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  时事评论
北京商报:伊朗核谈三“结”待解
发布时间: 2015-07-02 浏览次数: 72

等着“周二见”的除了还不起债的希腊,还有核谈总也谈不拢的伊朗。伊朗核谈因为未能于周二达成最终协议而被迫延期。谈判各方决定将630日的最后期限延期一周至77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自20142月正式开始新一轮伊核谈判,已经两次将截止日期推迟,此次推迟是第三次。似乎各方的耐心都已仅存不多,如同马拉松长跑的最后一公里,伊朗核谈也到了真正剑拔弩张的时刻,然而所有的症结能否在最后的期限解开依然成谜。

军事用途如何把控

奥巴马在当日白宫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谈判仍有很多难关需要攻克,但最终的结果取决于伊朗是否愿意向国际社会证明,其核计划确实是安全的”。

伊朗核计划“可能用于军事用途”一直是伊核问题最胶着的议题。多年来,西方怀疑伊朗将核计划用于军事用途,因此要求伊朗提供核计划的详细历史档案、核材料的样本,并允许核科学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询问。伊朗对这些要求持强烈反对,称其涉及到国防安全,不容踏足。

军事用途存在与否的关键在于伊朗现有核材料产能。对把伊朗核材料限制在既能满足民用需求又没有能力发展核武器上,双方并无分歧,但如何划定这一界限,西方与伊朗测算可谓南辕北辙。

根据西方的口径,伊朗目前拥有1.9万台用于铀浓缩的离心机,其中9400台正在运行。伊朗方面坚持维持现有离心机数量和铀浓缩能力,但西方坚持伊朗必须大幅缩减离心机数量,美方提议缩减至1500台左右,以最大限度地削弱伊朗将民用核项目转化为生产核武器的能力。

但这一议题至今没有明显定论,此前经过旷日持久的谈判,核谈判六国和伊朗在今年42日宣布达成一项《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内容涉及伊朗正在运转的1.9万台离心分离机和伊朗库存的1万公斤浓缩铀减少数量,但双方透露的版本却大相径庭。伊朗议会623日通过一项议案规定,政府必须保护国家核权益和核成就,意即保留浓缩铀能力,并保持核设施运转。

核设施怎么核查

据悉,当630日的谈判开场时,双方将进入协议的细节和深水区,奥巴马称,“考虑到伊朗此前的表现,仅仅依靠伊朗的承诺和几个观察员定期的巡检是不够的。必须要严肃对待,建立严格的监控机制”。

伊朗已同意签署《核不扩散条约》附加条款,西方据此要求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能够随时随地获准进入伊朗任何敏感基地和设施进行核查。但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此前明确拒绝检查军事设施的要求。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提议成立一个第三方机构对敏感设施核查的必要性进行仲裁,但此提议也未获伊朗方面积极回应。

分析人士指出,西方国家要求伊朗必须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监督下履行协议,提高透明度,同时澄清伊核计划做“军事层面问题”。为此,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不仅要随时获准进入包括军事基地在内的伊朗敏感基地和核设施核查,还将对伊朗核科学家进行询问,甚至调取伊核计划相关材料。

国际原子能机构此前多次指出,伊核计划中有可能与秘密开发核武器有关的项目,要求伊朗澄清。伊朗则一直指责国际原子能机构泄露其核设施机密,并怀疑该机构对伊朗核设施的指控来自西方间谍机构伪造的情报。再加上伊朗多名核科学家遭到谋杀,核设施几次险遭爆炸毁坏,使得伊朗对国际原子能机构更加不信任。

经济制裁难能否解除

谈判进入新一轮延期,比起美国,更加焦急的一方似乎指向了伊朗。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华黎明表示,在达成最终协议无尽期、双方又不愿放弃的情况下,维持现状是惟一的选择。尤其是对美国而言,冻结了伊朗核计划的主要元素,又维持了对伊朗的总体制裁,希望核问题上的对抗和紧张局势不影响对“伊斯兰国”的打击。美国国会不少人认为谈判是伊朗的缓兵之计,为自己赢得时间。共和党控制的参众两院随时可能通过追加对伊朗制裁的决议案。看来,美国的精英集团和舆论还没有做好与伊朗妥协的准备。

然而伊朗的情况却并不乐观。石油收入一般占到伊朗财政收入的1/3。据估计,2011年石油出口为伊朗创造了1200亿美元收入,创该国历史最高纪录;但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仅达到300亿美元。

国际金融研究所今年初发布的报告称,西方对伊朗实施的制裁从2012年开始对伊朗经济产生重大损害。在20122013两个财年,伊朗经济产出缩水了8.6%。随着油价剧烈下跌,失业和赤字情况更趋严峻。而如果伊核问题谈判破裂,其严峻的经济和社会后果甚至可能对该国政治秩序造成冲击。反之,伊朗将有机会恢复对外贸易、发展能源产业。

如果伊朗核协议最终达成,国际社会对伊朗多年的制裁将会取消,伊朗的原油将会迅速冲击本来就供大于求的国际原油市场。有分析师认为,伊朗恢复到制裁前100万桶/天的产油水平只需大约6个月时间,百万桶的原油一旦推向全球市场,油价将迅速回撤至50美元。

(记者:陶凤)

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