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  时事评论
文汇报:叙内战,潜伏30年“病毒”爆发
发布时间: 2012-09-27 浏览次数: 40
 

西亚文明古国叙利亚在流血。

大马士革、霍姆斯、哈马、胡拉、阿勒颇,这些城市名字一年多来屡屡被世界媒体提到,并非因为在那里发现了稀世文物,而是因为那里发生了惊世杀戮。延续了一年半的武装冲突已使叙利亚陷入内战,内战既有外部势力插手因素,更有内在历史原因。确切地说,这场内战应该追溯到30年前。

“哈马事件”结下怨仇

198223日凌晨2点,在叙利亚东部省会城市哈马巡逻的一支叙利亚军队遭到袭击,袭击者为叙利亚穆斯林兄弟会下属武装组织,约20名士兵遇袭身亡。武装组织的首领阿布·巴卡命令哈马武装人员发动“总起义”,清真寺高音喇叭响彻全城,号召民众向叙利亚执政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发起“圣战”。

到次日拂晓,约有70名叙利亚党政官员被杀,武装人员旋即宣布哈马市已被“解放”,并号召叙利亚全国民众向叙利亚政府开战。在“起义”持续的10天之内,共有包括省长在内的约250名叙利亚党政官员被杀。在此之后,总统哈菲兹·阿萨德下令镇压。军队在包围哈马之后要求城内武装人员投降,投降命令被拒之后,一万多名军人动用坦克和火炮对哈马实施“焦土式”攻击。持续3周的镇压造成包括平民在内的大批人员死亡,这就是著名的“哈马事件”,一起发生在叙利亚的民族悲剧。

这场悲剧之所以与叙利亚今天局势相关,是因为哈马事件的受损方、当年向政府发起攻击后遭到无情镇压的叙利亚穆斯林兄弟会,今天已在叙利亚重新得势。今年5月,《华盛顿邮报》驻贝鲁特首席记者莉斯·斯莱尔撰文认为,在今天叙利亚各反对派势力中,叙利亚穆斯林兄弟会已经取得“支配性地位”。马格斯·诺莱尔、大卫·鲍洛克上月联手在《以色列时报》撰文,进一步指出,“作为叙利亚最大的反对派,叙利亚全国委员会现在已经被叙利亚穆斯林兄弟会充分渗透,并且完全受其掌控。”

三大因素造成对立

叙穆兄会掌控了叙利亚全国最大的反对派,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的内战是当年血战的继续。而悲剧的根源在于叙利亚执政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与叙穆兄会之间长期未解的敌对关系。

叙穆兄会创立于20世纪3040年代,成立初致力于结束法国殖民主义托管、争取国家独立、按照伊斯兰教精神实行社会政治改革。1946年法国撤出叙利亚后,叙穆兄会更关注社会政治问题,反对当局世俗化和政教分离的社会改革。1961年,叙利亚举行议会选举,赢得10个席位的叙穆兄会组建政治集团,反对当时尚未执政的复兴社会党的政治主张。1963年复兴社会党执政后,叙穆兄会转而反对叙政府,并与政府多次发生冲突。

造成双方冲突主要有三方面因素。第一是政治因素。执政的复兴社会党主张阿拉伯民族主义,而叙穆兄会则认为民族主义属“非伊斯兰”而不可接受,坚持其政治与宗教不可分离的主张。第二是经济因素。复兴社会党成员多出身寒微,因此主张激进的经济改革政策,要求对私营经济国有化。而叙穆兄会领导成员多为贵族,在商业和地产领域拥有绝对实力,因而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第三是宗教因素。复兴社会党虽然是一个世俗政党,但其成员来自伊斯兰少数派——什叶派的一个分支阿拉维派,而叙穆兄会成员则属于伊斯兰多数派——逊尼派,而在一些保守的的逊尼派穆斯林看来,阿拉维派属于“异教徒”。

