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事评论
新华瞭望:公投难解达尔富尔危机
发布时间: 2016-04-18 浏览次数: 68

达尔富尔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此次行政公投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难以立竿见影化解达尔富尔危机

苏丹西部达尔富尔地区行政地位公投413日结束,官方称有超过350万当地选民参与了投票,就维持达尔富尔5州划分现状还是合并为一个地区做出选择。

这是该地区自2003年发生严重动乱以来,在整个地区首次就其行政地位举行公投,是苏丹政府通过与反政府武装的谈判一时难以实现全面和平的情况下另辟蹊径,通过寻求民意支持来实现达区稳定与和平的举措。

本次公投让这块饱受战乱蹂躏的土地又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热点。为何政府不顾反对派及西方势力反对而执意举行公投?公投之后达尔富尔能否化解危机走向和平呢?这些问题为人们所关注。

另辟蹊径执意公投

事实上此次公投由来已久。20065月,苏丹政府与苏丹解放运动-米尼·米纳维派在非盟的斡旋下签署了《达尔富尔和平协定》。协定内容主要包括权力分享、财富分享、全面停火及最终安全安排三个协议及达尔富尔内部对话与协商框架四大部分,并首次提出达尔富尔地区可就其行政地位举行公投。

20117月,非盟与联合国开始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就悬而未决的达尔富尔问题举行新一轮和谈。多方调解下,苏丹政府和解放与正义运动签署了《多哈文件》。该和平文件就公投做出详细规定:达尔富尔的永久行政地位应通过全民投票决定;全民投票应在《多哈文件》签署一年后在达尔富尔各州同时举行。全民投票结果应载入永久《宪法》。

然而,原定于当年举行的公投因政府调整达区各州划分、地区冲突频发等原因被拖延长达5年之久。去年底,苏丹总统巴希尔宣布将于2016年举行公投,履行这项和平协议。

在达尔富尔和平进程暂时看不到尽头,达区经济重建工作停滞不前,美国等西方国家又迟迟不肯解除对苏丹制裁的背景下,苏丹政府高调表示愿意按照《多哈文件》的规定举行达尔富尔行政公投,其中有着重要的政治考量,即通过公投扩展自身影响力,同时削弱达尔富尔地区的反政府力量。

其实,苏丹政府一直希望将达尔富尔地区划分成更多受中央政府管辖的州,通过“分治”实现对该地区的有效控制,而行政公投为苏丹政府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合法途径。2011年,苏丹政府将达区3州划分为5州,理由是更好避免部落冲突,合理分配水源、牧场等资源。反政府武装一直坚决反对将达区分而治之,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地区行政机构。但苏丹政府担心反对派将效仿南苏丹先例,谋求达区自治,进而走向独立。

此次公投前,达区反政府武装和苏丹部分反对党派曾表示反对,认为当前达区局势仍不稳定,杰贝尔马拉山区等地战事仍在持续,大批民众流离失所,无法行使投票权,反对派号召抵制公投。苏丹国民议会也曾因公投产生不同意见,部分议员担心公投恐引发新的冲突。美国也对公投提出批评,宣称在当地没有实现和平的情况下不可能举行“可信的”公投。此外,达尔富尔各州的流民、地方行政机构领导人、活动人士和公民社会力量呼吁达尔富尔居民不要参加公投,更不要承认“已经提前预知”的公投结果。

达尔富尔地域面积相当于整个法国大小,根据2008年的人口普查结果,约有750万人长期居住此地,但也有当地媒体称达尔富尔目前共生活着1200万人,其中包括500万内外移民。

过去十年,通过军事手段来追求政治目标的方式不仅没有实现最终目的,反而给平民百姓带来长期的痛苦。联合国资料显示,至少30万人在冲突中死亡,260万人逃离家园。

高调造势借机平叛

4月初,巴希尔总统逐一视察了达尔富尔地区五个州,旨在为公投顺利进行造势打气。在北达尔富尔州首府法希尔、南达尔富尔州首府尼亚拉等地,所到之处均召集大型群众集会,敦促民众积极投票,自行决定达区未来。

