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东资讯
中东新闻简报(3.20-3.26):沙特伊朗两国外长同意近期举行双边会议
发布时间: 2023-03-26 浏览次数: 80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访问阿联酋

当地时间319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抵达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进行正式访问,这是其时隔一年再度访问阿联酋。会晤中,巴沙尔对阿联酋在加强阿拉伯国家间关系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示高度赞扬,并提出任何破坏阿拉伯国家间兄弟般的关系的政策都违背了地区政治原则。双方举行了富有建设性的会谈,将进一步推动两国关系发展,还探讨了如何加强合作以加速推进叙利亚及整个地区的稳定与进步。

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后,阿拉伯国家联盟中止了叙利亚的成员国资格,多个阿拉伯国家关闭了驻叙大使馆,巴沙尔政权陷入空前孤立。近年来,多个阿拉伯国与叙利亚关系回暖,逐步恢复外交接触。20223月,巴沙尔访问阿联酋,成为其自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对阿联酋进行的首次正式访问。20232月叙利亚与土耳其交界地带发生强烈地震,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借赈灾之机表达善意,加快推动地区和解,重开驻叙使馆或就重启外交关系进行谈判。据沙特国家电视台报道,沙特阿拉伯和叙利亚正就恢复两国领事服务进行谈判,两国外交关系可能在近期恢复。

科威特宪法法院宣布2022年国民议会选举结果无效

当地时间319日,科威特宪法法院宣布2022年国民议会选举结果无效,要求恢复2020年国民议会至其完成法定任期,这是该国历史上宪法法院第三次宣布议会选举无效。20126月宪法法院宣布议会无效,要求恢复2009年国民议会,在两次议会召集均未达到法定出席人数后,该议会于同年10月再次被宣布无效。

20229,科威特王储米沙勒解散议会并提前举行大选,试图结束长期阻碍该国财政改革的国内政治纷争。反对派胜选,在议会占据多数席位。12月新一届内阁与国民议会再度出现严重对峙,此轮府院之争源于国民议会提出由政府购买巨额公民贷款法案遭到内阁拒绝,国民议会也拒绝退回法案并对部分内阁成员发起质询,政治僵局导致内阁于20231月宣布集体辞职,这是该国三年内的第六届政府。科威特的政治稳定依赖政府与议会之间的良好合作,近年频繁的府院之争常常导致内阁改组或议会解散,阻碍了旨在减轻该国对石油收入依赖的改革和经济多元化投资。

沙特伊朗两国外长同意近期举行双边会议

当地时间323日,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法尔汉与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进行通话,双方就斋月互致问候,并同意尽快在近期举行双边会议,协商两国重开大使馆和领事馆事宜。

319日,根据伊朗总统府发布的消息,沙特国王萨勒曼··阿卜杜勒·阿齐兹在一封信函中向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希发出访问邀请,邀请莱希对沙特进行正式访问,并对沙特和伊朗这两个兄弟国家恢复外交关系表示欢迎,强调两国应加强经济合作,深化地区事务合作协调。莱希对这一邀请表示欢迎,并强调伊朗愿意同沙特加强合作。

以色列财长再度发表种族主义煽动性言论

当地时间319日,以色列财政部长比撒列·斯莫特里赫在访问法国期间的一次大会上再次发表种族主义煽动性言论。在演讲中,他宣称:巴勒斯坦人是上个世纪的发明,没有巴勒斯坦历史与文化,犹太人才是巴勒斯坦的本地人。,此番言论立刻遭到阿拉伯国家的强烈谴责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批评。

斯莫特里赫是以色列极右翼政党宗教犹太复国主义者党主席,除担任财政部长外,还负责约旦河西岸的“民事事务”。斯莫特里赫经常发表针对巴勒斯坦人以及以色列境内的巴勒斯坦公民的煽动性言论,是巴勒斯坦建国的坚定反对者。227日,2名犹太定居者在哈瓦拉镇被枪杀后,犹太定居者袭击了哈瓦拉镇的巴勒斯坦人,他们烧毁了巴勒斯坦人的房屋、汽车和财产,造成至少1名巴勒斯坦人死亡,390余名受伤。事后斯莫特里赫表示哈瓦拉镇应该被抹去,引起舆论哗然。

