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一场革命,埃及民众推翻了执政30年的穆巴拉克,但两年来国内政局的动荡和经济走势的低迷预示着埃及人并未获得憧憬已久的民主与自由,早期的革命理想也在各方势力的角逐中消失殆尽。埃及好像用两年的时间进行了一场折返跑。
为穆巴拉克“清场”
在埃及民选总统穆尔西被军方“罢黜”之后,埃及深陷骚乱乃至暴力之中甚至大有“难以自拔”之势。昨日,埃及国营电视媒体报道称,埃及内政部表示,穆斯林兄弟会最高领袖巴迪亚在开罗阿达维亚清真寺广场附近的一处公寓内被逮捕,埃及国营与民营电视台都播出了巴迪亚被警方带走的画面。
与此同时,另一戏剧性的局面出现了。同样是在昨日,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的律师表示,85岁的穆巴拉克有望在未来的48小时内获保释。这个曾被指控涉嫌谋杀和腐败等数宗罪的埃及前总统又为当前动乱的埃及政局增加了不确定性。
事情的起因要从7天前说起。8月14日,促使这一次巴迪亚被逮捕的暴乱——“清场”行动响起炮火。清晨7时许,埃及政府开始对聚集在首都开罗阿达维耶清真寺广场及复兴广场的穆尔西支持者实施清场行动。现场目击者描述,这两场清场行动,现场浓烟滚滚,不时有枪声响起,造成人员伤亡。虽然遭到了清场,但示威活动并没有因此而停止,一些原本在两广场静坐的示威者转移至其他地点继续抗议,同时穆兄会号召更多成员及前总统穆尔西支持者走上街头,对安全部队的行动表示抗议。就在此次暴力活动刚开始不久,任职仅一个月5天的埃及副总统穆罕默德·巴拉迪宣布辞职。
8月19日,埃及国家古物部表示,该国著名的马拉维国家博物馆,15日遭暴徒闯入并遭到大肆破坏,在1089件馆藏文物中,有多达1040件被掠去,法老棺椁、雕像等搬不走的则被原地破坏,损失惨重。
根据最新埃及官方公布数据显示,这场始于8月14日的冲突已经导致近900人死亡,但穆斯林兄弟会宣称有2000多人死亡。作为回击,多名***私刑处死。
然而,就在埃及内部动荡不堪又对外部“干预”回以强硬表态的敏感又关键时刻,一个让外界本以为早已淡去政坛舞台的“埃及最后一位法老”——穆巴拉克,即将再次复出,尽管当下的埃及怨声鼎沸、动荡不堪更甚于当年。对此,有网站刊登图片,这样描述时下的穆巴拉克:他似乎在铁窗之内,但戴着墨镜,表情很酷。其律师迪布表示,穆巴拉克被拘的惟一法律根据是一宗腐败案,该案预计本周晚些时候了结,但随后埃及新闻部官员澄清,释放穆巴拉克只是暂时的。
清场后,穆兄会尚未喘息过来,而埃及当局短暂释放穆巴拉克的做法着实令外界对埃及的走向担忧重重,似乎由穆尔西支持者带来的动乱、逮捕巴迪亚,是为了曾经的铁腕统治者穆巴拉克的出场。恐怕很难用“巧合”二字来解释埃及过渡政府的一系列举措。
埃及这两年
自2011年2月,执政了30年之久的穆巴拉克黯然下台。2月11日,埃及副总统苏莱曼宣布:“国家目前正在经历困难时期,穆巴拉克决定辞去总统职务,并已经授权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掌管国家事务。”顿时,开罗解放广场的人群中爆发出一片“我主伟大”的欢呼,抗议者们拼命跺脚、奔跳、拥抱士兵。
1981年10月,穆巴拉克当选埃及第四任总统,2011年2月,经过18天的民众抗议其继续执政声浪,最终穆巴拉克极不情愿地低头下台。执政30年,他被外界描绘为典型的阿拉伯独裁领袖。纵使愤怒的抗议者走向解放广场,大声抗议国内严重的物价飙升、失业和腐败等问题,焚烧警察局和政党总部,而穆巴拉克依然忙于部署国家军队,命令切断通讯网络。
穆巴拉克下台后,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接管国家权力,议会被解散,宪法中止。在当年11月埃及举行首次民主议会选举中,民众较为热情。最后选举结果为宗教政党获2/3席位,其中穆斯林兄弟会占据半数,穆兄会是当时埃及最大的政治组织。除了穆斯林兄弟会,另两个相对较大的参选党派联盟分别为埃及集团和继续革命联盟。
