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  时事评论
新华国际:阿翁死因调查难以搅动巴以局势
发布时间: 2012-11-27 浏览次数: 16

巴勒斯坦时间1127日,来自法国、瑞士和俄罗斯的专家组成的调查小组将打开巴前领导人阿拉法特的灵柩,以查明阿拉法特死因。专家将从阿拉法特遗体上提取样本,随后带回各自国家化验。

由于考虑到阿拉法特作为巴民族符号的神圣性,届时将禁止媒体对开棺验尸进行现场报道。

200410月,阿拉法特由拉姆安拉前往法国接受治疗。同年1111日,阿拉法特在法国逝世。今年7月,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披露阿拉法特生前衣物被发现含有高剂量放射性物质钋,由此引发阿拉法特可能是中毒身亡的猜测。巴方随后同意为阿拉法特开棺验尸以查明其真正死因。

墓地周围道路被封

阿拉法特墓位于拉姆安拉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府院内。墓地由纪念堂、清真寺和一个在建的阿拉法特博物馆组成,是当地最为壮观和现代的建筑群。

耶路撒冷曾经是阿拉法特一直梦想安葬的地方。他离世前向巴勒斯坦宗教首领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想葬在耶路撒冷。他的愿望被体现在了墓地的设计中。放置阿拉法特灵柩的纪念堂是一个用乳白色大理石筑成的四方体建筑,它三面环水,下方安置铁轨,暗示此处并非阿拉法特永久安葬的地方,随时可以迁至他的灵魂归属地———耶路撒冷。

记者近日在墓地现场看到,墓地前门和里边的纪念堂以及清真寺都被蓝色的幕布围起,四周通往墓地的道路也被封闭,禁止携带摄像器材的人靠近。据了解,由于考虑墓地结构的复杂性,工程技术人员已经于一周前进入墓地进行挖掘。

从墓前路过的拉姆安拉居民、50多岁的穆斯塔法认为,阿拉法特“被以色列毒死是众所周知的事”,开棺何益?而出租车司机阿布·阿比德则说,阿拉法特老人非常可怜,但是如果能查明真相,他还是支持开棺的。

政治斗争催动调查?

阿拉法特去世已8年之久,他的死因在巴勒斯坦民众心中一直是个谜。但是,为什么在此时重新调查阿拉法特死因?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死因调查是阿拉法特遗老派对于当政派的一次反击,希望借此引发巴民众的愤怒,促使阿巴斯等人垮台。

阿拉法特去世后,巴领导层内部阿拉法特的遗老派以及新领导层之间爆发斗争。遗老派中巴前安全高官穆罕默德·达赫兰和阿拉法特在世时的经济顾问穆罕默德·拉希德等被驱逐出权力中心。

另有分析认为该事件是卡塔尔的政治阴谋。身在马耳他的阿拉法特妻子苏哈在76日接受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时透露,在对阿拉法特遗物进行化验前,半岛电视台已经获悉他可能是因放射性物质致死。半岛台是如何获悉这一情报的呢?

所以许多巴勒斯坦当地政治分析人士认为,卡塔尔是幕后指使者。卡塔尔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想进一步在中东地区证明其大国的角色,同时向阿巴斯发出一个信号:卡塔尔能够左右巴勒斯坦局势,并且可以掌握他的命运。

调查结果影响有限

目前,巴勒斯坦民众普遍认为以色列是谋杀阿拉法特的幕后黑手。但大多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巴勒斯坦人都能够平静、理智地看待这件事情,希望真相能够有“足够的证据”支撑,而非臆测。

由于巴勒斯坦社会环境的改变以及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铁腕控制,巴勒斯坦民众很难再次掀起大规模的反以行动。

一方面,经过8年多“第二次大起义”(2000-2008年间的巴以冲突),民众普遍厌倦暴力冲突。他们甚至怀念大起义前的生活。那时没有隔离墙、检查站,可以在巴以地区自由穿行,可以去以色列打工赚取较高的收入。而现在以色列的封锁让他们工作难觅,生活窘迫。

另一方面,自2000年“第二次大起义”爆发以来,以色列通过修建隔离墙、增加检查站和在巴内部安插情报人员、收缴私人武器等,已经完全控制住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局势。

此外,哈马斯对此事也漠不关心,几天前的阿拉法特8周年祭日,哈马斯在加沙甚至禁止民众出门纪念。所以,此次阿拉法特死因调查一事,不管最终结果如何,都将很难再引发巴以局势动荡。

(记者:吕迎旭 陈序)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