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首)
刘作奎:中土合作要推进民心相通
发布时间: 2015-07-30 浏览次数: 148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民心相通占据重要位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基础打好了,“一带一路”建设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现在的问题是,民心相通涉及到的面非常广泛,做好这项工作非常不易。

这里不说别的,就说土耳其。这两天,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访问中国,又将媒体的焦点转到土耳其这个独特的国家身上。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这里写土耳其呢?我有如下几个考虑:一是在中东欧国家的传统概念里,事实上是存在两个区域——中欧区域和东南欧区域,而在东南欧区域,土耳其不但是该区域的国家,而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我们的“一带一路”建设在东南欧展开,离不开土耳其的支持与配合;同时,土耳其本身也是“一带一路”上的节点国家,值得予以重视,但很显然,土耳其的民意对华态度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一个问题,研究好这个问题,可以为我们的“16+1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借鉴。

土耳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的重要国家,也是地区大国。对“一带一路”倡议,土耳其民众更关注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对于土耳其的崛起曾起到过巨大作用,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其对土耳其都有着重大意义。同时,“一带一路”倡议涵盖的国家中,有很多与土耳其有着历史和宗教渊源,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多次表示,共建“一带一路”为土耳其加强与这些国家的沟通与合作提供了机会。土耳其总理达武特奥卢也表示,“一带一路”战略与土耳其有着共同的期许,伊斯坦布尔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土耳其愿承担振兴丝绸之路的历史使命,共建“一带一路”不限于商业合作,还应涵盖文化、人文等方面的交流。

目前,中土在“一带一路”合作上已经开了个好头。中国高铁第一次在海外承接的工程是从土耳其安卡拉到伊斯坦布尔。铁路修好后,土耳其人开始相信中国技术的实力。土耳其计划修4500公里的铁路,尤其是规划中的2000公里长的东西高铁,有望成为畅通新丝绸之路的关键线路,中国企业也有望参与建设。在博斯布鲁斯海峡,中国计划参与海底隧道和海上大桥的建设。中国企业也有机会参与伊斯坦布尔第三个机场的建设。在海上丝绸之路方面,两国在现代化港口上也有诸多合作。正因为有如此多的合作潜力,正发党明确表示此次大选过后将重点与中国商谈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合作问题。因此,从决策层面讲,双方在“一带一路”建设领域的合作没有太大的障碍。

但不可忽视的是,土耳其时下的状况也正在对“一带一路”的布局发生潜移默化的不利影响,需提早做好风险评估和预防工作。

首先,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民心相通发挥着很大作用。双方的民意基础不好,在“一带一路”的推行势必缺少社会基础。土舆论反华会加深我在土实施“一带一路”的难度。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双方民间持续加强沟通,力推经贸先行,互利共赢。

其次,双方虽在“一带一路”倡议上有着较多的共同话语,但也有不同的看法。土耳其主导丝路建设的意图较为明显,有着浓厚的“丝绸之路情结”。土耳其认为自己是丝绸之路的中心国家,承担着重建丝绸之路的重要使命,而且认为要复兴丝绸之路的话,起点在中国,终点在土耳其,而不像中国计划的那么宏大。

再次,恐怖活动正在影响“一带一路”在土耳其及中国周边的布局。土耳其的维吾尔军事分子通过该国安全通道进入叙利亚和伊拉克参加恐怖分子武装部队,然后再回到土耳其并通过秘密通道回到中国从事恐怖活动。目前有超过1000维吾尔人被征召进叙利亚和伊拉克极端武装队伍中,并有可能回流到土耳其和中国。这些恐怖主义者的活动不但在土耳其而且在中国边疆地区可能会制造不少事端,对“一带一路”建设造成干扰。

总体看,土耳其将会继续秉承东西兼顾的外交战略,尤其是在入盟问题上难以取得突破,中东地区面临复杂的外交关系的情况下,土耳其对中国的战略将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间。

一方面,推进与中国的经贸和投资合作是土耳其政府的优先重点。双方合作的重要议题是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展开更多的务实合作,并实现重要工程的对接。土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但融资能力不足。因此,为寻找出路,土积极参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备工作,并与中方签署《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

另一方面,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上寻求中国的支持。土曾有意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寻求在上合组织框架下进行反恐合作,以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和地区不稳定问题。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国际新兴势力的崛起,土耳其看到了与它们合作的潜力,谋求成为金砖国家集团的一员。土耳其今年是G20会议的轮值主席并且在本土主办会议,而明年G20会议即将在中国召开,双方会就此展开广泛磋商,共同办好和承接今明两年的G20会议,实现议题和具体工作的对接。土耳其外长已经在79日和11日的克罗地亚论坛上开始预热,公布了土耳其针对G20会议所确立的主体内容:包容(Inclusiveness)、执行(Implementation)和投资促进增长(Investment for Growth),重点强调通过投资基建来促进经济增长。中土双方目前很多发展诉求是比较相似的,有着较多合作空间。

最后,如何处理“东突”问题和土国内的反华问题也是双方会涉及的话题。尽管反华示威是土国内少数民族主义者、极右翼势力和“东突”分子所为,但影响极坏。为解决这一问题,双方将就如何推进民心相通商谈一系列合作举措。但通过一次访问化解民众的隔阂(尤其是在“东突”问题上的分歧)并不容易。我方政策应立足长远,求同存异,与土耳其做好各领域的务实合作。

(作者:刘作奎,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主任)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