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美军撤出阿富汗已经过去几周,然而这场战争的代价仍在引起美国各界反思。美国布朗大学日前公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自“9·11”恐袭以来,美军为“反恐”花费了14万亿美元,其中近7万亿美元落入了私人承包商手中。研究还指出,美军在战区执行任务时严重依赖承包商,是导致其在阿富汗失败的原因之一。
“发动战争是利润来源”
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及其盟友以阿富汗塔利班拒绝交出“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为由,于当年10月对阿发动“反恐战争”,迅速推翻塔利班政权并长期驻军。
20年来,战争给阿富汗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然而,布朗大学沃森国际公共事务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显示,“9·11”之后美军开支激增,而以盈利为目的的承包商成了最大受益者。
研究发现,美国政府在“9·11”之后大幅增加了国防开支,以支持小布什发起的“全球反恐战争”,包括入侵阿富汗。在“9·11”之后的第一年,五角大楼的预算增长了10%以上。
到2010年,由于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同时作战,五角大楼的开支激增了三分之一以上。美联社写道,在“后9·11时代”的美国——一个安全意识大大增强的国家,政客们竞相对出兵表示支持。
当然,这离不开企业的游说。报告写道,20年来武器制造商在游说上花费了25亿美元,近五年来平均每年雇佣700多名说客,相当于每个国会议员都有不止一个说客。
时任波音公司副总裁哈里·斯通塞弗在“9·11”事件发生一个月后对《华尔街日报》表示:“任何不投票支持我们保卫国家所需资金的国会议员,都将在11月之后寻找新的工作。”
研究发现,在这些“威逼利诱”下,20年来五角大楼为“反恐”投入了14万亿美元,而其中近一半都流向了承包商,主要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公司、通用动力公司、雷神公司等。
虽然一些公司赚的钱被认为是合法的,但也有一些“是有问题或腐败商业行为的结果,等同于浪费、欺诈、滥用或牟取暴利。”报告称。
“此外,发动战争是一种利润来源,这与美国在寻求解决冲突方面发挥外交主导作用的目标相矛盾。更广泛地说,承包商的巨大影响力导致了美国的日益军事化。”
同时,美国发动“全球反恐战争”的代价也在引起反思。布朗大学战争成本项目最近的另一份报告称,“全球反恐战争”夺去了近93万人的生命,其中包括超过7000名美军、近8000名合同工,以及至少38万名平民。
“在‘9·11’之后的20年里,我们真正做到了什么?付出了什么代价?”战争成本项目的联合主任斯蒂芬妮·萨维尔说,“20年后,在美军撤离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仍将承受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高昂社会成本。”
然而,这些反思并未令美军停下脚步。“随着美国减少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规模……夸大中国带来的军事挑战已成为五角大楼将预算维持在历史高位的新理由。与此同时,海外军事行动将继续成为各类承包商丰厚利润的来源。”报告称。
失败的原因之一?
今年7月,美国总统拜登宣布8月31日结束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任务。随着美军开始撤离,塔利班势如破竹,攻城略地,而美国人花了20年和数十亿美元扶持起来的阿富汗政府和军队以惊人的速度溃败。拜登称,责任在于阿富汗人自己,“我们不能提供给他们的是战斗的意志”。
然而,布朗大学的研究却发现,在这场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冲突中,美军在战区执行任务时严重依赖承包商,是导致其在阿富汗失败的原因之一。
美联社报道,“9·11”之后,美国官员将私人承包商视为美国军事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趋势始于时任副总统、哈里伯顿公司的前首席执行官迪克·切尼。
到2008年,哈里伯顿公司收到超过30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建立和运营基地,以及开展其他工作。切尼和承包商认为,依靠承包商的工作,美国军队更精简,更有效率和更有成本效益。
而美军将关键职能交给承包商,如护送燃料车队、训练和装备阿富汗安全部队,“可能会减少美军对战区活动的控制,同时增加浪费、欺诈和滥用的风险。”报告称。
一个例子是,五角大楼坚持让阿富汗空军使用黑鹰直升机和其他美国制造的飞机,而不是操作简单、更适合崎岖山路的俄罗斯飞机。而只有少数美国承包商才知道如何维护美国飞机,随着他们的撤离,这些直升机的维护后继无人,使阿富汗安全部队在对抗塔利班时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