英国中东问题专家派提克·希尔在其《叙利亚的阿萨德——争夺中东》一书中指出,从1976年至1982年,逊尼派伊斯兰武装人员向复兴社会党控制下的叙利亚政府展开了一场“长期恐怖运动”。对于叙穆兄会的袭击,政府的回应是大规模逮捕、酷刑、甚至死刑。但双方冲突并未因此减少,终于酿成了大规模流血的哈马事件。

伊战创伤留下隐患

哈马事件使阿萨德消灭了作为武装政治反对派的叙穆兄会,其残余人员一部分逃亡沙特、苏丹等国,另一部分潜伏地下。此后,素有“中东谋略家”之称的阿萨德开始实行怀柔政策。政府除了让逊尼派穆斯林实力人物分享经济利益之外,还修建了数千个清真寺,并且创办了一批伊斯兰教高等学府,而阿萨德身体力行推进宗教怀柔。他这一系列措施为的是一个目的,希望借此培养“温和的”逊尼派穆斯林,以弥合创伤,弱化叙穆兄会报复念头,以期政权长治久安。阿萨德去世后,巴沙尔萧规曹随,继续实施这一政策。

而在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后,双方似乎出现了进一步和解的希望。伊拉克是个什叶派穆斯林国家,但在萨达姆统治期间受到打压,而萨达姆的出身地提克里特却属于逊尼派穆斯林势力范围。因此,尽管萨达姆是世俗主义者,却被视为逊尼派代表,这一点与阿萨德父子情况有些相似——他们也是世俗人士,却被认为代表阿拉维派。萨达姆被推翻后以极为难堪的方式被美军擒获,并最终被什叶派新政权处死。这让先前受他压迫的伊拉克什叶派高兴,但深深触痛了伊拉克的逊尼派,他们遂以各种形式与占领军对抗,包括武装斗争。

教派冲突酿成内战

然而,虽然逊尼派在伊拉克是少数派,但在整个伊斯兰世界却是绝对的多数派。因此,为了支持伊拉克逊尼派,来自伊斯兰各国的逊尼派武装人员不断流入伊拉克,加入伊拉克反美武装斗争。而许多武装人员选择在叙利亚聚集,并从叙伊边界进入伊拉克。在此期间,包括叙穆兄会在内的叙利亚逊尼派团体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负责安置接待武装人员,然后把他们送至伊拉克境内。同样在此期间,叙利亚政府对境内逊尼派团体的这一系列行动眼开眼闭,这让叙穆兄会领导人非常满意,其时双方俨然结成了心照不宣的反美统一战线。但好景不长,当美国发现问题所在之后立即对叙利亚施加强大压力,巴沙尔自然顶不住,于是叙政府军开始在叙伊边境加强了巡逻。这样一来,流入伊拉克的武装人员逐渐减少。而这样的结果自然使叙穆兄会难以接受,双方关系重现紧张。而对于叙政府来说,这一前松后紧的做法却给自己留下了后患:大批逊尼派武装人员因为去不了伊拉克,留在叙利亚,这就为今天的乱局埋下了更多的火种。

美国人米歇尔·休尔是中情局前情报官,同时也是当时的拉丹追踪小组核心成员,他今年4月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谈叙穆兄会时引用了一位叙利亚人士先前说过的一段话:“他们(叙穆兄会)的组织才能可以让他们在现政权垮台后填补任何真空,他们等待了几十年,这些人很有耐心。”

这样的耐心使他们终于等到了2011315日。这一天,叙利亚安全部队向示威群众开枪,造成了***件。这一错误给叙穆兄会带来了机会,作为武装反对派的骨干力量,他们以此为理由,不断通过叙利亚全国委员会之口呼吁外国武装干预,并联手“叙利亚自由军”以及70多个先后进入叙利亚的逊尼派武装派别与叙利亚政府军展开浴血鏖战。休尔认为,叙穆兄会的最终目的就是杀死巴沙尔,消灭阿拉维集团。

(作者:唐见端)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