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中国在中东不想取代谁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前不久几乎同时访华,引起国际舆论关注,外界猜测中国欲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中国外交部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昨日指出,西方舆论过度解读了中国在中东问题上的作用,“我们不能用零和思维,即谁将取代谁,中国没有这个能力,更没有这个愿望。”
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中国中东学会主办的“新形势下中国的中东外交及与中东国家关系”研讨会昨日在沪举行。与会官员、学者就“中国中东外交面临的内外环境变化”、“未来五年中国中东外交的总体目标、战略重点与政策难点”以及“未来五年中国中东外交新思路及政策建议”等主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继续对巴以“劝和促谈”
“埃及大使曾经问我,阿巴斯和内塔尼亚胡接踵访华后,中国会有什么后续动作。我说我们下一步还要与埃及、阿盟和有关各方保持联系。把我们的四点主张向有关方面做一些探讨阐述,听取意见。”吴思科说,今年是奥斯陆协议签订20周年,应该做一些推动工作。中国要充分发挥“与各方都能说得上话”的优势,持之以恒的“劝和促谈”是有意义的。
中国外交部首任中东问题特使王世杰十分认同吴思科的观点,他昨日在研讨会上表示,“中国要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坚持土地换和平原则,支持巴勒斯坦民间对独立国家的正义要求。这次习主席提出的四点意见,虽然好多人以前都讲过,但其重要性在于,巴勒斯坦问题被边缘化之际,中国发出了正义的声音。”
美仍是中东主导力量
不过,王世杰指出,中东对中国是重要利益,但毕竟不是核心利益,“要充分认识中东对中国的重要性,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需要也有力量加大对中东的投入,但要考虑到中东形势复杂敏感,要保证中国经济利益不受损失,但也需要趋利避害。”
王世杰认为,美国仍是中东的主导力量,对美国的中东政策,中国既要坚持原则,又要采取灵活的态度,“美国有排斥中国的一面,也有在中东事务上寻求与中国合作的一面,对中国来说,美国愿意在中东当警察,就让它去管,它越管困难越多,但对美国也不必事事反对,美国能稳定局势,对中国也有好处,中东基本稳定,对中国有利,不是中东越乱越对中国有利。在伊朗核问题上,要坚持中国的正当利益和正当经济来往,在不损害中国基本利益和原则的情况下,中国可以和美国在中东进行合作。”
王世杰建议,中国要与中东各种地区力量打交道,要重视新领导人和青年一代,“伊斯兰势力在中东复兴,短期内,更多伊斯兰势力会在中东国家当权,这是必然的事情,因此加强与当地伊斯兰组织和代表人物的接触,首先是温和派的接触,对中国扩大地区影响有重要意义,因为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本来就没有冲突,在历史上友好交往,要提倡和加强两大文明之间的文化交流。”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前所长朱威烈在会上呼吁,中国要加强对西亚北非的人道主义援助,“根据当地媒体报道,夏天将至,难民处境非常艰难,中国提供了现金支援,我个人建议中国的援助要有可显示度,光是现金,难民没感觉,要有物质,要有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
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