2012年6月24日,穆尔西在总统选举中赢得51.7%的选票,成为埃及历史上首名非军方身份总统,也即埃及第五位总统。11月下旬,穆尔西颁布新法令赋予总统新权力,包括可解除穆巴拉克时代的总检察长及任命新人选,这一声明引发多座城市的示威和暴力冲突。反对者认为这是他想要独揽权力的象征,而穆尔西辩称这是民主改革的需要。接下来形势急转直下,2013年1月,示威者与警察在大规模示威两周年前夕发生暴力冲突。
6月30日在穆尔西上台一周年之时,在埃及最大的反对派联盟“救国阵线”鼓动下,埃及爆发百万人示威,要求穆尔西下台。最终在7月3日,国防部长塞西宣布提前举行总统选举、由最高宪法法院院长暂行总统职权,标志着惟一的埃及民选总统穆尔西也再次下台。
自穆尔西下台后,最高宪法法院院长曼苏尔出任临时总统,7月9日,曼苏尔任命埃及主要反对派联盟“全国拯救阵线”领导人之一穆罕默德·巴拉迪为过渡政府副总统,新内阁成员中未包括伊斯兰党派人员。穆兄会认为当局不具备合法性,拒绝参加其举行的任何和解会议。此后,埃及局势更加变幻莫测、动荡不安,示威游行及暴力冲突时常发生。
埃及政治局势周期性动荡对经济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夏季假期来临,本应是埃及旅游业大量吸引欧洲游客度假,赚取外汇和创造就业岗位的大好时机,然而,当政府宣布全国进入为期一个月的紧急状态,夜间实行宵禁,埃及的经济形势又一次随着政治动荡走向谷底。在安全部队清场当日,埃及股市和银行宣布关闭,旅游公司纷纷取消前往埃及的行程。市场人士分析,从目前局势来看,年初预计1.2%的埃及经济增速如今难以实现,而且到今年底失业率很可能从目前的13%继续上升到15%。社会动荡和经济发展持续低迷,形成的恶性循环必将是政府走出发展困境的最大难点。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埃及在国际石油运输中的特殊地位,其政局持续动荡,给周边国家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甚至间接影响着国际油价的走势。
约旦商会主席近期发表一份新闻公报指出,埃及政局持续动荡将对约旦的经济和国内市场产生负面影响。公报称,约旦私营企业与埃及商业和工业部门有着密切的战略利益,两国间签署了许多进出口贸易协议。他指出,埃及政局的持续动荡将对两国间强有力的经济合作关系产生消极影响和干扰。
尽管埃及本身并不是一个重要的产油国和石油输出国,但是在国际石油运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埃及掌控着两条重要的运输通道。一条是苏伊士-地中海石油管道,另一条则是苏伊士运河。数据显示,埃及所掌控的两条石油运输通道总共日输送石油超过450万桶,这足以对全球原油市场产生地震式影响。
三股势力“搅动”埃及
一直以来,埃及的世俗自由派与以穆兄会为主的宗教派以及军方成为埃及国内政治走向的三股重要影响势力。
世俗自由派支持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革埃及政治制度,建立一个像土耳其一样的多元现代民主社会,主张社会正义、公民自由、信仰平等,以及提高女性地位、重振民族尊严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民众求发展、求变革的心愿。但总体来看,自从两年前将执政30年的穆巴拉克赶下政治舞台以来,由于种种自身的矛盾,他们始终缺乏来自民众的广泛支持。一方面世俗派支持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革埃及政治制度,但另一方面又极力避免革命后伊斯兰势力通过民主程序崛起;他们极力支持埃及民主自由的革命,但是却对之前的旧政权心存“不舍”,时常自相矛盾。另外,他们有着社会普通民众不可及的收入,享受“精英”教育,谈吐及思维方式与普通民众格格不入。这是他们缺乏民意基础的重要原因。
