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事评论
国际先驱导报:土耳其反思国内“反华”事件
发布时间: 2015-07-20 浏览次数: 26

当地媒体分析认为,这些“反华”势力的目的,很可能是在土耳其总统今年访华前制造紧张局势,确保土耳其不会购买中国制造的中远程防空导弹

近日,土耳其境内发生反华示威游行,一些在土中国游客甚至韩国游客受到袭扰,而导致示威游行的原因,是少数土耳其媒体引用外媒关于中国的歪曲报道,并在推特、脸书等社交网络上热炒,致使土耳其国内的反华情绪迅速上升,终酿成7月初的反华示威游行。

79日,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埃尔多安在出席安卡拉新总统府举办的多国大使晚宴时表示,最近土媒体和社交网络上关于中国的报道要么是夸大事实,要么是捏造证据。“我想指出的是,很多照片是夸张和虚假的。我们在世界各地有很多同种同源的兄弟姐妹,我们很关心他们的境遇。虚假报道导致的抗议游行中发生了袭击来访的东亚客人的事情,我们对此表示强烈反对,我呼吁全体同胞不要被某些恶意的挑衅所愚弄。”他强调说。

“反华”事件会如何影响近年来较为稳定的中土关系?

“反华”事件跟排外情绪有关

谈到此次土耳其全国多地出现“反华”游行的原因,土耳其中国丝绸之路经济贸易、文化艺术合作协会会长赛乃西·司马义认为,此事件说明中土两国各方面关系的发展引起了美日的嫉妒心理。他说,土耳其本来就是一小撮极端分子的基地,现在,这些人与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了解土耳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土耳其民族主义者、右翼势力联合起来煽动国内情绪,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司马义分析道,土耳其人容易激动又怀有正义感,好打抱不平,他们被人用假新闻、假图片利用。这些策划者趁土耳其新政府还没有成立之际制造新闻,看得出来“筹划已久”。

一些土耳其学者指出,“反华”事件的根源实际上在于土耳其国内。当地学者阿里夫·特克达尔在《时代报》上撰文称,土耳其最近的“反华”事件,和土国内逐渐上升的排外情绪有关,此前土国内“反美”、“反犹”“、反阿拉伯”,如今开始“反华”。

当地媒体分析“反华”事件制造者的用意时还表示,这些势力的目的很可能是在土耳其总统今年访华前制造土中紧张局势,确保土耳其不会购买中国制造的中远程防空导弹。

土耳其旅游业可能遭遇重创

“反华”事件前的中土关系,可谓发展趋势良好,硕果累累。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郁红阳此前向本报记者介绍,近年来中土两国经贸合作发展速度快,潜力大,“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双方务实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两国企业和人民已经开始从中受益。目前,中国海南航空、华为、中车、新希望等一批企业已在土投资。20147月,中方企业参与建设的安卡拉-伊斯坦布尔高速铁路项目二期主要路段顺利通车,极大便利了土耳其沿线人民生活,带动了沿线旅游、物流等产业发展。今年5月,中国工商银行成功收购土耳其纺织银行,开启中土金融合作新篇章。

在此期间,中土两国民间往来也较为频繁。2012年和2013年,中土成功互办文化年。2013年和2014年,中土分别担任伊斯坦布尔国际书展和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主宾国。中国新疆歌舞团连续多年参加土耳其诺鲁孜节活动。中土两国教育交流日益增多,赴土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不断增长,去年已达15万人次。

一些土耳其学者担心,“反华”事件发生后,可能将直接影响土耳其的中国游客人数,继而对土耳其旅游业产生重要影响。

据土国内分析,受国际政治的影响,土耳其今年预计损失30%的俄罗斯游客,因此,来自东方的游客特别是中国游客本来是土耳其旅游业的强心剂,也是土耳其通过旅游业发展来弥补同中国贸易逆差的黄金机会,但现在,土耳其可能要错过这个机会了。

土学者拉勒·凯末尔撰文称,土耳其民族激进分子在抗议时殴打被认为是中国游客的韩国游客、打砸中餐馆等行为令人难以接受,这与所谓“人权”无关,反倒会对土耳其旅游业带来负面影响。

而土耳其旅游作家记者协会主席凯雷姆·克夫泰奥卢也向本报记者表示,那些被错误信息误导的激进分子袭击无辜游客,实质上干着侵犯人权的勾当,理应受到谴责和制裁。他还担心,土耳其苦心经营的旅游业大国形象遭受影响后,势必也会影响到土耳其和中国之间的关系。

“中土彼此需要但需加强了解”

民族行动党领导人德夫莱特·巴赫切利在谈及其党派下的激进青年组织误伤韩国游客时表示,很难区分清楚中国人和韩国人,他们都长着“狭长”的眼睛。此言一出,他立即遭到不少土耳其网民的嘲讽,人们也指责他带有强烈的种族歧视观念。

土耳其《每日新闻》专栏作家吉拉·本玛约尔表示,韩国有关方面已经表示,要对巴赫切利的言论进行上诉。正发党首席顾问侯赛因·切利克批评道:“将所谓‘眼睛细长’的游客当作中国游客攻击是极其无知的,别忘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都长着细长的眼睛。”

政客的争论,事实上为外界观察近些年土耳其的种族歧视和排外之风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但另一方面,当地学者表示,大多数土耳其人也清楚,土耳其要想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华合作。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读博士、土中经贸关系研究者乌穆特·艾尔古苏介绍说,土耳其2008年开始落实了《新丝绸之路倡议与驿站项目》,这表明土耳其也希望复兴古丝绸之路。他表示,土中两国有共同利益,这些共同利益的驱动力应当远大于少数激进分子“反华”示威所带来的影响,他相信土中关系未来前景美好,但主要问题是土耳其部分政治家、商人、学者和老百姓还不太了解中国,双方需要加强沟通,促进彼此各层面的相互了解。

(记者:邹乐、郑金发)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