其间,巴希尔表示,政府将彻底清剿达区叛乱武装,解除部落武装,恢复该地区的和平稳定。宣称解决达尔富尔问题的主动权理应掌握在苏丹政府和人民的手中。他还宣布成立相关委员会,在公投后彻底清除民间非法武器,这既是为公投举行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也是借机切断亲反叛运动的群体的武器来源,从而削弱其与政府抗衡的军事能力。另外,为凝聚人心,巴希尔还宣布将在各州兴建包括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安置国内流民等一系列民生项目,对达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在高调宣传造势的同时,政府军对该地区的反政府武装发起了大规模攻势。1月,政府军与苏丹解放运动-阿卜杜勒·瓦希德派(SLM-AW)在中达尔富尔州迈拉山区(Jebel Marra)爆发激烈冲突,政府军动用了10多架战机对该反叛武装进行猛烈轰炸;3月,政府军又发起第二轮攻势,逾1000辆军车分两路向迈拉山区挺进。两轮攻势严重削弱了当地反政府武装的力量。412日,苏丹军方发言人艾哈迈德·哈利法宣布,政府军已摧毁了达尔富尔地区最后一个叛军据点,达区叛乱已经结束。

苏丹政府在达区取得的重大军事优势,使其拥有充足的能力和资源来引导下一阶段的走势和舆论。此次公投完全由苏丹政府唱主角。苏丹政府是公投的发起者,既然敢主动和高调发起公投,其必然已权衡过公投的结果及利弊。相反,达尔富尔地区的反叛力量日渐衰弱,虽更倾向于建立统一的达尔富尔地区并谋求自治,但由于在军事行动中遭受重创,其已无法对公投结果施加较大影响力。

因此,很容易做出判断,苏丹政府显然不希望达尔富尔合并为一个整体,那样可能意味着达尔富尔会谋求自治,甚至成为第二个南苏丹。相反,政府更希望达尔富尔能保持现状甚至能划分出更多的州,那样既可分割和削弱该地区的反叛武装,又可实现对该地区的有效控制。所以,此次行政公投的结果很可能是依然维持当前5个州的现状。

实现和平任重道远

当前,达尔富尔和平进程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苏丹政府通过公投已向外界展示其愿意通过和平、民主的方式解决达尔富尔问题的诚意,这将改善苏丹政府在地区及国际层面的形象。同时,借助行政公投,政府向达尔富尔叛军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达到了重创反叛武装和强化自身对该地区控制力的目的,为自己在达尔富尔问题的最终解决上增添了筹码。

此间有分析人士认为,从选民踊跃程度上看,更多的民众支持政府,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反政府武装被边缘化。另外,公投得以顺利举行,也足以证明苏丹政府对该地区实施了有效管控,反政府武装失去了兴风作浪的能力,达区在总体上已经实现稳定。下一步,如果公投结果进一步得到落实,将再次证明苏丹政府言而有信,并将改善其国际形象,有利于苏丹政府获得国际帮助,并要求西方国家取消制裁。

公投结果公布后,也不排除当地局势会进一步激化动荡的可能。如果公投结果对政府有利,即选民选择了保持现状,则反叛武装会借此强化与政府的对抗,甚至实施报复性进攻;如果选民最终选择将达尔富尔5州合并为一个地区,苏丹政府必将进一步清剿各反叛力量,在地区政府组建之前实现“清除异己”的目标。

目前,少数西方国家还在围绕达尔富尔问题大做文章,以涉嫌在达尔富尔地区犯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为由对总统巴希尔发出逮捕令;在苏丹政府同意南苏丹独立之后,少数西方国家又拒绝兑现承诺取消对苏丹实施多年的制裁,并以达尔富尔问题为由继续实施制裁,使得苏丹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虽遭受重创,但当地一些反政府武装依然拒绝放下武器加入和平进程,并随时可能采取军事报复行动。苏丹反对派众多,各自利益诉求不同,内部意见分歧较大,这对达区和平前景均会构成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联合国也对达区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冲突深表关切。联合国负责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埃尔韦·拉德苏表示,今年1月以来,迈拉山区冲突加剧,局势严峻,称“苏丹政府向联合国非洲联盟维和部队(达尔富尔混合行动)和人道主义组织封锁了消息,所以伤亡人数不详。”种种迹象显示,达尔富尔地区已持续13年的冲突并没有会彻底结束的迹象。

归根结底,达尔富尔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此次行政公投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难以立竿见影化解达尔富尔危机。只有通过发展经济,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方可彻底解决旷日持久的达尔富尔问题。对苏丹而言,彻底实现达区和平与稳定依然任重而道远。

(记者:李紫恒)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