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  时事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报:美学者认为中世纪中东地区政权更迭致文化混合
发布时间: 2013-01-10 浏览次数: 24

据《科学日报》网站报道,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历史学专家罗伯特·豪格在13日举行的美国历史学会第127届年会上,发表了题为“局限与差距:概念化中世纪阿拉伯与波斯地区地理边界”的演说。豪格说,由于中世纪中东地区政权更迭频繁,各国边界地区产生了独特的文化混合现象。

豪格提出,许多人认为中东地区各国同源,并且因信仰伊斯兰教而文化共通,但事实上,在公元10世纪时,该地区穆斯林只占到总人口的50%。当时,各个国家边界地区都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最初的大规模伊斯兰教传播是由新兴的阿拉伯贵族倡导的。这些贵族欲征收军饷和赋税,但宗教不统一往往让他们的行为遭受非议。于是,宗教成为他们稳固社会地位的手段。他们希望借助宗教的力量来联合边界地区的异己力量,并稳定民心。

豪格还发现,由于政权更迭过于频繁,在中世纪,中东地区的国家边界地区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混合和身份重叠现象。政治和经济的需要使得文化与语言不断变化,边界地区流通的货币就是很好的例证。许多货币同时拥有几种叫法,比如伊朗的伊斯法罕地区铸造的货币就同时拥有5个名字。“因为,货币铸造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政权更迭的速度。”豪格说。

(作者:杨绿)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