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东资讯
中东新闻简报(1.24-1.30):美国以人权为由取消对埃军事援助
发布时间: 2022-01-30 浏览次数: 169

巴格达机场遭火箭弹袭击

据阿联酋《国民报》128日报道,巴格达国际机场当天凌晨4点遭遇6枚火箭弹袭击,两架飞机受损,暂无人员伤亡。目前尚无任何组织宣布对此次袭击事件负责。

伊拉克政府指责伊朗支持的部分什叶派武装发动了这起袭击,称袭击是“恐怖团伙”的行径。伊拉克安全部门发布的声明指出,安全部队在巴格达西郊的Abu Ghraib地区找到了一个火箭弹发射装置和3枚未发射的火箭弹。

科威特航空公司周五晚些时候宣布,鉴于当前安全形势,将暂停飞往伊拉克的所有航班。

伊拉克总理卡迪米当天表示,这次袭击是过去几个月恐怖袭击激增趋势的最新体现,其目的是破坏国家的稳定,伊拉克安全部队将会做出果断回应,全面应对各类危害国家利益的恐怖活动。

近期伊拉克火箭弹袭击事件频繁发生,凸显该国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本周二,伊拉克议会发言人哈布希(Mohammed Al Halbousi)位于巴格达西部的居所遭到三枚喀秋莎型火箭弹袭击,两名儿童受伤。本月5号,临近巴格达国际机场的一些驻有美军军事人员的军事基地也遭到同一型号的火箭弹袭击。

国民报评论认为,过去几年中伊拉克共发生了数十起类似的火箭弹袭击事件,其中大多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在过去一年,随着固定翼和多旋翼无人机被大量应用到袭击当中,这些袭击变得更加复杂老练,带来的安全风险也大大增加。

美、英、沙特、阿联酋及阿曼联合谴责胡塞武装

据半岛新闻和《国民报》等媒体127日报道,本周三美、英、沙特、阿联酋和阿曼官员在伦敦发布联合声明,谴责胡塞武装对平民发动袭击。

本周一,胡塞武装向阿联酋发射的导弹在阿布扎比上空被拦截。而此前一周,胡塞武装对阿布扎比发起的无人机袭击共造成了三人死亡,是其在阿联酋领土上发动的首次造成人员伤亡的袭击。这一系列袭击标志着沙特领导的军事联盟与胡塞武装之间的冲突有进一步升级的迹象。

上述五国在发布的联合声明中表示“全面支持沙特、阿联酋及其盟友捍卫国家安全、打击恐怖活动的权利”,同时也对联合国也门事务特派团呼吁和平对话、终止冲突的努力表达支持。

2015年胡塞武装控制萨那后,也门内战白热化,引发沙特领导的军事联盟介入。战争迄今已造成超过400万人流离失所,数百万人处于饥饿临界点,数十万人被杀。联合国据此认为也门正面临世界上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苏丹军方指责外国势力干涉内政

当地时间周四晚间,苏丹代理外交部长阿里·萨迪克(Ali Al Sadeq)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一些驻喀土穆的外国使团干涉苏丹内政,违反了外交规范,侵犯了国家主权。他在声明中没有说明干涉苏丹内政的具体国家。

本周二,美国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莫莉·菲(Molly Phee)公开抨击苏丹军政府领导人,指责他们在恢复民主化进程的问题上出尔反尔。作为对西方批评的回应,苏丹军方指责示威者诉诸暴力、并受到外国势力的操纵。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向苏丹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其恢复“10·25政变所破坏的民主过渡进程。此外,苏丹军方还因对抗议者过度使用武力而面临与日俱增的国际舆论压力。自政变发生以来,已经至少有78名示威者被杀,超过3000人受伤。

美国以人权为由取消对埃军事援助

据半岛新闻129日报道,美国国务院本周五表示,埃及政府未能满足改善人权状况的条件,因此取消自去年9月以来一直处于悬置状态的价值1.3亿美元的对埃军事援助。

20219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批准了总额达3亿美元的对埃军事援助,同时保留价值1.3亿美元的援助,要求埃及在20221月底前解决特定的人权问题,并以此为提供这1.3亿美元军事援助的前提条件。

而仅仅在三天前,即本周二,美国刚刚批准了价值25亿美元的对埃军售协议。部分人士认为美国这种前后不一的外交行为凸显其对埃政策的矛盾性。美国官员就此回应道,军事援助和军售协议并不相关。

