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主要著作
秦鸿国、 刘新生:《一个外交官的中东亲历》
发布时间: 2016-02-01 浏览次数: 938


出版信息

书名:一个外交官的中东亲历

作者:秦鸿国、刘新生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21

页数:348

ISBN9787220095580

内容简介

本书每篇文章都来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涵盖的事例丰富广泛。主要内容包括:文装解放军;探秘南苏丹;接待苏丹总统访华;我国与科威特建交谈判始末;难忘与宫达非大使共事的两年;我记忆中的萨达姆和伊拉克等。

作者简介

秦鸿国,1963年北大研究生班毕业后进外交部工作。同年12月赴我国驻苏丹大使馆工作,1970年至1977年驻伊拉克使馆随员,1981年至1984年驻埃及使馆二秘、一秘,1984年至1988年外交部亚非司工作,1988年至1992年驻科威特使馆政务参赞,1993年至1994年驻亚丁总领事,1994年至1997年驻利比亚大使。在中东工作25年,曾经历过海湾战争、也门内战等重大事件,与萨达姆、卡扎菲有过工作往来。

目录

自序

文装解放军

涉足外交工作的第一课

使馆周毽森严的安保措施

杂技演员在苏丹授策反

窃听风云

挥泪焚烧正规的日记

外出不得乘坐外籍人士的汽车

探秘南苏丹

“非洲大陆的心脏”

赤道省的原岳台绿色生活

一个裸居的部族

用牛粪灰掩两驱蚊

野生动物河谷奇遇

玫瑰茄“苏丹红”

10头牛换1个老婆”

未能保存的“裸照”和唱片

接待苏丹总统访华

在国宴席上作翻译

尼迈里总统的“蚕豆”

一份错签的公报

我国与科威特建交谈判始末

“科威特人真富”

建交公报里的“学问”

被误认为是韩国人

外交大臣的庆功宴

难忘与富达非大使共事的两年

外交无小事

为我的成长打开了一扇大门

没有官架子的大使

我记忆中的萨达姆和伊拉克

修正“萨达姆”的汉语译名

街头巧遇萨达姆

萨达姆与他的女儿

阿布·乌代的称谓

萨迭姆三次吊唁我国领导人

被严密监控的大使馆

国防部部长喋血未遂政变中

异常森严的戒备

一场被遏止的政变

差点被血洗的停机坪

始料采,及的变数和政变夭折

萨达姆果断善后

躲过血战的大使们葬礼又相见

“世界的火炉”与“人间的火狱”

怕热更怕冷的热带居民

世界火炉

外交官们的酷热盛夏

“人间火狱”

埃及总统萨达特血溅检阅台

血溅检阅台

枪杀前的密谋和策划

冲出战火中的科威特

不祥的征兆

伊拉克悍然入侵科威特

营救新华分社的同志脱险

军事占领下的科威特

沙漠大撤离

与台湾同胞骨肉情深

不屈不挠的科威特人民

留守人员的最后坚持

撤离后的故事

重返战火灼烧的科威特

面目全非的科威特

最艰难的一个月

黑云笼罩下的科威特

中国灭火队在科威特

海湾战争综合征

挣脱也门战乱的旋涡

人均持3支枪的国家

一个国家的两种形态

南北方最终爆发内战

海上大撤离

张承坚大夫血洒也门战火

全力求援被困同胞

留守亚丁湾

孤舟横跨亚非大陆

卡扎菲吊唁小平同志

吊唁前的戒备

致以敬意和哀悼

青睐中国茉莉花茶

与卡扎菲的四次神秘会见

第一次神秘会见

茅草屋里的谈话

帐蓬里的见面

临别馈赠特殊礼物

驻外使馆期间的趣闻逸事

学无止境的阿拉伯语

大肚皮医生和瓦哈布大夫

洁净和洁癖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