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边界划界引发利比亚埃及紧张局势
当地时间12月24日,利比亚国民代表大会批评埃及宣布该国划定西部海上边界的决定,将埃及的决定描述为“单方面的,未经过事先磋商的”,此举引发了两国紧张关系。
大会所属外交事务委员会和国防委员会发布联合声明,称“对埃及贸然宣布边界划定的行径感到震惊”,并呼吁埃及政府“立即收回”。声明还表示,“所发生的事情是对两国兄弟情谊的侵犯,是对利比亚主权的侵犯。这是不可接受的,因为这是违反国际法的不公平划界,侵犯利比亚海洋权益。”
埃及总统法塔赫·塞西在12月13日签署总统令,划定该国在地中海的西部海上边界,此举被视为对《土耳其-利比亚关于地中海专属经济区备忘录》的强烈回应。
土耳其以色列正式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
当地时间12月27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接受了以色列新任驻土耳其大使伊里特·莉莲递交的国书,这是两国全面恢复外交关系的最新进展。
土耳其和以色列因2010年以色列海军对土耳其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船“马尔马拉”号的袭击而交恶,当时该船正试图向处于以色列封锁之下的加沙地带运送援助物资,袭击导致10名土耳其公民死亡。两国于2016年恢复外交关系,但两年后土耳其召回了其驻以色列大使,并驱逐了以色列驻土耳其大使和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以抗议以色列军队袭击加沙造成50名巴勒斯坦人丧生。
土耳其和以色列今年开始通过高层互访改善双边关系,以色列总统艾萨克·赫尔佐格于8月访问安卡拉,决定将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提升至大使级,努力推动双边关系正常化。
ISIS袭击后叙利亚拉卡进入紧急状态
当地时间12月27日,“叙利亚民主力量”宣布拉卡市进入紧急状态。12月26日,一个位于拉卡市的安全中心遭到ISIS极端分子袭击,造成6名库尔德士兵身亡。地方当局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宵禁,安全部队正在开展全面行动,追捕ISIS潜在破坏分子。
该袭击事件被认为是自2022年1月数十名ISIS极端分子对哈塞克市监狱发动袭击后的最大规模袭击行动。“叙利亚民主力量”发言人法赫德·沙米接受法新社采访时称:“在任命新领导人之后,ISIS正试图重新宣示存在并确立其影响力。我们掌握了一些关于ISIS将在新年假期期间在拉卡、哈塞克和卡米什利发动袭击的情报,所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将通过增设检查站和巡逻队应对潜在恐怖袭击。
12月30日,叙利亚代尔祖尔省阿勒坦姆油田再度发生恐怖袭击,3辆转运工人的巴士遭袭,截至目前已致10名工人死亡,4名工人受伤。
内塔尼亚胡宣誓就任以色列新政府总理
当地时间12月29日,以色列议会经过投票表决通过了新一届以政府的组建方案,内塔尼亚胡宣誓就任以色列新政府总理。
今年11月,以色列举行自2019年4月以来的第五次议会选举,内塔尼亚胡所领导的右翼阵营赢得议会120个席位中的64个席位。新一届政府将由利库德集团、宗教犹太复国主义党、沙斯党、圣经犹太教联盟、犹太力量党、诺亚姆党组成。由于上述政党均为极右翼或宗教主义政党,因此新一届政府被称为该国历史上“立场最强硬的右翼政府”。
内塔尼亚胡在宣誓前发表讲话称,新政府将推进三项主要任务,包括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强以色列国内法律和秩序建设。此外,其新政府政策纲领还强调,犹太人对包括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在内的“土地享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并将加强在戈兰高地和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的建设,新一轮巴以冲突阴云再临。
土叙俄防长举行2011年来首次三方会谈
当地时间12月28日,俄罗斯防长谢尔盖·绍伊古会见了土耳其防长胡卢西·阿卡尔和叙利亚防长阿里·马哈茂德·阿巴斯,三国情报部门主管一同出席会议。这是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首度三方防长会晤,也是内战爆发后土叙防长首次会面,此举释放土叙两国关系正常化信号。
俄罗斯国防部发布声明称,会谈议题包含如何解决叙利亚危机、难民问题以及合作打击叙境内极端组织,并强调为进一步稳定叙利亚及地区形势,有必要继续对话。
今年11月,土叙关系出现转向,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表示,“有可能”会见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本月中旬,埃尔多安再次表示,待土叙防长、外长会晤后,他可能会晤巴沙尔。
突尼斯总工会宣布将举行全国交通部门大罢工
当地时间12月29日,突尼斯总工会下属交通协会决定于2023年1月25日至26日在陆海空运输部门实施总罢工。
该协会秘书长瓦吉赫·扎伊迪在声明中宣称,罢工决定是对于政府无视工会会员要求,强行推进运输部门私有化的抗议。鉴于突尼斯持续的政治经济危机,工会领导人对凯斯·赛义德总统的政策批评不断,最终决定进行罢工。突尼斯总工会秘书长努尔丁·塔布比在12月19日宣布,总工会已开始与民间社会组织及其他民间力量进行磋商,就如何推动国家摆脱当前危机开展对话。塔布比批评赛义德总统独断专行,拒绝“任何参与式的改革实践”,并坚持利用其总统权力独自管理国家事务。
自2021年7月25日以来,赛义德总统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措施,包括解散议会和司法委员会,以总统令颁布立法,通过新宪法以及举行议会选举等。11月举行的立法选举,只有11.22%的选民参与,创造投票率历史新低。
埃及解除进口限制,支持私营部门发挥更大作用
当地时间12月29日,埃及政府取消了一项进口限制措施,并批准了新的私营部门经济活动清单,以努力满足获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0亿美元支持。
该进口限制措施于今年2月推出,旨在缓解因乌克兰战争而加剧的埃及外汇流失。该措施导致各种进口商品短缺,引起了埃及企业的不满。尽管今年实施了进口限制措施和两次埃镑大幅贬值,埃及仍面临外汇短缺问题,社会经济危机仍未完全缓解。
埃及中央银行在声明中表示,将取消对进口商信用证的要求,允许直接付款。总统塞西批准了国家将退出的部分经济活动清单,以为私营部门发展提供空间,活动清单涵盖62项经济活动,涉及包括电动汽车、数据网络以及石油和天然气等行业的国有资产转让,旨在推动私营部门在帮助国家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以及增加投资和出口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海合会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
当地时间12月28日,根据印度商务和工业部的数据,海合会在2021-2022财政年度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超过1540亿美元。其中印度对海合会国家出口额约为440亿美元,进口额约为1100亿美元。双边服务贸易额约为140亿美元,其中印度服务贸易出口额为55亿美元。印度在此期间从海合会国家进口原油价值总额约为480亿美元,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进口总额为210亿美元。海合会国家占据印度石油进口市场近35%份额,占其天然气进口市场70%份额。海合会在印度的累计投资达180亿美元。
鉴于双方密切经济关系,印度工商部长皮尤什·戈亚尔和海合会秘书长纳伊夫·法拉赫·哈吉拉夫决定继续推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双方同意加快完成正式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所必要的法律协定起草和技术标准设置。该自由贸易协定被设想为一项全面协议,涵盖大量商品和服务贸易。”“双方还同意继续挖掘双边互补商业经济生态系统所存在的巨大潜力,大幅扩大双边贸易篮子并推进贸易多元化。”印工商部长补充道。
来源:中东研究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