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青年论坛
李昕:阿克萨清真寺:巴以冲突的漩涡
发布时间: 2016-04-07 浏览次数: 704

作为伊斯兰教和犹太教都最为重视的圣地之一,阿克萨清真寺(犹太教称为圣殿山)对于巴以双方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而自近代以来,围绕该圣地的归属和控制所产生的争端,也成为巴以冲突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一、什么是阿克萨清真寺?

阿克萨清真寺(المسجدالأقصى) 位于耶路撒冷老城尊贵禁地内(الحرمالقدسيالشريف),是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寺,地位仅次于麦加圣寺和麦地那先知寺。阿拉伯语“阿克萨(الأقصى)”,意为“极远”,故又称“远寺”。相传由古代先知易卜拉欣始建,因是先知穆罕默德夜行登宵之地,所以对穆斯林来说意义尤为重大。

对于阿克萨清真寺的形象我们常会听到很多争议,其最常见的形象莫过于一座金顶蓝墙的清真寺建筑,出现频率之高俨然成为了伊斯兰教的象征;而又有很多人则辟谣说这并不是真正的阿克萨清真寺,其真身应是这座金顶寺旁边的另一座灰顶寺。围绕两者的区别甚至产生了很多阴谋论性质的说法,称这是以色列为了破坏圣地而有意混淆。

事实上,这两座清真寺都包含在广义的阿克萨清真寺概念中,都是构成阿克萨所不可分割的部分。广义的阿克萨清真寺包括尊贵禁地的全部建筑,除了二者以外还有院内的集会台(مصطبة)、饮水池(سبيل)等一系列附属设施。

狭义上的阿克萨清真寺单指南边的灰顶寺。此寺最初是伊斯兰教第二代哈里发欧麦尔所建的一座小礼拜房,主体建于伍麦叶王朝哈里发阿卜杜勒·马利克及其子瓦利德一世时期,完工于公元705年,经历代重修之后而形成了今日的形制。

灰顶寺规模宏大,最多可容纳5000人同时礼拜,是如今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而北边的金顶清真寺名为岩石清真寺(قبةالصخرة),主体建筑同样建于哈里发阿卜杜勒·马利克时期,于公元691年完工。其建筑形制独具一格,整体围绕先知穆罕默德登宵的岩石,呈正八边形结构,外墙装点有精美的马赛克石砖,是阿拉伯式建筑的杰出代表。寺内面积不大,故不是圣地内主要的礼拜场所,但因登宵石的存在而意义非凡。

根据《古兰经》的记载,在621727日(回历前1717日)的夜晚,真主命令天使吉卜利勒去麦加迎接先知穆罕默德,穆罕默德遂在吉卜利勒的陪伴下,瞬间乘飞马卜拉格赶到了阿克萨清真寺。“赞美真主,超绝万物,他在一夜之间,使他的仆人,从禁寺行到远寺。”(17:1)然后,按照圣训的说法,穆罕默德从登霄石登上七重天,见到了历代先知以及天堂和火狱,并最终见到真主的光芒并承领拜功,然后黎明时分重返麦加。是为“夜行与登霄”الإسراء) والمعراج)。据此,耶路撒冷成为穆斯林继麦加和麦地那之后的第三圣城。

而对于犹太教来说,这里被认为是圣殿山所在地,因而意义同样重大。圣殿山是犹太教最神圣的地方,是所罗门圣殿的载体;犹太教一般还相信,这里还将是弥赛亚到来时重建第三圣殿的地点。目前圣殿山准确位置谁也不清楚,犹太人认为圣殿山就是现在阿克萨清真寺的位置。但是阿拉伯人认为,犹太人的说法很荒谬,因为犹太人从来没有提供有效的证据来证实圣殿山就是现在阿克萨清真寺的位置。

二、阿克萨清真寺的现状如何?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包括东耶路撒冷在内的整个巴勒斯坦,随之也夺取了阿克萨清真寺的控制权。之后以色列将阿克萨的管理权交还给了长期管辖圣地的独立的伊斯兰宗教基金会,但以军保留了巡逻和驻守的权利,任何人进出其中都必须经过以军的审查与许可。