同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代表团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地区峰会,美国、埃及和约旦代表出席,讨论在穆斯林斋月开始前遏制地区紧张局势。此次会议是上月在约旦亚喀巴所举行会议的后续会议,是近年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首次高层会谈。

伊拉克和伊朗签署边境安全协议

当地时间319日,伊拉克总理苏达尼在首都巴格达会见了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阿里·沙姆哈尼及随行代表团。会上双方就两国关系、地区安全和政治局势充分交换意见,并就如何加强地区安全与稳定等话题展开讨论。会后阿里·沙姆哈尼与伊拉克国家安全顾问卡西姆·阿拉吉在苏丹尼见证下签署了一项边境安全协议,将维护两国共同边界安全并巩固双边在多个安全领域的合作。

据路透社报道,一名伊拉克安全官员称:“根据签署的安全协议,伊拉克承诺不会允许武装团体利用伊拉克库尔德地区对伊朗发动任何越境袭击。”伊朗将该地区库尔德武装视作其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曾指责这些武装为西方或以色列的利益服务。去年伊朗革命卫队曾对盘踞在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武装进行空袭,指责该团体对伊朗进行渗透并煽动抗议活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敦促黎巴嫩加快改革

当地时间323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代表团结束对黎巴嫩访问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代表团团长埃内斯托·拉米雷斯·里戈呼吁黎巴嫩当局尽快实施金融改革,以满足启动30亿美元一揽子救助计划的条件。里戈表示:黎巴嫩经济形势极其危险,改革进展缓慢恐导致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

2019年以来,黎巴嫩经济持续低迷、公共债务高企、失业率居高不下,在遭遇新冠疫情和贝鲁特港口大爆炸等一连串打击后,黎巴嫩本币对美元的黑市汇率暴跌不断,陷入严重金融危机。2022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黎巴嫩达成一项初步协议,要求黎巴嫩通过改革达成援助条件,以获得该组织提供的约30亿美元资金,从而帮助该国摆脱经济和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黎巴嫩迄今未能实施必要的改革举措以符合援助条件。

随着黎巴嫩当地银行开始实施非正式资本管制,其国内挤兑现象更加严重,恶性通货膨胀导致工资购买力迅速缩水,人民生活水平下滑严重,形成了新一轮抗议浪潮。

内塔尼亚胡推迟以色列司法改革的最后期限

当地时间320日,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宣布调整其右翼政府的司法变革计划,这是面临前所未有的全国性抗议和西方盟友的普遍疑虑后的明显让步。执政联盟的最新声明较原始法案更为谨慎,但仍表示将继续调整法官遴选委员会构成,以使其合理使用对法官提名的否决权,该法案剩余的大部分条款将暂时搁置,直到议会于430日就该问题重新召开会议。

当天举行的议会审查会议对该法案进行了修订,法官遴选委员会成员组成由原计划的9名成员扩大到11名成员,由3名内阁部长、3名联盟议员、3名法官和2名反对派议员组成,这意味着政府可能会以65的优势获得更微弱、更不稳定的多数席位,从而削弱政府对法官任命的潜在影响力。修订后的法案进一步规定,在一届议会任期内,通过法官遴选委员会投票任命的最高法院大法官不得超过2名,除此之外的任何法官任命不仅需获得委员会多数票批准,还需包括至少1名法官和1名反对派议员。

阿尔及利亚与法国消除双边关系裂痕

当地时间324日,阿尔及利亚总统特本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进行通话。双方首先就今年2月法方人员将1名被限制离境的阿尔及利亚公民非法、秘密带入法国一事进行讨论。28日,阿尔及利亚总统府发表声明称,因一名被限制离境的阿尔及利亚公民被法方人员非法、秘密带入法国,阿尔及利亚总统特本宣布召回驻法大使以示抗议。

阿尔及利亚总统府在通话后发表声明表示,双方经过讨论消除了关于这一问题的误解以及因此产生的双边关系裂痕,双方一致认为应加强两国行政部门间的沟通,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此外,特本还表示,阿尔及利亚驻法大使即将返回巴黎。

双方还就去年8月马克龙访问阿尔及利亚期间两国达成的《阿尔及尔宣言》落实情况交换意见,强调两国双边关系和多领域合作将继续推进。双方还讨论了加强和提升两国合作关系的方式及途径,包括特本即将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日程安排。

来源:中东研究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