穆兄会在革命前属于政府规定的非法组织,直到今天世俗派仍质疑它的合法性,认为穆兄会无权组党参政。但世俗派又不得不承认伊斯兰党团在革命后通过民主程序走上正式舞台,是顺应自由主义者所提出的政治民主和公民自由主张的。另外,世俗主义者所主张的政治、宗教完全分离在相当一部分埃及民众看来行不通,因为政治是生活的一部分,许多埃及人信赖、认可带有伊斯兰色彩的政党。处于社会下层的民众更是认为,穆巴拉克执政时期各种问题积重难返,正是政府强化世俗主义、与伊斯兰教义渐行渐远的恶果。
尽管世俗派与宗教派的争执难以调和,但二者之间的最大差别在于伊斯兰宗教派所拥有的民众基础要多于世俗派。
穆兄会为代表的宗教派,出于信奉宗教的考虑希望建立如伊朗一样的伊斯兰神权政治,然而,穆兄会不仅与世俗派意见不一,与军方的对立也是由来已久。早在穆巴拉克时期,穆兄会就受到军方压制,甚至被穆巴拉克取缔。后来,穆兄会经过多年积聚力量,最终穆尔西上台后,宗教派与军方势力反转,军方被穆尔西当局边缘化,与之前军方一直在埃及政坛的影响力形成对比,这令军方难以接受。毕竟1952年以来军方就是埃及政坛上的主角,即使穆巴拉克倒台后,军方依然认为自己是政坛的主导力量,肩负维护政局稳定的责任。另外从眼下来看,军方自认为这次行动具有合法性,是顺应埃及大多数民众的意愿。最近民意调查表明,军方依然是埃及人民最信赖的力量。
对于埃及国内目前的三股主要势力:世俗派、宗教派与军方,有分析认为,当下主掌过渡政府的军方并不希望看到穆兄会掌控埃及的发展方向,而是想让一个更加世俗开放的力量带领埃及。而如果埃及的民主进程依旧可以恢复,那么宗教势力与世俗势力的博弈仍将继续。
未来局势走向仍不明朗
眼下的埃及正处于十字路口,它是选择“土耳其模式”(建立一个多元的现代民主社会),还是退回到穆巴拉克时代(高压的军事独裁),抑或走向“伊朗模式”(奉行伊斯兰神权政治),这当然取决于埃及民众以及埃及最重要的三股政治力量——军方、以穆兄会为代表伊斯兰主义者和世俗自由派,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也可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放眼国际社会,目前对于埃及的政治变局存在两个针锋相对的舆论阵营:“民主派”和“宪政派”。“民主派”认为,试图维护独裁统治的埃及军方发动了一场粗暴践踏民主的政变;“宪政派”则一口咬定,是穆尔西及其党派妄图复辟政教合一的神权政治,军方的行动是在捍卫民众的自由权利。然而不论是民主派还是宪政派,也都想以此为机会在埃及动荡之中成为影响埃及走向的政治力量。
对于接下来埃及的走向,有多种分析预测。
有分析称,埃及分裂日益加深,而军方似乎在重复穆斯林兄弟会犯下的错误,他们傲慢地滥用“民意”,其目的无非是迅速获得胜利,而非妥协。如果军方继续坚持其路线,埃及可能不久后重回军事独裁统治之下。也有报道称,埃及当局严厉***体如何报道镇压事件也是其走向独裁的另一迹象。
另一种推测认为埃及的血腥清场似乎在将埃及逼向内战,但有分析称埃及爆发全面内战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陷入无限期冲突至少从目前来看并不符合双方利益,并且其代价无论对军方还是穆兄会都是难以承受的。
从军方角度出发,有预测分析,埃及政府和军方可以在短期内控制住抗议和冲突局面,随后对穆兄会高官和成员采取抓捕、审判等行动,甚至宣布其为“恐怖组织”,把穆兄会暂时逐出政治舞台。而作为改变政权的推动者以及平定局势的主要力量,军方还将在埃及政治进程中占据特殊地位。
(实习记者 刘玉飞)
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