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表示,伊朗与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之间围绕伊朗核项目的谈判已进入最艰难的阶段,但各方正研究伊朗提交的新提案。
里亚布科夫称:“核谈判就好比登山运动员要登顶,已经走完了95%的路程,但还差几步,最后的一点路程是最艰难的。”
伊朗7月8日就核谈判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案,但西方国家官员称伊朗方面的提议并无新意。
谈判一再延迟
此前,原定6月30日达成协议计划明显无法完成之际,伊朗核谈判各方已经将最后限期推迟到7月7日。
但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伊朗核谈判可能仍将持续。
这次维也纳的伊朗核谈判被视为最后一次谈判,如果协议达成,这将是数十年来围绕伊朗和谈判最重要的里程碑,也将让伊朗和美国的敌对关系得到缓解。
对于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伊朗总统鲁哈尼而言,这也将是外交上的一大成就,他们两人在各自国内都遭到强硬派的质疑和批评。
但7月初开始至此一直没有取得突破。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认为,还有七到八个难点悬而未决。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称,几大难以跨越的障碍永远是同样的问题:核协议有效期;全部或部分取消对伊朗的制裁;解除武器禁运。伊朗坚决要求取消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朗实施的武器禁运制裁。2010年通过的这一制裁包括:禁止向伊朗出售作战坦克、攻击直升机、战舰、火箭以及火箭发射器,并且禁止伊朗从事弹道导弹试验。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各方基本同意取消大部分对伊朗的制裁,但是否取消对伊朗武器禁运,成为阻碍谈判达成协议的一个最重大障碍。来自美方的消息则说,新达成的协议里应继续保留限制武器和弹道导弹条款。
美国国会作梗
美国方面希望在近期完成谈判,以保证美国国会审议协议的时间(30天)。任何核协议都必须接受国会审议。
如果协议在7月10日到9月7日之间送达美国国会,国会就有最多60天来审议。这使得部分美国官员担心协议获得通过的变量增加,因为这会让国内的游说力量有更多时间影响议员的决定。
事实上,美国国会反对伊朗问题达成核谈判协议的不在少数。有美国国会议员曾经批评,美国在谈判期间作出太大让步。参议员科顿在美国广播公司电视节目中就指出,美国正在犯一个错误。
他认为,“伊朗应当只有一个简单的选择,这就是要么完全放弃核项目,要么经济遭重创,核设施遭军事摧毁。”
高调批评伊核谈判的并非只有科顿。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参选人、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也持相同意见:“如果美国不坚决制止伊朗获得这类武器,伊朗将在世界最不稳定的地区触发一场核军备竞赛,而那些一心要制造种族灭绝的人将获得最有效的手段去实现他们的目标。”
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卡丁则在电视节目中指出,最好的选择是一个强有力的协议。“我们要看一看,他们是否开放核查,缓和制裁措施是否与伊朗在放弃核武器项目方面的进展相称。”
美国开始软硬兼施,五角大楼日前再度喊话:威力仅次于核弹的超级炸弹“巨型钻地弹”(MOP)已经升级就绪,可以攻击伊朗深藏山区地下碉堡与隧道的核设施。
《洛杉矶时报》引述美方官员的话说,MOP虽然从未实战运用,但仍然在美国军事威慑策略与应变计划中扮演重要角色,万一伊朗核谈判破裂、德黑兰当局决定制造核弹,MOP就有可能从天而降。
目前美方的“B计划”是以巡弋飞弹或MOP打击伊朗的核设施,包括纳坦兹的浓缩铀工厂、阿拉克的重水反应堆、福尔多的浓缩铀实验室。佛尔多的设施是凿山而建,据说能够抵抗高强度空袭,最令美国与以色列担心。
奥巴马不会轻启战端。面对磨刀霍霍的以色列与国内主战的共和党鹰派,他警告说,美国如果率先空袭伊朗,将在中东地区引爆一场战争,而且空袭无法彻底摧毁伊朗的核弹计划,顶多只能延后几年。
