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逊尼派大国沙特阿拉伯与什叶派大国伊朗之间再次爆发危机,教派矛盾升级为外交冲突。沙伊交恶的导火线是1月初沙特以恐怖主义罪名处决什叶派激进教士奈米尔。作为沙特什叶派核心人物,奈米尔是沙特年轻一代激进分子的领袖,多次发起并参与反政府示威和批评政府对什叶派少数人群的不公正待遇。沙伊恶斗恐加剧中东乱局,影响打击“伊斯兰国”极端势力的进程,中东乱局又反过来推动沙伊这对老冤家势不两立。由此形成的恶性循环,使中东难题更加复杂难解。
奈米尔事件引发地区外交危机
沙特政府处决奈米尔一事,加上伊朗方面的强烈谴责与反应,促使沙伊冲突骤然升级,并引发了一系列外交危机。在德黑兰,愤怒的示威者对沙特驻伊朗使馆纵火,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警告说,沙特将要面临“神圣报复”。沙特随即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沙特的盟友巴林、阿联酋、苏丹、科威特和卡塔尔等国,也纷纷宣布与伊朗断交或降低外交规格。
1月9日召开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外长会议表示会“抱团”应对伊朗,以进一步增加对伊朗的压力。海合会包括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沙特等6个国家。他们认为伊朗攻击沙特使馆和批评沙特处死什叶派宗教人士,“粗暴地干涉了沙特内部事务”。海合会还罗列出伊朗的其他“罪责”:占领阿联酋的3个岛屿、挑动宗派冲突、支持恐怖组织以及煽动破坏海合会成员国安全和稳定。沙特《生活报》1月10日称,海合会发布的声明中强烈谴责伊朗对地区的干涉,强调海合会诸国将同沙特“站在一起”,共同采取行动打击恐怖主义,而伊朗必须为自己的“恐怖主义行径”负责。
中东乱局与沙伊恶斗形成恶性循环
沙特与伊朗是一对老冤家,两国交恶由来已久。波斯(伊朗)虽然被阿拉伯人所征服,但波斯人认为这是“低位文明对高位文明的征服”,因此他们抱着大波斯民族自豪感,看不起来自沙漠的阿拉伯民族。同样,借鉴了波斯帝国政治制度和文明成果的阿拉伯帝国,也对波斯人多有提防,始终将其视为重大威胁。
当代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冲突始于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经过革命,伊朗成为中东地区强势的什叶派国家。在霍梅尼主义意识形态的驱动下,伊朗表现出强烈的进攻性。它将投靠美国的海湾君主制阿拉伯国家视为“非法政权”,向其输出革命,支持这些国家的什叶派反对力量。伊朗的攻势使沙特的世界头号伊斯兰国家地位受到威胁,并引发了海湾其他逊尼派阿拉伯国家的恐惧。
伊朗和沙特为拉拢地区支持均砸下重金,彼此的争斗加剧了什叶派和逊尼派的教派之争。两国对海湾和中东霸权的争夺进一步加剧了彼此间的矛盾。
此外,沙伊交恶也与当前中东局势和国际大背景有关。美国调整中东政策以后,伊朗的处境不断改善,地位不断上升。伴随着美伊关系的改善,伊朗崛起的态势越来越明显。与之相比,沙特在干预地区局势时并不成功,在区域内地位下降,美沙关系渐行渐远,沙特变得更加激进。其实,沙特与伊朗两国关系早在2003年就因为伊拉克战争而恶化。伊拉克战争不仅改变了伊拉克本国的政治生态,而且增强了什叶派在中东的影响力,推动了伊朗的崛起,这就打破了原有的地区平衡,推动了海湾乃至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环境变化。
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沙特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希望推翻巴沙尔政权。但在五年之后的今天,沙特和其他阿拉伯国家并没有做到这一点。由沙特主导的多国联军对也门采取的军事行动也没能有效解决也门的动荡局势,再加上国际油价急剧下降,沙特财政上感到空前压力,所以对伊朗地位的上升更加焦虑。
逊尼派阿拉伯国家对伊朗的恐惧还源于2015年伊核协议的达成。持续10多年的伊核问题谈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以沙特为首的逊尼派阿拉伯国家担心,伊朗核协议只是伊朗区域霸权被外界所接受的前奏,随着制裁放松和外交开放,伊朗追求地区霸权的野心会不断膨胀。
由此可见,以沙特为首的逊尼派阵营和以伊朗为首的什叶派阵营之间的对抗,已经持续多年。奈米尔事件只是将宗教矛盾升级为外交冲突,使两国在旧怨基础上又添了新仇。
地区冲突恐将持续较长时期
沙特处决奈米尔并非简单的反恐举措。奈米尔是一名什叶派活动分子,属典型的政治犯。沙特政府此前曾许诺赦免奈米尔,但是在世界各国期盼新的一年世界出现和平气象的时候,沙特却食言向公众展示酷刑,突然宣布将其处死。选择这个时机,无疑会促使沙伊两国矛盾被激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沙特对油价暴跌、沙美关系动摇、伊朗核协议达成、也门和叙利亚战事久拖不决等因素的不安。
奈米尔事件激化了沙特国内外的教派矛盾,损害了沙特的国际形象,也使地区政治环境更加紧张。沙特和伊朗都是世界石油生产大国,两国冲突对世界石油市场将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将对国际反恐格局以及初现曙光的叙利亚和谈、也门战争平息均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当前来看,伊沙两国近期尚难以进行政治对话。一方面,作为沙特盟友的美国不太愿意充当调停人角色;另一方面,沙特似乎也对美国的意见置之不理。其实,从中东开始动荡至今,华盛顿抛弃在中东亲密盟友的做法,已经使沙特对美国的期望值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分析指出,沙特早已不再对美国抱希望了。除了美国之外,与伊朗关系友好的俄罗斯与沙特关系也过得去,俄罗斯的调停或能以较小代价在伊沙之间消弭分歧,但两国是否会听从莫斯科的提议还要取决于众多因素。
总体而言,虽然伊朗与沙特之间很难爆发大规模的直接军事冲突,但是,两国冲突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会继续发酵。与此同时,包括叙利亚、伊朗、伊拉克在内的所谓“什叶派新月带”仍将面临外部挑战,从也门到巴基斯坦这一广袤地区的交锋很可能持续甚至不断加剧。
(作者:顾正龙,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