巴以两国目前都对该圣地宣称主权,但根据联合国之前的决议,此地属于被以色列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以色列应当无条件撤出。目前以色列实际控制着圣地,但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对宗教基金会有着间接的干预,而约旦则根据1994年与以色列签订的条约享有对圣地的管理与监督权。

目前阿克萨清真寺的各个入口都由以军把守,非穆斯林一律不得进入,而游客则只能在固定时间从哭墙旁另开的一条通道内进入参观。驻守的以军士兵经常会与前去礼拜的巴勒斯坦人爆发零散的冲突,加之以色列政府时常出台条例,在一段时间内禁止特定群体的巴勒斯坦人入内,甚至在某些特定节日只对犹太人开放,所以巴勒斯坦人对此积怨甚深。笔者每次进入其中时都会被以军士兵百般阻挠,经过重重检查盘问之后方才被放行。

三、阿克萨清真寺在巴以冲突中的重要角色

1、起义的催化剂和导火线

由于阿克萨清真寺在巴勒斯坦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每当其受到侵犯之时都会使巴民众群情激奋,进而引起大规模的抗议甚至全民大起义。

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义肇始于1987129日,直到1993年《奥斯陆协议》签署,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成立之后才告一段落。作为起义的一个标志就是1990年的第一次阿克萨屠杀(以方称圣殿山暴乱)事件。当年 10月,一直致力于拆毁阿克萨清真寺的犹太极端团体“圣殿山信徒”试图为犹太圣殿奠定一块象征性的基石,并与穆斯林礼拜者发生对抗,以军士兵随即向巴方抗议者开枪,20名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安全部队打死,150多人被打伤。法新社记者形容当时的场景时说,“鲜血染红了清真寺200米的土地。记者们和以色列士兵都好像是在血海里游泳。”这次事件招致联合国连出两份决议强烈谴责,并引发了巴勒斯坦人更大规模的起义浪潮。

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又称阿克萨群众起义,其导火线就是沙龙强闯阿克萨事件。2000928日,时任以色列反对党利库德集团党首的阿里埃勒·沙龙(后当选以色列总理)在3000名以军护送下强行进入阿克萨清真寺,并与礼拜者产生了摩擦。第二天,全副武装的以色列军队猛攻阿克萨清真寺大院,向正在做星期五祷告的数千名巴勒斯坦人开火,造成七名巴勒斯坦人殉难,数百人受伤。此次事件后被巴方称为“第三次阿克萨大屠杀”,之后双方的对抗骤然升级,直至酿成了历时五年之久的大规模起义。

自去年10月起至今的新一轮巴以冲突在很多人看来有成为第三次大起义的可能性,而起因仍旧与阿克萨清真寺有关。2015913日,以色列警方以搜捕示威者为由,突袭了阿克萨清真寺,引发巴勒斯坦人与警方的暴力冲突,造成至少 110 名巴勒斯坦平民受伤,清真寺内建筑受损。以色列农业部长乌里·阿里埃勒和其他数名犹太极右翼分子随后到达阿克萨清真寺所在地,试图在那里祷告,造成冲突升级。此后,双方的冲突从阿克萨清真寺蔓延至耶路撒冷其他区域、约旦河西岸、加沙等地,至今仍在持续中。

2、巴勒斯坦民族心理的象征

作为巴勒斯坦境内最为重要的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对于巴勒斯坦人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其宗教本身的含义,而早已成为巴勒斯坦民族心理的象征。其形象在巴勒斯坦大街小巷处处可见,很多组织机构的标志都是以其作为背景,其地位就像长城和天安门之于中国,很多人一想到巴勒斯坦,脑海中第一个形象必然是阿克萨圣地里熠熠生辉的金顶。