重返原油市场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如果协议达成,前十年伊朗肯定会面临限制,但第10-15年的情况就远不那么确定了。关键是如果达成协议,伊朗的核研究会面临什么样的约束。相关细节似乎还未敲定。不过,一些西方官员表示,不希望看到协议达成后15年后,伊朗能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就生产出制造核弹所需的裂变原料。
协议签定后,伊朗原油可望解禁,将使国际市场供应增加。伊朗从2012年起,被欧盟禁止在欧洲贩卖石油。此外,美国祭出国际制裁,使得伊朗在其余地区的石油出口也同时受阻。此状况使得伊朗石油出口从2011年每日360万桶,降至2014年每日260万桶。
即使伊朗重回国际能源供应大国之列,最快还需要6到9个月,但石油产业已纷纷计算其所带来的后续效应影响程度。
根据FX168财经网显示,咨询机构SVB Energy 7月3日在报告中称,如果达成核协议,伊朗可以在未来6-12个月内将增加40万-60万桶的原油日产量。
SVB主席Sara Vakhshouri表示:“一旦协议达成,伊朗可以增加20万桶/日的凝析油产量。另外,随着West Karun油田项目的完成,到2020年,伊朗还可以额外增加65万-70万桶的原油日产量。”
不过,Vakhshouri指出,要在2020年达到上述产量目标,伊朗需要700亿美元的投资。
他还表示,到2018年South Pars的凝析油日产量将触及70万-80万桶,2020年再升至100万桶。
纽约追踪全球原油市场动态的公司Clipper Data的分析师史密斯说,伊朗一旦达成核计划协议,其库存原油可望大量出口,但随后其出口将会减缓。
史密斯说,目前全球石油日供应量过剩约150万至200万桶,核协议若有进展迹象,将使原油市场受到压力。他说,伊朗可释出浮动库存原油达4000万桶。
一旦释出了库存原油,伊朗将每日缓慢出口约20万桶原油。史密斯说:“即使一年后,可能也无法回复到伊朗受制裁前每日约360万桶的产量。”
摩根士丹利银行分析师说,明年初,伊朗出口可能达每日70万桶,让油价与美国产量反弹延后6至12个月。
史密斯预期,大型石油组织的报告将显示,因油价下跌,需求已见增加,但生产仍强劲,尤其是沙特阿拉伯与伊拉克。
外企抢占商机
根据伊朗中央银行的预测,如果取消制裁,伊朗经济将在2016年3月中旬前实现3%的增长率,否则将低于1%。而在前不久,伊朗央行宣布该国截至2015年3月20日的当年经济增长率为3%。
《伊朗日报》6月28日刊发伊朗总统办公室管理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巴拉克其安专访,认为伊朗要想在短期内取得高速发展,必须要解决四大瓶颈问题,即石油价格下跌,国内收入减少,由于进口中间产品下降而造成的国内生产下降,以及因发展基金下降揭露的政府预算缩水。文章认为,即使最终伊核谈判能够谈成协议,这些问题也将严重影响伊朗经济的加速发展。
巴拉克其安就伊核谈判是否成功,给出了伊朗经济发展的可能前景。他说,如果伊核谈判成功达成协议,未来几个月油价继续保持在60美元/桶左右,那么即使制裁取消,伊朗经济也不会出现大幅改观。由于油价下跌,造成国家收入下降,从而导致进口减少。他说,这从2015年3至5月份伊朗进口下跌20%可以看出。因为伊朗国内生产高度依赖于国外进口,中间产品进口下跌,将导致未来经济活动萎缩。他说,由于油价下跌,还导致了政府预算的缩减,这将首先影响房地产行业,然后将扩大至其他行业。他指出,这是通过限制进口和降低发展消费来保护国内经济不受伤害,直到制裁取消。
他指出,伊朗财政部门一直在努力解决财政紧缩导致的货币流通变缓和复杂化和汇率增加等问题,这一问题预计在2016年3月份截至的本年度都不会有什么解决方案。他还预计,在制裁取消之前,伊朗经济将持续下跌。
法国经济学家表示,在伊朗经历数年惨痛的经济制裁后,各国目前正跃跃欲试,准备与伊朗继续做生意。
拥有7700万人口的伊朗,为全球第四大石油蕴藏国、也是第二大天然气蕴藏国。
在伊朗遭经济制裁前,法国的车商标致和雷诺为伊朗的主要汽车制造企业,以及石油巨擘道达尔也在伊朗石油业占有一席之地。如今随着谈判即将达成协议,法国企业早已摩拳擦掌,准备进军抢占长久未开发的伊朗市场。
但根据法国当局统计,法国和伊朗2004年至2013年的双边贸易额,已从数十亿欧元滑落至5亿欧元。
法国最大雇主协会MEDEF今年9月将前往伊朗,试图重启双边贸易。该协会去年曾有107名代表至伊朗旅游,引发美国的不满,认为与伊朗进行贸易的时机仍太早。不过,此举令意大利、德国、奥地利、葡萄牙和韩国的代表团,也接踵前往伊朗探访商机。
不只法国对伊朗市场虎视眈眈,俄罗斯也亟欲占领这一市场。连长久以来遭伊朗市场拒于门外的美国企业,也积极想回归该市场。
(记者:袁源)
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