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路透社援引美国官员的话称,少量俄罗斯直升机出现在叙利亚战场,并说这一新迹象意味着俄罗斯在叙军事存在已不可小觑。这是继此前俄运输机、战舰甚至坦克现身叙利亚相关报道后,美国对俄加强军援叙政府的最新爆料。俄罗斯提供军援乃至直接派兵入叙,再次划定利益“红线”,也是叙危机及内战爆发以来最重要变数之一,极可能导致力量对比逆转和战场态势改变。
据美方称,4架俄武装直升机已被确认现身叙利亚。五角大楼披露,截止到14日,已跟踪到15架次安-124俄军用运输机进入叙利亚,另有两艘运输船抵达该国。据综合估计,俄向大马士革国际机场和地中海塔尔图斯港俄基地已陆续输入数量不等的T-90坦克、大炮等武器装备,而T-90坦克则是俄军列装的最先进坦克。此外,还有200多名俄海军陆战队员抵叙。沙特《中东报》援引中东战略研究中心等智库信息称,俄供给叙军的先进武器包括米31战斗机,米28夜战直升机,130MM加农炮,萨姆22防空导弹和最先进的伊斯坎德尔导弹,UR-77坦克扫雷车,以及高精准空地导弹和穿甲武器等。
关于俄在叙利亚军事动向,各方说法不一,美方言辞凿凿,叙驻俄大使矢口否认,并称之为“西方国家和美国散布的谎言”。俄方则称安-124军用运输机向拉塔基亚输送的是生活必需品、食品以及为一千多难民搭建帐篷的设备。另有俄方人士澄清说,在拉塔基亚机场安装新照明和无线电设备并维修跑道等作业,只是因为原有设施非常陈旧,而非部分西方媒体解读的俄军部署航空集群的信号或前奏。
与低级别外交表态不同的是,俄总统普京15日在塔吉克斯坦地区安全会议上旗帜鲜明地宣称,“我们支持叙政府抗击恐怖主义侵犯,我们向它提供——并将继续提供——一切所需军事援助。”美国军方形容在叙俄军动向是苏联解体后“俄在前苏联疆域外最大规模地部署部队。”如一切属实,这将是俄结束过去4年幕后支持叙政府而直接在前台为其提供军事庇护,将大大影响战场力量对比,改写战场版图和势力范围。
经过4年战乱,统一的叙利亚已被“五马分尸”:“伊斯兰国”武装盘踞东部,库尔德民兵控制东北部,其他反政府力量和伊斯兰派别则把持南方,叙政府所能掌握的只有大马士革、滨海省份拉塔基亚和与黎巴嫩交界处的盖莱蒙。面对反对派武装和恐怖组织的双重夹击,以及西方和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封锁,叙政府军损失惨重,军人死亡6万人,陆军力量消耗40%,空军损失20%,军队士气受到重挫,大量人口流失和控制区萎缩,也让叙军陷入补血和造血危机,进而只能抱残守缺,无力收复失地。
俄罗斯大量军事装备乃至人员驾到,可谓雪中送炭,将加强和提升叙军战斗能力和士气,如果俄军人直接或以“志愿军”身份协助叙政府“反恐”,有可能将政府控制区打通并联,免于被彻底蚕食。俄罗斯借道希腊、伊朗和伊拉克完成对叙物资输送,不仅意味着西亚三个什叶派力量主导的地区国家结成联盟,并与俄罗斯完成一次具有突破意义的战略配合,而且暴露西方阵营的巨大裂隙。
4年前,部分海湾王国联手西方策动颠覆叙政府的街头运动和骚乱,并武装和鼓励反对派挑起内战。若非俄罗斯主导对安理会涉叙决议草案的一再否决,并建立禁飞区(根据作者本意,此处应删去“并”字,为“建立禁飞区”——网站编辑注),武装反对派变革政权的“利比亚模式”几乎会在叙重演。叙利亚是俄罗斯传统盟友,关乎其战略利益,包括维持世俗政权、保留唯一海外军港,以及巩固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和伊朗串联而成什叶派弧形屏障,防止宗教激进势力向高加索和中亚地区渗透。
俄罗斯曾提出在维持巴沙尔政治地位的前提下实现朝野分权与和解,无奈反对派自视过高,其西方盟友也因过早与巴沙尔政府绝交而骑虎难下,战场形成对峙和拉锯,并为“基地”势力的渗入和“伊斯兰国”武装的孵化和崛起开辟广阔空间和沃土。最近,美英法借助土耳其的配合和支持,加大在叙反恐力度,促使俄罗斯贴身跟进,帮助大马士革固守地盘并寻机反攻,避免掉进“借道伐虢”陷阱,失去仅存的中东战略资产。从更大的博弈视野看,这也是俄罗斯对乌克兰棋局的一次“围魏救赵”。
(作者:马晓霖,博联社总裁)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