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报》12月7日文章 原题:埃及乱局难平美国左右为难 刚刚在以巴冲突中建功立业的埃及总统穆尔西,却在国内遭遇了滑铁卢。连日来,因总统扩权引发的示威抗议愈演愈烈,由首都开罗蔓延到全国,反穆派与挺穆派间的激烈冲突已造成五人死亡、三百五十多人受伤。埃及十一家报刊、三家电视台停刊、停播一天,以示声援,大批民众在开罗解放广场安营扎寨,准备长期抗争。这场穆尔西上台以来最大规模抗议活动呈扩大趋势,短期内没有平息的迹象。埃及目前的乱局正是社会分裂现状的真实写照。
阿拉伯之春没有给埃及带来民主、自由的春天,反而因穆巴拉克的倒台,国家丧失了平衡各方利益的杠杆,社会分裂加剧,权力争夺更趋表面化。当前,埃及社会存在利益、诉求明显对立的三股政治势力:一是以总统穆尔西为首的穆斯林兄弟会;二是在埃及革命、推翻穆巴拉克运动中发挥中坚作用的世俗自由派;三是支持前总统穆巴拉克的旧势力。前政权的倒台,打破了原有的权力结构,国家进入政权重组的过渡期。总统选举的结束,并未给这一过渡期画上句号,各政治力量围绕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等原则问题展开新一轮厮杀,并竞相通过街头运动展示实力。
总统穆尔西由选举产生,把持行政大权,其背后穆兄会控制制宪委员会和协商会议(议会上院),在权力角逐中占据上风。穆尔西本想在促成以巴停火、国际社会地位得到确认之际,一鼓作气,把总统和穆兄会的权力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没想到却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弹。世俗自由派本来就对输掉大选心存不满,认为是穆尔西窃取了革命的成果,如今总统又强势扩权,明确规定其发布的法令、法规具有终极法律效力,不容审查与更改,心中更加不平。为避免埃及重返独裁,世俗派只有诉诸街头暴力,向这位被冠以新法老王的总统施压。
但世俗自由派内部派别林立,相互之间多有猜忌,很难协调。在反对穆尔西问题上,世俗自由派与前政权旧势力间有合作的空间,但也互不信任,很难融合。总体上,反穆势力仍然各自为战,还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反穆同盟,尚不足以动摇穆尔西的根基。
应该说,穆尔西扩权及制宪委员会通过的宪法修改案,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未来方向是试图使埃及重返政教合一的老路。这与美等西方国家倡导的自由民主是背道而驰的,也是与美对阿拉伯世界进行民主改造的大中东计划目标相悖的。
欧洲许多国家已察觉到埃及未来伊斯兰化的苗头,呼吁穆尔西尊重民主进程,勿搞民主逆流。但穆尔西通过调停加沙冲突,已奠定中东和平缔造者的地位。美等西方国家也认定穆尔西在中东问题上是可以合作的伙伴,期待其在中东和平进程面临巨大威胁的敏感时刻,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在埃及问题上,西方阵营左右为难,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表达关注,并希望穆尔西能够率先表现出妥协的姿态。
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