半岛新闻评论认为,埃及政府近年来对伊斯兰主义激进分子和世俗派人权活动者进行了广泛打压。自20174月造成100多人死亡的科普特教堂爆炸案以来,埃及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政府可以无条件拘押异议人士,并设置特别法庭,加快刑罚程序等,这种紧急状态持续到去年10月才结束。

摩洛哥将建立新冠疫苗生产厂

据半岛新闻128日报道,摩洛哥与瑞典公司Recipharm合作建设的新冠疫苗生产厂已经动土开工,同时该国还宣布将结束去年11月开始实行的飞行禁令。

摩洛哥官方通讯社本周四报道,与瑞典合作建设的疫苗生产厂名为Sensyo Pharmatech,将生产针对新冠病毒和其他疾病的疫苗,预计2024年产量将达到1.16亿支。

生产厂所需投资额为4-5亿欧元,旨在实现摩洛哥疫苗自给。此前,摩洛哥已经与中国合作实现了中国国药疫苗本地化生产,目前月均产量超过300万支。摩洛哥卫生部数据显示,该国有超过2300万人已经接种了两剂疫苗。

此外,自奥密克戎病毒变体爆发以来,摩洛哥从去年1129日开始禁止外国航班入境,给当地旅游业带来巨大冲击。本周四,基于疫苗供应能力提高和国内疫情形势趋缓的状况,同时也为缓解经济压力,摩洛哥政府宣布飞行禁令将在27日中止。

约旦将向黎巴嫩供电

据《国民报》126日报道,本周三约旦、黎巴嫩、叙利亚三国能源部长签署合作协议,约旦将通过叙利亚领土向黎巴嫩供电,以期缓解黎巴嫩能源短缺状况。

黎巴嫩能源部长瓦利德(Walid Fayyad)表示,协议签署后,后续的通过世界银行的融资过程预计将耗时两个月左右。约旦能源部长萨利赫(Saleh Al Kharabsheh)表示,协议规定约旦将通过叙利亚阿萨德政府控制的地域向黎巴嫩输送250兆瓦电力。

当前,处于崩溃边缘的黎巴嫩电力公司每天只能不定期地持续供电数小时,许多民众被迫依赖昂贵的私人发电机获得电力。世界银行将向黎巴嫩提供贷款从叙利亚和约旦获取电力,但是条件是黎巴嫩政府采取特定的改革措施。

能源危机是诱发黎巴嫩经济危机的基础性问题之一。相关金融专家认为,尽管这一供电协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黎巴嫩缺电状况,但是大规模财政赤字、崩溃的货币、高企的物价都让能源危机难以彻底解决。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利比亚发动袭击

据阿拉比亚新闻127日报道,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相关联的武装分子本周三在利比亚西南部的沙漠地带发动袭击,造成3名隶属于乌姆·阿拉尼布烈士旅Umm al-Aranib Martyrs’ Brigade)的成员死亡。

政府军和其他地方安全武装在与“伊斯兰国”武装分子交火过程中打死4人,并摧毁了一辆载具。一周前,伊斯兰国在同一地域对同一安全部队发动的袭击造成了2人死亡。据悉,乌姆·阿拉尼布烈士旅的成员大多是图布人(Tubu)。

利比亚原定于202112月举行的领导人选举在各方势力矛盾难以调和的状况下一拖再拖,为伊斯兰国等恐怖势力趁机抬头提供了机会。

阿拉比亚新闻评论认为,尽管“伊斯兰国”在2018年遭到重创并丧失了大多数领土和影响力,但是近期该组织势力在中东北非地区有抬头之势,屡次在伊拉克、叙利亚和利比亚等地发起小规模的恐怖袭击,给地区安全形势带来威胁。

以色列总统将首次访问阿联酋

据半岛新闻129日消息,以色列总统办公室本周二表示,以色列总统艾萨克·赫尔佐格将在130日至31日对阿联酋进行历史性访问,这是两国自关系正常化以来的最新一次的高调外交举动。

在访问行程中艾萨克将会见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本·扎耶德,还将会见迪拜酋长和高级官员,并参观迪拜世博园。

以色列总理纳夫塔利·贝内特(Naftali Bennett)上个月历史性地访问阿联酋,成为第一个访问阿联酋的以色列政府首脑。而艾萨克此次访问阿联酋,将成为首位访问阿联酋的以色列国家元首。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以色列总统职务在很大程度上不具有实质权力,但是仍然是法律意义上的国家元首。作为以色列总统的艾萨克出访阿联酋,仍具有重大的外交意义。自与阿联酋实现关系正常化以来,以色列一直渴望与更多阿拉伯国家建立邦交,将更多国家纳入“亚伯拉罕协议”的框架下。

来源:中东研究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