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首)
拱振喜:伊朗外交持续破冰,或助叙利亚迎来转机
发布时间: 2015-09-08 浏览次数: 115

7月中旬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达成的伊核全面协议,开启了伊朗与西方关系正常化的大门。近段时间以来,一些欧洲政要纷纷访问德黑兰。伊朗外长扎里夫也在谋求改善与海湾国家特别是沙特的关系。在伊朗和俄罗斯的斡旋之下,叙利亚局势或许会迎来新的转机。中东地区乃至整个国际环境的变化能否扭转中东乱局,人们拭目以待。

伊朗打开外交局面

在美国国会仍然质疑伊核协议之时,美国的欧洲盟友已开始访问德黑兰。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加布里尔率商团720日到访伊朗,洽谈经贸合作。随后,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与伊朗领导人商谈制裁解除后双方多领域合作。法国外长法比尤斯访问伊朗商讨油气开发等问题,并向伊朗总统鲁哈尼转交了法国总统奥朗德的邀请函,希望鲁哈尼今年11月访法。8月初,意大利外长真蒂洛尼访问伊朗,向鲁哈尼转交了意大利总理伦齐的邀请函,正式邀请鲁哈尼访意。真蒂洛尼说,伊朗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关键力量,国际社会需要伊朗的协助。

与此同时,伊朗也开始谋求改善与沙特等海湾国家的关系。726日,伊朗外长扎里夫访问科威特和卡塔尔。在卡塔尔访问期间,扎里夫强调,本地区国家应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反对恐怖和激进活动。伊朗愿意与邻国一道努力,共同应对恐怖威胁,伊朗将继续为本地区的反恐提供援助。扎里夫这番表态或是暗示伊朗要在反恐领域加强与沙特合作。尽管逊尼派执政的沙特不希望什叶派在叙利亚、伊拉克掌权,但它现在更担心“伊斯兰国”对自身安全构成直接威胁。725日,沙特外交大臣朱拜尔也对卡塔尔进行了数小时访问。伊朗和沙特两国高层相继访问卡塔尔,似有通过卡塔尔协调立场的意图,两国关系正在出现微妙变化。

自叙利亚战争之后,什叶派占多数的伊朗与逊尼派占多数的沙特的关系便开始恶化。也门冲突爆发后,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伊朗和沙特均参与了被外界视为代理人战争的叙利亚战争和也门冲突。如果这两个地区大国关系缓和或者实现正常,叙利亚危机和也门冲突有望得到逐步解决。

期待伊朗带动叙利亚摆脱危机

打击“伊斯兰国”和稳定叙利亚局势,是当前中东面对的两大难题。伊朗最近提出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四点建议:在叙利亚境内实施停火;组成民族团结政府;修改宪法,以保证少数派权利;由国际观察员监督叙利亚大选。这个建议意在以民族团结政府取代20126月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日内瓦公报提出的组建“过渡管理机构”。在伊朗看来,这种“过渡管理机构”没有考虑叙利亚政府的立场,不符合国际法。伊朗提议的叙利亚民族团结政府与叙总统巴沙尔提出的民族扩大政府相似。

俄罗斯也在密切关注如何消灭“伊斯兰国”势力与如何解决叙利亚危机的问题。8月上中旬,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沙特外交大臣朱拜尔举行了两次会晤,双方就如何实现共同打击“伊斯兰国”的问题达成一些共识,未来会继续就此问题进行磋商。同时,俄罗斯认为,仅靠空中打击不足以打败“伊斯兰国”,要彻底战胜该组织,必须联合一切现有力量。为此,俄方提出新版打击“伊斯兰国”联盟的设想。俄罗斯希望土耳其、沙特、伊拉克、叙利亚政府军和库尔德武装都能加入其中,但是沙特方面做出了明确的否定回应。

俄罗斯与联合国都认为解决叙利亚危机离不开巴沙尔。但美国仍然与之针锋相对。叙利亚内战已经导致二战后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自2011年爆发以来,叙利亚危机已导致超过20万人丧生。截至去年6月,叙利亚难民人数已突破300万,取代阿富汗成为全球难民人数最多的国家。但是,美国、土耳其和海湾国家仍将巴沙尔政权排除在叙利亚和平进程之外。这一主张不仅对叙利亚局势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明显地延滞了打击“伊斯兰国”的进程,进而危害整个中东地区。

围绕着叙利亚危机的博弈仍将继续。但爱好和平的人们依然期待,随着伊朗核问题的解决与伊朗外交局面的打开,中东能够呈现出新的气象,帮助叙利亚和也门走出危机,回归常态。

(作者:拱振喜,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