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  学术讲座
中东特使吴思科畅谈中东热点问题
发布时间: 2010-12-09 浏览次数: 847

 
11月30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先生应邀做客《东方大讲堂》第三十九讲,在松江校区为我校阿拉伯语专业、国际关系专业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中东特使谈中东热点问题”的精彩讲座。
 
讲座中,吴特使首先结合中东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资源、文化情况,回顾了本世纪初前十年中东地区所发生的诸如巴以冲突、伊拉克重建、伊朗核问题等热点问题,分析了这些热点问题的发展规律,对全球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引发的美国对外政策调整,以及给中国已经和即将带来的挑战。随后,吴特使围绕造成中东目前严峻、敏感形势的巴以和谈、伊朗核问题、土耳其问题具体展开讨论,在巴以问题上,吴特使指出目前巴以和谈的形势不容乐观,以色列右翼内阁的根本属性决定了其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巴勒斯坦内部权力机构之间的哈巴斯和阿巴斯两派之争也使巴勒斯坦国内陷入权力斗争的僵局,由此巴以和谈仍将是一个漫长的征程。在伊朗核问题上,吴特使指出,有效地解决伊朗核问题对解决巴以问题至关重要,中国一直坚持用外交谈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呼吁伊朗遵循《核不扩散条约》。在土耳其问题上,吴特使认为,“七•五”事件发生后,土耳其问题变得突出重要,而土耳其近年来也一直寻求回归,力求和东、西方保持良好关系,由此不久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成功访土,两国成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讲座最后,吴特使介绍了中东外交的最新进展情况及走向,中国在中东问题上的立场与态度,中阿合作论坛的成就和新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战略合作的发展与前景,并就中东问题归纳出四点意见:树立信心,善抓机遇;释放善意,建立互信;坚持共识,果敢向前;国际携手,共同推进。在谈到我国同中东国家的关系时,吴特使指出,我国历来重视与中东国家的和平友好关系,中国与中东国家之间的传统友谊是建立在政治上互相支持、经济上互惠互赢的基础上,是在多年并肩战斗中所积累起来的深厚友谊,同时吴特使鼓励在座的师生利用语言、专业优势,积极加入到发展中国公共外交的战线中来,以细水长流的方式为中国的民间外交带来深远影响。
 
吴思科特使是我国高级资深外交官,从事中东地区外交工作近40年,曾先后担任中国驻沙特阿拉伯大使、中国驻埃及大使兼驻阿拉伯国家联盟全权代表、外交部亚非司司长。2009年3月起,他出任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履行中国政府在中东问题上的政策主张,通过各种形式与中东问题有关各方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劝和促谈,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而努力。在他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吴特使纵横捭阖,凭借多年的外交工作经验,结合丰富详实的外交实例,以其独特的视角、睿智的思维提出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不仅为在座的师生研究国际问题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思路和方法,更为研究学者们指明了未来的中东问题研究方向。讲座最后,吴特使还与在座的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讲座由中东所副所长马丽蓉教授主持,讲座结束后,吴特使为《东方大讲堂》赠言,鼓励上外学子“成为适应新世纪的高端人才”,东方语学院王广大副院长向吴特使赠送《东方大讲堂》纪念品以致谢意。

(东方语学院廖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