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伊朗总统莱希乘坐的直升机发生事故,在伊朗西北部东阿塞拜疆省紧急降落。20日,伊朗官方确认,莱希和与其同机的外长阿卜杜拉希杨罹难。伊朗国内有比较明确的关于总统遇难等情况下总统权力过渡的制度规定,因而该事件对伊朗内政外交所造成的不确定性是可控的。在确认莱希遇难的20日,伊朗政府、议会和司法领导人召开会议后确定,将于6月28日举行选举,选出下一任总统。
尽管伊朗所在的中东地区正值多事之秋,但总统罹难之后,伊朗仍将延续其保守性的务实主义外交。
负重前行、鞠躬尽瘁的领导人
斯人已去,各种媒体上有很多关于莱希总统个性和执政风格的分析文章。总体上,大家认为莱希是一位不苟言笑,严肃严厉的政治家。笔者曾经与莱希总统有过一面之缘。2023年2月15日,莱希总统来华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与中国学者举行了一场座谈会,笔者是参加这场座谈会的学者之一。那次一面之缘莱希总统的确给笔者留下了上文所述的这种印象。这种严肃的表情固然与其长期在司法部门工作所形成的习惯性表情有关,但更多地可能是折射了莱希本人负重前行、鞠躬尽瘁的风格。
2021年莱希当选总统之时,正值美国对伊朗的制裁达到新的顶峰之际,又恰遇新冠疫情袭击,伊朗经济处于极端困难的状态。如何稳定经济并且改善民生,并进而恢复民众的信心,是莱希当时面临的主要严峻挑战。就任总统之后,莱希多次前往边远地区省份访贫问苦,深入田间地头和工厂车间。在其担任总统的34个月时间里,他访问了大多数伊朗省份。从伊朗最东部地区一名在缝纫机上工作的残疾妇女,到西部城市萨南达季的库尔德商店老板,再到在伊朗中部一条荒芜的道路中间拦住总统汽车的老妇人,处处都能看到总统对民生的关心。不仅如此,莱希在其34个月的任期内29次出访,足迹遍及伊朗周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23个国家。
事实上,据伊通社报道,5月19日,莱希是在参加完伊朗与阿塞拜疆交界处一座大坝的开工仪式后,在返回伊朗国内途中发生坠机意外的。这也是其鞠躬尽瘁的体现。伊朗民众中有一部分人将经济困难归咎于莱希的执政不力,这显然是不公平的。莱希力图在美国对伊朗制裁不可能取消的情况下,亲力亲为促进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以履行其作为总统的责任。莱希亲力亲为、鞠躬尽瘁的执政风格为伊朗在困难时期保持基本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外交将延续保守性务实主义风格
毋庸置疑,在过去一段时间,伊朗国内政治出现了保守化趋势。莱希作为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之所以能够当选总统,正是这种政治保守化趋势的体现之一。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保守化固然有着深刻国内政治背景,植根于伊朗伊斯兰革命,但另一方面,伊朗政治的保守化更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断打压伊朗的必然结果。
伊朗国内以及国际上都有学者错误地认为,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原因在于伊朗实施的激进政策。伊朗国内也存在一些政治势力至今仍然抱持美国取消对伊制裁的幻想。但是事实上,美国对伊朗制裁的根源在于美国国内政治,在于美国国内存在强大的反伊朗力量:包括因为1979年人质危机所产生的反伊朗的社会力量、反伊朗伊斯兰政权的自由主义政治力量,以及特别是美国国内亲以色列的力量。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国内政治的上述状况不可能发生变化,美国也不可能改变对伊朗的政策。
亲美亲西方的鲁哈尼2013年当选伊朗总统,是伊朗国内最近一次、也许也是最后一次所做的政治转向的尝试和调适。但美国未能在2015年伊核协议签署之后取消对伊朗制裁,而且美国还在2018年退出伊核协议,并对伊朗实施“极限施压”,再次打破了伊朗对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幻想。从这个意义上说,莱希2021年当选总统是美国长期打压伊朗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伊朗政治精英对西方幻想破灭的结果。
很大程度上源于上述幻想的破灭,2018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之后,伊朗国内也在刻意地限制亲西方改革派力量的发展。2021年的总统选举以及2023年议会选举和专家会议选举,改革派力量基本被排斥在上述进程之外,而保守派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伊朗国内政治结构中取得了主导性地位。将于6月28日举行的总统选举将是另一场国内政治博弈,但这种博弈是伊朗保守派内部的一场权力洗牌,不会对伊朗内政外交产生实质性影响。
一方面,保守派仍将执伊朗政治之牛耳,另一方面,如何在困难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仍将是下一任伊朗总统必然要思考的问题。为创造必要的周边国际环境,伊朗仍将会奉行有克制的周边缓和外交,并将坚持向东看外交战略。保守性务实主义仍将是其外交的基本方向。
(金良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