较劲之下,伊核谈判会端出什么样的结果,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作者:刘必荣,东吴大学政治系教授)
来源:中时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