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月19日,阿尔及利亚政府军发动最后一轮攻势,形式上结束了持续3天、涉及多国的人质危机。但逐步披露的人质死亡人数还在上升,武装分子扬言将对其他油气基地展开攻击,一些在阿投资国开始计划撤回当地石油员工,一场潜在的危机暗流裹挟着能源战略、地区安全等因素,在阿尔及利亚、马里等北非国家间蔓延。
天然气出口不受影响?
据阿尔及利亚通讯社(APS)19日报道,阿尔及利亚内政部初步公布,阿特种部队已解救685名阿尔及利亚人和107名外国人,击毙32名武装分子,但同时有23名人质遇难。
16日,也就是法国宣布对马里反政府武装展开军事行动的第六天,武装分子袭击了阿尔及利亚东部的因阿迈纳斯油气田,劫持人质800多名,其中包括在油气田工作的美国、英国、挪威、日本、法国、爱尔兰等外籍员工。
武装分子袭击的因阿迈纳斯油气田在阿尔及利亚东部,距离利比亚边境100公里。这一油气田由英国石油公司(BP)、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以及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公司(Sonatrach)在2006年开始共同投资经营,项目建设方为日本日挥公司(JGC)。因阿迈纳斯是阿尔及利亚油气输往欧洲的起点,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
阿尔及利亚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经济规模仅次于南非,位居非洲第二。阿尔及利亚天然气储量全球第五,出口量全球第二,石油和天然气占出口收入的95%以上,欧洲是阿尔及利亚主要的天然气输出国。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根据英国石油公司《2012年世界能源统计报告》的数据统计,2011年,阿尔及利亚通过管道输出的天然气总量为344亿立方米,其中95%以上输往欧洲国家,其中出口至意大利213亿立方米,西班牙94亿立方米,其他欧洲国家22亿立方米,非洲国家15亿立方米。欧洲同样是阿尔及利亚液化天然气(LNG)的主要出口对象,占阿出口总量的98%。
而事发的因阿迈纳斯天然气田年产天然气90亿立方米左右,占阿尔及利亚天然气总产量的12%。英国石油公司的报告显示,2011年,阿尔及利亚共开采天然气780亿立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2.37%。人质危机发生后,国际天然气市场略有震荡。
而据阿尔及利亚通讯社19日报道,阿能源与矿业部长尤素菲称,阿尔及利亚不会因为恐怖分子对因阿迈纳斯的袭击而减少天然气出口,阿尔及利亚将履行对贸易伙伴的承诺。他同时也表示,现在来评估因阿迈纳斯武装袭击事件的损失太早。
西北非安全隐患
世界银行1月15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显示,阿尔及利亚2012年经济增长约为3%,并预计到2015年,阿经济增长将能稳定在4.3%。而地区安全是影响阿尔及利亚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研究室主任李国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于油气产量的增减,更关键的在于如何解决人质危机及保证北非地区的安全环境。
上周,法国高调军事介入西非国家马里局势以履行“非洲宪兵”职责之际,马里邻国阿尔及利亚境内发生了这起震惊世界的人质劫持事件,上述武装人员劫持人质后,要求法国结束在马里的军事行动。
李国富也表示,阿尔及利亚的人质危机其实是法国在马里反恐的延伸反应,阿尔及利亚的安全环境及油气的正常生产跟周边及整个地区的安全环境密切相关,此次事件发生后,其他外国投资者对阿尔及利亚、马里及周边地区都会保持一定的警戒,相关投资活动会受到一定影响。
阿尔及利亚是法国在非洲的第一大贸易国,也成为法国对马里军事行动的第一个波及国。李国富认为,基于殖民的历史传统影响,北非的地理位置以及能源利益等因素,法国仍将在北非地区发挥重要影响。
与此同时,这场危机之所以备受国际社会关注,不仅在于人质众多且来自多个国家,还在于可能加速扩展因法国军事介入马里局势而产生的“外溢效应”:北非、西非宗教极端势力与“转移”至上述地区的“基地”组织正在结成某种利益联盟。有分析人士担忧,这样的军事介入可能会刺激西非各国反政府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同“基地”组织加快合作。
(作者:王琳)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