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两个宿敌之间的关系终于转暖。据沙特媒体报道,沙特外交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13日说,已邀请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前来沙特访问。他说,“任何时候扎里夫觉得访问时机合适,我们都愿意欢迎。”对此,伊朗官员于14日迅速对沙特的邀请做出积极反应。伊朗官方旗帜电视台14日援引外交部副部长阿卜杜拉希安的话报道:“伊朗欢迎以对话和会面解决地区争端,消除误解和进一步推进双边关系。”伊朗政府发言人诺乌巴赫特告诉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记者,沙特是伊朗邻国,增进睦邻关系符合这一地区的利益,“伊朗政府的意愿是,促进与沙特的关系符合两国利益。”
最近20年,沙特逐渐取代埃及和伊拉克成为在阿拉伯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国家,并成为唯一在政治上和宗教上与伊朗对抗的阿拉伯国家,双方在核问题、叙利亚国内冲突、黎巴嫩党派和教派政治纷争、穆斯林世界领导权、石油出口和价格、波斯湾通道安全等方面存在着长期和不断的龃龉甚至冲突。两国间许多旧有矛盾尚未化解,新的纷争问题又开始了,两国间虽从未发生过任何武装冲突,但似乎中东地区大部分的冲突又都有两国暗斗的影子,这种暗斗跌宕起伏,此消彼长。去年11月伊核问题六国与伊朗达成协议后,伊朗与其海湾地区邻国关系得到缓和,伊朗外长扎里夫已先后前往科威特、卡塔尔、阿曼和阿联酋等国访问,但迄今尚未到访沙特,因此沙特与伊朗握手,无疑是阿拉伯世界与伊朗最重要的和解现象。
沙特曾将伊朗视为最大威胁
沙特和伊朗都是中东地区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大国。沙特拥有223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和2370万人口,是欧佩克(OPEC)的核心成员,也是美国在中东最重要的盟国之一。沙特还拥有逊尼派穆斯林的圣地麦加,是世界逊尼派穆斯林的中心,年人均收入超过2万美元;伊朗拥有164万平方公里土地和8000万人口,是美国和以色列在中东地区最主要的敌手和西方在伊斯兰世界的唯一制裁对象,伊朗同样也是欧佩克的重要成员,人均收入超过7000美元。伊朗是世界什叶派穆斯林的中心国家。
沙特与伊朗之间的关系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沙特向美国提供了600亿美元的军购大单,其目的不是为了防范近在咫尺的以色列,而是为了应对在波斯湾扩大军事影响力和全面推进核计划的伊朗。沙特自诩为海湾国家安全的保护者,而伊朗也要成为波斯湾地区的主人,因此两国在波斯湾航道问题上利益诉求长期对立。沙特在核问题上与伊朗龃龉不断,沙特曾多次威胁,若国际社会默认伊朗研发核武器,那么沙特一定要自己研制核武器以自卫,沙特不能容忍伊朗以民用核能项目为借口发展任何形式和层级的核武器。虽然沙特在军事上对伊朗并不构成威胁,但在一定程度上,伊朗把沙特看成是以色列那样的敌手;反之,沙特认为自己面临最大的安全威胁不是来自以色列,而是伊朗。最近美国和伊朗的关系出现松动,伊朗总统鲁哈尼与美国总统奥巴马通了电话,沙特对此怒不可遏,随即拒绝接受成为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成为“非常”是许多国家梦寐以求的愿望,而沙特宁愿放弃获此殊荣和权力,也不能接受美国和伊朗之间的“眉来眼去”。
影响中东地区安全局势走向
沙特和伊朗是伊斯兰世界中宗教色彩最重的两个大国。沙特是世界逊尼派穆斯林的中心国家,每年至少有超过300多万的逊尼派穆斯林前往麦加圣地朝觐;而伊朗的库姆和马什哈德是世界什叶派的朝觐圣地,两国分别为逊尼派和什叶派穆斯林的领军国家,而且两国在宗教势力范围的角逐遍及整个世界,不仅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叙利亚等南亚和中东国家有双方争斗的影子,而且还渗透到南部非洲和南美的各个角落。沙特甚至怀疑伊朗已经把触角伸向沙特国内逊尼派和什叶派的教派冲突。在叙利亚问题上,沙特和伊朗分别支持反政府武装和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在埃及内乱中,伊朗支持穆兄会,而沙特支持军政府。沙特和伊朗虽同为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但两国政权的性质有所不同,伊朗是自下而上产生的伊斯兰革命政权,而沙特是自上而下的伊斯兰王室政权,相比较而言,沙特比伊朗显得保守,伊朗比沙特要激进些。综合两国的地缘战略位置和在伊斯兰世界的特殊地位,他们之间的关系演变必然影响世界伊斯兰教两大派关系的未来走势与方向。
沙特与伊朗都是世界石油大国,两国在维护发展产油国权益问题上有一定的共同利益,但长期以来沙特与伊朗的敌意常态化,因此沙特在石油出口问题上更倾向于支持西方的立场,甚至有时做得比西方更过。美国和西方国家虽然制裁伊朗,但仍容忍其保持一定的石油出口量以确保全球的能源供应均衡。但沙特则不希望西方减轻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并扬言,如果西方重新制裁伊朗,沙特有能力负担起全球的石油供应量,因此欧佩克国家未来能否一致对外,完全取决于沙特与伊朗之间的和解程度。
尽管沙特与伊朗之间在政治、战略、能源、宗教等多个领域存有严重分歧,但毕竟没有兵戎相见,因此沙特与伊朗之间的任何和解迹象对整个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对保障世界能源出口的稳定、对维护伊斯兰世界的团结和进步都是好事。
(记者 周戎)
来源:文汇报