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国务卿克里近日结束了他就任国务卿五个月以来的第五次中东之行。尽管访问次数频繁,但实质成果却收获甚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刊登题为《到达即死》的文章,试探启动中东和平进程为何无人乐见,而克里却忙着为此奔波?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6月30日,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结束了为期四天的推动中东和平的访问。在过去五年里,他一直为恢复以色列-巴勒斯坦对话持续不断地努力。这是克里2月就任国务卿以来第五次到访该地区,期间美国的高级外交官穿梭于耶路撒冷、拉马拉和安曼之间参加各种会议,会议有时甚至开到次日凌晨时分。
有人认为,如此频繁的外交活动,或有望在近期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在以色列,克里不懈的外交努力却为很多人不解。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美国务卿要在其外交政策的第一步涉足如此复杂的问题,甚至在许多人看来,这个问题压根是无法解决的。”一位名为兹维•拉菲亚的前外交官这样说道,他曾密切亲历美以关系长达40年之久。“很多以色列人都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他选择下赌注,把自己的声望押在这件事情上••••••如果他成功了,大多数以色列人会说,这是‘上帝保佑’。但以前也有他的同僚为此事作出过努力,全都失败了,他这次成功的机会也微乎其微。”
如果克里在这个问题上付出的不懈努力令以色列人费解,那么他们自己也不会对此问题加以重视。周一,影响国家舆论基调的三大网站发布的晚间新闻充斥着埃及大规模反政府抗议。《新消息报》是以色列日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同天发行的该报前四页内容都与埃及相关,接下来的14页均与本国内政有关。克里的照片只出现在第18页上,标题“空手离开”也仅仅使用了中等字号。
另一份畅销日报《以色列晚报》使用了相似的标题:克里“72小时疯狂奔波后空手而去”。保守派专栏作家阿默农•洛德则偏执地认为:“忘记它吧,这不是一个旨在追求历史成果的(和平)进程。这只是美国政府追求其在中东地区亮相,以显示他们似乎在中东正在做着什么。”
洛德曾经是一名反战分子。在1993年《奥斯陆协议》签署带来了短暂的乐观过后,哈马斯和法塔赫发起了巴勒斯坦恐怖袭击事件,也就是众所周知的第二次巴勒斯坦起义。这一事件致使洛德改变立场。洛德的右翼倾向比大多数人更严重,但他代表了以色列主流群体中常见的怀疑主义态度,质疑巴勒斯坦现在或将来是否有实现和平的可能性。
认定克里注定无法成功的不仅仅是右翼人士。以色列《国土报》的专栏作家巴拉克•拉韦德称这位国务卿的努力是“幼稚”且“笨拙的”。他的同事阿里•沙维特直言,“没有以色列人或巴勒斯坦人会真的认为克里的努力能有成效。”
此时去尝试推动和平进程,的确有些奇怪。因为美国和以色列在中东还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在伊朗,离心机仍在高速旋转;在以色列和叙利亚交界处,一场持续两年的叙内战已夺去了近10万人生命,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圣战主义者,向邻国约旦输送了50万难民;以色列的其他边境也不省心——真主党和哈马斯从黎巴嫩和加沙策划袭击,埃及面临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抗议活动。
以色列内部也四分五裂,市民走上街头,大吐经济苦水。2011年,全国范围内举行示威游行,抗议生活成本上涨,数十万人参与其中。今年,群众举行较小规模的集会并包围了财政部长的住所,抗议财政紧缩计划。
现在,和平进程完全不是以色列人关注的头等大事。据特拉维夫大学和以色列民主研究所所作的例行调查,最近一个月的和平指数显示,以色列人认为日益严峻的贫富差距、伊朗的威胁、公共安全和财政赤字才是他们国家正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与巴勒斯坦对话的重要性则仅列第五位,只有10%被访者认为,该问题是亟需政府解决的。
在寻求与巴勒斯坦达成和平协议的进程中,过去失败的经历都有损于以色列的形象。许多人把这归结为巴勒斯坦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2008年对时任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合理提议的失败回应,也有人将其归咎于阿巴斯的前任亚西尔•阿拉法特犯下的类似错误。有迹象表明,在八年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戴维营首脑会议上,巴勒斯坦领导层并不愿意签署终止冲突的协议。
他们认为,错误可能在于巴勒斯坦人自己的内讧:阿巴斯的法塔赫只在约旦河西岸有权威,而在加沙有权威的哈马斯则谴责克里推动和平的努力会带来一场“浩劫”。而且,他们指出,巴勒斯坦当局的媒体和学校煽动了反犹太人的仇恨情绪。
然而,除了绝望之外,人们也普遍意识到,除了两国制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可作选择的方案。
在特拉维夫大学和乔治敦大学执教的美以关系问题专家尤西•沙恩说:“美国务卿能够在该地区投入如此多时间和精力,确实是了不起的。”
“几位总统都曾在(巴以)和平进程中投入了巨大的努力——特别是比尔•克林顿和乔治•W•布什——但他们都无功而返。这个问题可能很重要,但总统不应该在这个问题上投入全部精力。不过这也是个悖论:总统也不能对这个问题完全不上心•••尺度是非常难以把握的。”
巴勒斯坦当局自己把当前僵局的原因归结为一个词:定居点。作为目前以色列议会中势力最大的派系,利库德集团传统上支持兴建定居点政策,而更加强硬的派别在本周的党内选举中有所斩获。巴勒斯坦官员将这些强调为以方使(巴以)和谈陷于僵局的证据。
今年3月,以色列《国土报》透露,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同意再次停止了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的住房建筑工程,以此表示他对克里希望能够恢复对话的诚意。但是,这一举动只坚持到了6月底。6月30日星期日,在克里离开耶路撒冷前的几个小时,当地媒体报道,住房部计划在耶路撒冷东南部的霍马山犹太居民区新建住房,而巴勒斯坦人一直认为以色列政府的这一举动会阻断主要由阿拉伯人居住的东耶路撒冷的部分土地与约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恒之间的交通。
但是,定居点只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官方存在严重分歧的诸多核心问题之一。还有问题例如,巴勒斯坦人要求自1948年战争以来数以百万计的难民们及其后代拥有“返乡权”,但以色列的历届政府对此从未同意。此外,在如何分配稀缺的水资源,耶路撒冷的地位,如何缓解以色列担心巴勒斯坦会成为更多恐怖活动跳板等问题上也存在严重分歧。
目前还不清楚克里打算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困扰了一些比他经验更丰富的和平使者几十年时间。据约旦媒体报道,克里正试着在该国组织一个四方和平峰会。而且国务卿本人也暗示,他设想了一种实现和平的方式,可以“令人称奇”。
(巴以)和平进程中,有许多问题是可以预见的,许多问题已经存在了数十年之久。到目前为止,克里也被这些问题绊住了脚步。以前外交官拉菲亚说:“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件事。一方面,我们说‘上帝保佑你,国务卿先生,我们祝你好运’;另一方面,我们想知道,‘你如此奔波,是希望取得什么样的成果?’现在整个中东地区都是沸腾的,你专注于巴以和谈,但这对此刻发生在叙利亚和伊朗的杀戮没有任何影响,对埃及的当前危机也没有任何作用。我们有些困惑,但我们祝福你。”
(记者:高菲)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