而正是由于其处于占领区并时常受到威胁,“保卫阿克萨”便成为巴勒斯坦人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巴勒斯坦的电视台总是会滚动播出阿克萨遭袭的纪录片,而有关其话题也时常出现在巴民众的社交媒体上。每周五聚礼期间,很多在以境内的巴勒斯坦人都会专程从各地驱车前来,为的就是表明保卫阿克萨的决心。去年10月的冲突中,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一直强调的口号也是团结一致保卫圣地。可以说,阿克萨清真寺是巴民众心里最脆弱的一环,保全其完好也是巴民众心中不可碰触的底线。

四、阿克萨清真寺所面临的危机

1、考古发掘工作对地基的破坏

以色列政府一直在沿谢里夫圣地西墙进行挖掘隧道的工程,此事由拉比公会和宗教事务部提出,于19683月开工,宣称目的是寻找被罗马人毁掉的犹太人第二圣殿的遗迹。这条隧道从犹太区的西墙广场起始,据报道已经长达500米,深约89米,之后于1987年与另一条隧道连接。这条隧道原来是一条水渠,长约80米,深7米。这两条隧道经过若干圣地,并穿过人口绸密的穆斯林区,并经由几座历史性建筑物的地下。多年来,发掘工程已一再引起抗议,因为很多人认为这些工程侵犯了该地区的神圣地位,并严重损害了伊斯兰遗址的稳固情况,特别是一些墙壁上已出现裂缝并且一些建筑物已部分倒塌。他们还对安全表示忧虑,因为这条隧道最终可能成为潜入各清真寺的地下通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发布一系列决议,要求以色列停止文物发掘及改变耶路撒冷面貌的行动

 2、针对礼拜者和清真寺的暴力事件

根据联合国有关报告的记录,近年来发生在阿克萨清真寺的大规模暴力事件层出不穷,除了上文提及的两次“阿克萨大屠杀”外,还包括:19814月,一名犹太武装人士杀害三名穆斯林守门人后,闯进圆顶寺,并开始向人群开火射击,造成9人死亡,约40人受伤;19969月,以色列政府决定在穆斯林区开辟考古隧道的第二个入口,结果,不仅在耶路撒冷,而且在西岸和加沙全境爆发了示威行动,继而发生暴力冲突,造成62名巴勒斯坦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在阿克萨清真寺内,3名巴勒斯坦人***,50人受伤。

对阿克萨清真寺本身的多次攻击也极其令人担忧。其中包括1969年的纵火案,烧毁了有800年历史的萨拉丁讲经台和其他部分房舍,若干柱子上产生裂缝,天花板部分倒塌;19805月和19814月,极端犹太宗教团体企图炸毁该清真寺,幸未得逞。

联合国报告进一步指出:“在以色列占领下,谢里夫圣地(即阿克萨清真寺)已成为侵犯和亵渎行动的目标,这些行动违背了关于外国占领的国际行为准则与原则,即禁止占领国干涉被占领国平民的正常与公共生活,或做出侵犯和干涉在圣地进行礼拜的自由行为。”

3、宗教活动自由

上文已经提及,以色列政府时常禁止特定群体的巴勒斯坦人进入阿克萨清真寺,最近的情况就发生在2015918日和109日,以政府两次宣布禁止40岁以下的巴勒斯坦男性进入阿克萨礼拜,使得巴以紧张局势骤然加剧。

巴勒斯坦人的另一项申诉是,西岸和加沙的居民(不论是穆斯林还是基督教徒)都无法进入耶路撒冷到各自的圣地做礼拜,即使在大节日期间也是如此,因为东耶路撒冷长期被以方与巴勒斯坦其他地区隔绝开来。

结语

阿克萨清真寺因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历次巴以冲突中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但究其本质而言,这里只是一个本应安享静谧与圣洁的宗教圣地,却总是难以远离世俗的纷扰,甚至是被破坏的风险。就巴以冲突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离真正的和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阿克萨清真寺今后恐怕仍然会成为成为双方争斗的一个漩涡中心,将酝酿着更大的风暴。

(作者:李昕,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研究生)

来源:中东研究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