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1日,朱威烈教授就西方拟“对伊制裁”等相关问题接受新民网采访。
(详细内容可收听新民网音频:《“对伊制裁”仍有外交斡旋空间 未到谈中国“否决权”之时》。
主持人: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黄珏。今天是2010年2月11日。
伊朗近日宣布将自行生产纯度为20%的浓缩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因此急于通过新的制裁对伊朗施压。西方媒体最近两天不断营造一种中国反对制裁就会“陷入孤立”的舆论,向中国施压。另外,据媒体普遍报道,俄罗斯在伊朗问题上的态度有所改变,表现出支持对伊制裁的意思。
如何看待西方向中国施压?俄罗斯是否真的改变了态度?今天我们连线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朱威烈。
朱威烈:
……第一,就是说,每个国家都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一样;这个制裁不能伤及到当地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两点我觉得是,无论考虑怎么样的制裁,都是应该着重来研究的。第二就是,目前来讲,轻言制裁,马上就推出措施来,而没有经过新一轮的外交谈判,是不是草率了点……(详细内容,欢迎收听音频)
相关报道:
美国财政部继续对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实施制裁
俄副外长说对伊朗制裁应致力于加强核不扩散机制
新民网声明: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证实或赞成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